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時,大臣上書撥款買軍艦,慈禧說了一句狠話,不敗沒天理

甲午戰爭時,大臣上書撥款買軍艦,慈禧說了一句狠話,不敗沒天理

一百二十多年前的甲午戰爭,對於國人來說是壓在心底的一塊大石頭,也是非常屈辱的一段慘痛記憶。偌大的國家,竟然敗給了日本,舉國嘩然。痛定思痛,清朝在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很多,有精神層面的因素、有武器裝備的因素、有作戰方針的因素等等。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滿清皇室特別是慈禧太后對於這場戰爭的失利,有著一定的責任。

自1866年明治維新以來,積極向西方國家學習,汲取西方文化之精,棄不合時宜之思維,提出「開拓萬里波海」,「耀皇威于海外」的口號,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同時,日本將中國設為假想敵,積極整軍備戰,全國開展捐錢造軍艦的活動。

在東京,原來的廣島藩邸正加緊施工,準備把這裡改為培養新式海軍人才的海軍操練所,英格蘭講師出出進進,試圖用純粹的英國方式,來塑造日本的海軍。

在歐洲的幾大造船廠,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這些矮個子的東方人,早就脫下了傳統的和服和木屐,他們身穿燕尾服,頭戴禮帽,到處深深地鞠躬,到處打聽哪裡有適合日本的艦船出售。

在皇宮裡,明治天皇的眼睛裡充滿血絲,他處在極度的亢奮之中。1874年的對台灣用兵遇挫,使他進一步看清了海軍的重要性,而隨著海軍的興建,百事待舉,各處都在鬧嚷嚷叫喚沒錢。海軍經費一加再加,用于海軍建設的專門國債發行了,煙草稅、藥物稅都投到了海軍這個無底洞之中,最高時已達歲入的八分之一,還是缺錢。

明治天皇諭令從皇室內庫中提取30萬元(相當皇室經費十分之)作為購建海軍艦船之補助用費,什麼錦衣玉帶,什麼鐘鳴鼎食,天皇都不要,只要海軍,只要軍艦,諭令即出,全國景從,至是年9月,集資即達100餘萬元。

再反觀同時期的大清朝,挪用海軍購艦專款給慈禧修造頤和園安享晚年,前後共計花費三千萬兩白銀,幾乎又可以建立起一支北洋艦隊。當甲午戰事正酣,慈禧正逢六十大壽,鋪張揚厲,花費白銀一千多萬兩。大臣奏請撥款購買軍艦,補充彈藥,支應前方,慈禧放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如此冥頑不靈者,古來罕見。

由此觀之,甲午一戰,又焉能不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10個有趣的冷知識,人體內含的硫可以造兩千根火柴?
溥儀在滿洲建立一支大內侍衛,精銳強悍,卻被日本人一招廢掉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