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我」的月背之旅日誌

「我」的月背之旅日誌

嫦娥四號從地球起飛到月背著陸的故事

月球背面一直是塊「未開墾的處女地」

嫦娥四號探測器

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

人類首次「月背之旅」

終於在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打卡」

嫦娥四號探測器2018年12月8日乘坐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發,經過了地月轉移、中途修正、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並從15公里高的動力下降初始點開始,一點點接近月背,最後成功軟著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的壯舉。

2018年12月8日 火箭發射

今天送我出發的是「火箭家族」里的長三乙大哥。他會帶我飛到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42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凌晨2時23分,長三乙大哥點火起飛。在轟鳴聲中,我一步步遠離地球,很快便飛出了大氣層。別了,生我養我的地方。

長三乙不僅力量大而且精度高,飛行了不到20分鐘,他就把我準確送到了目的地。跟地球別離的痛苦還沒結束,我又要和長三乙大哥說再見了。從現在開始,我將獨自飛往月球。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不過我不害怕。

進入太空後,我一直蜷縮著的4條腿得以伸展開來。隨後,我打開了我的翅膀——太陽翼。有了它,只要在太陽能照到的地方,我就會一直獲得能量。

出發第一天,一切進展順利。

2018年12月9日 中途修正

經過了驚心動魄的第一天,接下來幾天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沿著地月轉移軌道飛往月球。在這個飛行的過程中,我要經歷中途軌道修正,以確保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地點成功與月球相遇。

因為月球是在不斷運動的,所以如果我飛得過快或者過慢,都有可能錯過與它的相遇,導致無法進入到月球軌道里。

在太空中修正我的飛行軌道,靠的是安裝在我身上的諸多發動機。為了讓我的身形更加靈活,中國航天的設計師們為我配備了一台7500牛大發動機,還有16個150牛發動機,12台10牛的小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可以讓我在太空中調整身姿,更改飛行方向和速度。

在今天,我成功進行了一次修正。發動機工作狀態良好,這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在後邊的飛行中,我是離不開這些發動機的。

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

2018年12月12日 近月制動

經歷過5天的飛行後,我要進行一次「剎車」,即近月制動。地月轉移軌道是橢圓形的軌道,設計師們之前已經計算好,我在這個點「剎車」後會變軌到月球軌道上去。如果不制動,我就會沿著這個橢圓軌道越飛越遠。

近月制動可以說是我此行遇到的第一個大的挑戰。按照規劃,我要在飛行110小時左右的時候到達離月球100公里的圓形軌道上。

在「剎車」過程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要求極為嚴格。由於發動機功率大,如果開啟時間過久,下降速度過快,我有可能會直接撞擊到月球上;如果時間過少,沒有進入到有效軌道里,我就會飛離月球。

時間慢慢流逝,終於到了近月制動的時刻。「發動機工作狀況正常」 「發動機工作時間控制良好」「軌道變化符合要求」……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操作,我成功進入100×100公里的圓形月球軌道,從高空中已經可以隱約看到月球表面。

第一個挑戰,完美通過。

2018年12月30日 降軌

進入到月球軌道以後,我便開啟了環月飛行。在這個飛行期間,我的主要任務是兩次與「鵲橋」進行通信測試,確保整個通信鏈路正常。

「鵲橋」是為了幫助我著陸月球背面而誕生的。因為月球背面無法直接和地球通信,所以它的主要職責是作為一個通信中轉站,使得我和地球建立聯繫。能夠在遙遠的太空聯繫上來自中國的衛星讓我格外開心。

今天,隨著在100×100公里月球軌道上的任務的完成,我將再次變軌,進入到100×15公里的軌道。這個軌道的近月點就是我落月的起點。變軌的過程中,我測試了攜帶的激光敏感器等設備,收集了諸多數據參數,為最後的落月做好準備。

2019年1月3日 落月

大考的日子終於來了。今天,我將迎來旅途的最後一站——落月,這也是整個旅程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個環節。由於月背地形崎嶇,我的著陸區只有50×30公里那麼大。

著陸起點距離月球表面的高度只有15公里,我的初始速度是每秒1.7公里,在15公里的著陸過程中,我要把速度降落到0,挑戰不可謂不巨大。

10時15分,落月正式開始。首先,我進行了姿態調整,收起了太陽帆板。接著,7500牛發動機開始點火,進行動力下降,150牛發動機隨時點火來調整姿態。

從15公里到8公里這一段是主減速段,在這個階段我成功把速度從每秒1.7公里降低至每秒100米左右。這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主減速段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已經在月球上方飛行400多公里了。到高度8公里的時候,我便基本到達著陸區上方。

進入到高度8公里範圍以內,我身上的微波測速測距敏感器、激光測距敏感器開始工作,隨時測量我的速度和高度。發動機的動力開始逐步降低。

離地面只有100米了,我開始執行懸停操作。在這過程中,激光三維成像敏感期會對月面進行拍照,我根據這個成像迅速判斷出最終著陸的地點。

100米到30米的範圍內,我需要注意如何避障。為此我斜著進行飛行,朝著最終著陸點飛去。

進入到30米以內,我成功到達著陸點上方。為了避免發動機吹拂起月面灰塵,我關閉了發動機,並以自由落體的方式降落在月面上。

落地的瞬間,我懸著的一顆心平靜了。經過26天的漫長飛行,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月球背面從此有了人類的探測器。

我第一時間把消息傳遞給了「鵲橋」,由它向地球上的親人們報喜。為我歡呼吧!這不僅是我們探月家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進步。

文/魏京華

編輯/張曉帆

監製/許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天優選 的精彩文章:

TAG:航天優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