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在眾多驚悚科幻類型的商業大片中,來自德國康斯坦丁影業的《生化危機》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的系列,在這部根據同名遊戲改編而來的電影當中,有一個名為「保護傘」的國際超強壟斷公司,這家公司不但壟斷了全世界的醫療、製藥、國防等最尖端的科技領域,而且擁有覆蓋全球的超級武裝力量,他可以控制或者無視政府的存在,甚至可以製造「浣熊市」事件幾乎導致人類的毀滅。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保護傘」公司的控制者竟然是幾個超級富豪,這樣的公司就叫做「壟斷利益集團」。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實際上像「保護傘」公司這樣的壟斷大企業在好萊塢電影和文學作品中非常常見,比如經典太空克蘇魯電影《異形》當中的「維蘭德公司」;電影《阿凡達》中的「RDA公司」;阿道司·赫胥黎的著名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當中的「福特公司」;就連漫威世界裡的「斯塔克集團」多少也有點大型壟斷公司的意思。這些超強的壟斷公司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首先是實力超強,在某一個或者多個領域裡面佔據90%以上的份額,控制著這個領域的一切。另外就是由於壟斷的地位,政府或軍方難以形成對他的有效控制,有些甚至是被他控制。而生活在底層的民眾,要麼就是它的員工,要麼就是它的顧客,根本就無法擺脫這家公司的陰影。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那麼為什麼人們在藝術創作中,如此熱衷於這種超強壟斷集團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恐懼。可能有人要問,區區一家公司有什麼值得恐懼的呢?只要萬眾一心讓它破產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嗎?實在不行動用軍隊將其查封不就一了百了了嗎?另外,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控制力」或者說「剝削力」的勢力,比如皇帝、國王、法老、教主等等,他們壓迫起民眾來,一點都不比壟斷公司弱,那為什麼人們對這些傢伙不恐懼,反而如此害怕壟斷公司呢?這種論調可能會毀掉很多人的三觀,但是如果知道這一百多年來的壟斷歷史,你就一點也不會奇怪了。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列寧曾經說過:「帝國主義就是壟斷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就意味著戰爭。」在此之前,並沒有多少人認識到壟斷是啥意思,包括像中國這樣民族資本剛剛興起的國家在內,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一家公司或者企業,肯定是越大越好啊。公司越大,就意味著競爭力越強,風險就越小,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利潤提到最高。最好一家公司能夠整合領域內所有行業,控制整個市場,打造成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形成終極壟斷。在這種思想前提之下,人類在十九世紀末,就出現了大型壟斷公司,誕生的地方就在剛剛崛起的美國。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話說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尤其是在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執政時期,各種大型的公司和財團發展到頂峰,最著名的就是所謂「四大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梅隆財團、庫恩-洛布財團以及摩根財團。這些實力超強的金融寡頭無一不是控制著壟斷企業,比如說洛克菲勒財團,截止到1900年,它名下的「標準石油」控制著全美95%的煤油市場,26個競爭對手一個月之內讓他吞併了22家,那可真是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局面,除它之外的公司簡直就像一條爬爬蟲一樣苟延殘喘,毫無抵抗能力。再比如摩根財團,旗下控制的「北方證券」一度合併了美國中部和西部的兩條平行鐵路,這就等於控制著整個美國的「經濟大動脈」。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由於「北方證券」的這一舉動實在太過駭人聽聞,剛剛就任的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立即就展開了針對摩根財團的起訴,這就是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反壟斷第一案」,從此就開始了人類對壟斷企業的「百年恐懼」。說實話當時的美國市場也確實非常可怕,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幾乎所有的行業竟然全都控制在寥寥幾個大財團手裡,人們對壟斷企業的恐懼在所難免。正是有鑒於此,西奧多·羅斯福在他的執政生涯里,連續對各大壟斷企業開刀,把眾多知名的大企業拆解的支離破碎,因此西奧多·羅斯福也被稱為「托拉斯爆破手」,托拉斯就是壟斷組織的一種高級形式。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為什麼人們如此警惕壟斷企業呢?就是因為壟斷企業一旦形成之後就非常難以遏制,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壟斷一旦形成,失去了競爭對手之後,他就可以肆意的制定價格,甚至是蹂躪剝削消費者。同時,在他控制壟斷行業之後,就可以決定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往哪走已經不由市場決定,而是那些腦滿腸肥的資本家。更有甚者一些陰謀論者提出了更為可怕的觀點,當壟斷一旦成為帝國主義之後,他就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來控制平民,繼而控制國家,最後形成一個誰也無法阻止的「金錢帝國」。皇帝也好、國王也罷,他們雖然厲害,但是仍然可以反抗、擺脫甚至推翻,但壟斷很難,因為金錢的力量實在太強大。於是乎人們從警惕變為恐懼,不但各國都相繼出台了反壟斷的法律,對大企業嚴格的控制,而且在藝術形象里也出現了「保護傘」、「RDA」等大反派。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但事實上,一百多年過去了,這種讓人恐懼的超級壟斷集團始終沒有出現過,而那些像「索尼」、「英特爾」、「微軟」這樣的公司形象反而一個比一個溫和,一個比一個親民。在這一百多年裡大概只有三個地方出現過「准壟斷」的大型公司,就是美國、日本、俄羅斯,而且無一例外,這些公司雖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壟斷,但是其產品的價格不是越來越高,而是越來越低。截止到現在的狀況,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越是涵蓋多領域的超大型公司,其轉型就越困難,死掉的風險反而越來越大。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那麼讓人類恐懼了百年之久的壟斷大集團為啥沒有出現呢?首先表面上的原因肯定是法律,在各國極為嚴苛的反壟斷制度的限制下,任何壟斷企業都不可能為所欲為。就比如當年叱吒風雲的洛克菲勒財團,其名下的標準石油被迫拆分成了若干個子公司,雖然仍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是已經無法形成對市場的絕對控制。再比如上世紀末著名的俄羅斯七大寡頭,他們控制市場的能力可不僅僅是限於市場,甚至都可以操控葉利欽政府,凌駕於法律之上,成為一個無可撼動的存在。但是又怎麼樣呢?在強權的制裁面前,幾乎沒有半點反抗的能力,到最後逃亡的逃亡,入獄的入獄,剩下的小寡頭們只能蜷縮在法律之下,老老實實的按照市場規則運營。

人類警惕了百年的壟斷集團,為何仍未出現?

其實這都是表面的原因,任何經濟現象都不是單一的原因導致的,從歷史的角度講,壟斷只是人們在愚昧時期幻想出來的「怪獸」。說點個人觀點,僅僅是個人的見解,不喜勿噴哈:我覺得像「保護傘」那樣的超級集團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決定歷史的是人,而不是資本。在以往的人們甚至是很多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的眼裡,資本是所有經濟的原動力,好像沒有資本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似的。但實際上,所有生產活動的根本其實是人,當人們的目標意識達成一致時,創造就出現了,沒有主觀意識參與的經濟,那是機器,不是市場。所以在所有人都期望「保護傘」出現之前,它就一定不會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