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雅寶衚衕甲2號藝術家親友「大團圓」新春茶敘!

大雅寶衚衕甲2號藝術家親友「大團圓」新春茶敘!

「大雅寶衚衕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歷史·現場」於12月25日於嘉德藝術中心開展,展覽由嘉德藝術中心、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本展覽力求呈現「大雅寶衚衕甲2號」這一美術史上的重要歷史現場,展示百餘件與其命運相牽的藝術家作品,不僅囊括了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李苦禪、葉淺予、董希文、李瑞年、黃永玉等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藝術前輩,也將呈現部分藝術家子女的作品。

大雅寶衚衕甲2號 | 藝術家圖譜

為了紀念大雅寶藝術家之間的深情往昔,同時為了慶賀重要作品的再聚首,嘉德藝術中心於1月4日舉辦藝術家親友 「大團圓」聚會!

「團圓照」

嘉賓發言 現場圖

嘉賓發言 現場圖

嘉賓發言 現場圖

嘉賓發言 現場圖

今天「大團圓現場」藝狐君有幸採訪到李可染之子、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理事長 — 李小可老師。

大雅寶衚衕的藝術家們經常聚集在一起,在鄰里關係比較中創作,但是創作上又是各自獨立的。在您印象當中您父親那一輩的藝術大師們,他們之間對學術和藝術本身中西交匯這種探討有沒有一種意向?這種意向對您的創作來講受到哪些具體地影響?——李小可

李小可:在大雅寶衚衕的時侯,每天我們到前院苦老的小屋裡,會看到創作書畫作品,我們去了以後,他會跟我們很親切地打招呼,聊一些天。前院董希文他畫油畫,他相對話少,但是董沙貝是特別好的朋友,我們經常玩逮蛐蛐,到河邊上去撈魚等等,但同時也在一塊寫生。解放初期,這個院子里聚集著中國20世紀眾多的藝術大家,雖然他們從事的藝術門類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有著對人的真切、熾熱、親和的態度。大雅寶衚衕的藝術家們很多都接受過西方教育,徐悲鴻就是,他聘用了入住大雅寶衚衕甲2號的這批新派的藝術家,意味著北平藝專的穩定和新時代的開始。他們這種做人,以藝為天的藝術態度很重要。我的繪畫最早是從大雅寶衚衕甲2號院開始的,對於我來講他們是一個榜樣,在這麼一個環境里,你看到老師們是這樣,我就沒有什麼可以去張揚。對於傳統文化,對世界文化,有一種敬畏,這個敬畏不是說它是一個高山不能攀登。人們歷代所付出的代價和精神,有一種榜樣的作用。

展覽現場圖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發起「大雅寶衚衕甲2號」展覽,展覽既是以大雅寶衚衕甲2號為對象,也是以之為背景。此次北京首展嘗試以歷史的觀點進入歷史現場,以當下的空間呈現歷史現場,觀照人物的進場與出場、藝術與事件,以此勾勒出20世紀中國藝術生態的一個側影。

1946年,徐悲鴻被委任為北平藝專校長,隨即委派宋步雲購置、租賃多處四合院作為教師宿舍,大雅寶衚衕甲2號便是其中之一。最早入住這裡的教員均由徐悲鴻親聘,多為其友人或弟子。

大雅寶衚衕甲2號位於東城區金寶街附近,是個三進的四合院,共有房屋二十多間,住過的美院教職員和學生有三十多位,多有家室子女,一些親屬也同住於此。在大雅寶居住過的教員及親友,大多都是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重要建構者。一方面,他們站在各個領域的前沿,在中國畫改造、油畫民族化、工藝美術奠基等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他們又參與了新中國形象塑造的歷史性工作,從國徽到人民幣,從開國大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都凝聚著大雅寶人的心血。

前院住過的教員包括葉淺予、董希文、李苦禪、王朝聞、蔡儀、張仃、丁井文、陳沛、周令釗和陳若菊夫婦、侯一民和鄧澍夫婦等。在中院住過的教員有李瑞年、黃永玉、柳維和、詹易元、韋江凡、程尚仁、王曼碩、陳偉生等。此外,還有兩對學生夫婦——萬曼與宋懷桂、貝亞傑和李起順,使中院多了幾許「國際化」的意味。在後院居住過的教員有李可染和鄒佩珠夫婦、范志超、李得春、孫美蘭、滑田友、吳冠中、袁邁、常濬、彥涵、祝大年等。專業涉及相當廣泛,包括國畫、雕塑、油畫、版畫、工藝美術、美術史、修復,乃至英語。

展覽現場圖

大雅寶時常有文藝界名人進進出出。除校長徐悲鴻外,齊白石、郭沫若、沈從文、華君武、郁風、吳作人等都曾去過。論起大雅寶人的精神紐帶,則非白石老人莫屬。他既是畫壇前輩,也是大雅寶人的共同老友。

展覽現場圖

大雅寶藝術家因曾經的輝煌鑄就了一段歷史,而今日之傳承則更有其特殊意義。大雅寶衚衕的孩子們有不少都在今後的人生中走上了藝術的道路,其中包括李可染之子李小可、李庚,李苦禪之子李燕、女兒李健,黃永玉之子黃黑蠻、女兒黃黑妮,董希文之子董沙貝,張仃之子張郎郎、張寥寥,彥涵之子彥東、彥冰,祝大年之子祝重壽、女兒祝重華、祝重喜等。

展覽現場圖

本次「大雅寶」展覽在嘉德藝術中心展出,展陳上藉助藝術中心的空間優勢,力圖恢復大雅寶院落的昔日布局,使觀眾沉浸於「此情此景」之中,體味兩代藝術家的往昔生活如何影響了新中國美術史的大格局。

展覽運用科技手段圍繞大雅寶的人文地理構築了完整譜系,序廳用LED鋪設「關係圖譜」,並用VR智能桌面與觀眾互動,以三維可視化方式串聯起甲2號的人、事、地、物的全息全景生態鏈條,同時融合知識性、趣味性和觀賞性,實現展覽信息的有效傳遞。

展覽首次結合「光場拍攝」系統,即利用攝像機矩陣還原根據藝術家作品再創作的大雅寶衚衕甲2號的空間與時間信息,衍生出高自由度的人機交互體驗。觀眾可即刻獲取光場照片,在社交媒體平台進行廣泛傳播,將數字技術、藝術與傳播完美結合。

展覽現場圖

大雅寶的小院落承載著藝術家及其子女們的寶貴回憶。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回憶起齊白石來大雅寶參加學生們準備的生日宴,全院的小孩子都圍著他親切地叫「齊爺爺」,在李小可看來,這個小院可以說是中國美術的一個文化家園,是二十世紀美術事業和歷史的重要文化記憶,對今天的藝術創作來說,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回憶起在這裡生活過的前輩們,李小可說:「他們雖然有著各不相同的性格和研究方向,但每個人都用自己風華正茂的生命鑄造新中國美術的傳奇,這傳奇不僅是藝術的輝煌,更是他們人生的寫照,如訴如泣。他們滿腔熱血,懷著對新時代到來的欣喜與期許,從解放區、國統區和海外聚集到徐悲鴻先生創立的國立北平藝專(中央美術學院前身),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努力。從此他們的命運休戚與共、血肉相連,成為一代中國人命運的寫照。」

展覽現場圖

展覽現場圖

縱觀從上世紀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雅寶衚衕甲2號的三進院子、二十多間房子與中央美院的淵源超過40年,大雅寶衚衕的人物涵蓋了中央美院學科建制的各個門類——國、油、版、雕、壁、史,甚至是工藝美術。這裡不僅是一個美院的宿舍,更是一個藝術圈、文化圈。它所建構出的小生態正是一處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演進的「歷史現場」。

展覽現場圖

在展覽藝術總監吳洪亮看來:「大雅寶衚衕甲2號是寫在正史旁邊的真實,是大歷史中的小歷史,但這部小歷史足夠作為大歷史的精華版帶我們進入那個時代的現場,觸碰大歷史的神經。」

此次展覽,嘉德藝術中心意在立足當下,追溯歷史,重現新中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歷史現場。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希望通過本次展覽,以藝術中心這一首都文化新地標傳承「大雅寶」藝術家精神,他認為:「此展為新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材料與角度,對研究二十世紀新中國美術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與影響,通過此次展覽,我們有機會真正走近中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批藝術家,感受他們的創作與生活。」

展覽現場圖

2016年在香港舉辦了「大雅寶衚衕甲2號」首展,此展對二十世紀新中國美術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與影響,通過此次展覽、通過對作品與相關文獻的呈現回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一頁,同時為新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材料與角度。「大雅寶衚衕甲2號」展覽將作為基金會永久保留項目,不斷豐富展覽內容,巡迴展覽。

展覽時間

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月23日

每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嘉德藝術中心,一層展廳

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號

學術顧問 | 邵大箴、陳履生

藝術總監 | 吳洪亮

展覽創意 | 李小可、李可染藝術基金會

主辦方 | 嘉德藝術中心、李可染藝術基金會

特別支持 | 北京畫院、徐悲鴻紀念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廈門張仃美術館

數字新媒體特別支持 | 南京光立方智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展覽支持 | 奧翔(北京)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特別鳴謝 | 參展藝術家家屬、北京秋醒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圖片致謝中國嘉德藝術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滬上風雲,且看上海匡時2018秋拍預展!
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