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近日,河南大學附屬鄭州頤和醫院骨三科(關節與運動醫學外科),為一名飽受疼痛之苦、長期活動受限的彭某,成功實施雙側四代粉陶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使患者能夠早期康復出院,像常人一樣行走。這一手術的成功實施,也標誌著鄭州頤和醫院骨三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邁上了新台階,將為更多患有複雜關節疾病的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患者行走受限,家人四處求醫

家在周口的彭姓小伙,今年剛滿30歲,三年前因皮膚病及合併肺炎癥狀,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卡式肺孢子菌肺炎,使用激素衝擊治療半年。沒想到的是,自此之後逐漸出現雙側髖關節疼痛、肢體活動明顯受限,逐漸發展到不能正常行走,必須使用雙拐,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隨著彭某病情的日漸加重,讓這個普通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懼與迷茫。為了尋求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家屬幾經輾轉,慕名來到鄭州頤和醫院,以「雙側股骨頭壞死」入住骨三科。

高超手術技術,帶來新的希望

入院後,醫院副院長、骨三科主任、主任醫師黃遂柱教授通過仔細查體、評估影像學資料發現,彭某的雙側髖關節已經嚴重破壞變形,雙側股骨頭壞死Ficat IV期診斷明確。

為了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需在全麻下為患者行雙側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針對患者病情,黃遂柱副院長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畢竟彭某隻有30歲,考慮到其年齡、身高體重、術後活動量,最終決定為患者使用第四代粉陶人工全髖關節。

但是,這項技術的操作要求極高,必須將人工關節精確地安放在最佳位置,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黃遂柱副院長及骨科技術團隊為患者嚴格術前檢查,完善術前準備,根據術前平片和CT影像學資料,精確設計了術中假體位置及角度,並選擇相應型號的假體。當醫生為患者耐心講解了手術方案及技術優勢後,彭某全家人非常贊同治療方案,並表示會積極配合手術。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全髖關節置換,治療效果滿意

在做好充分準備後,11月19日,彭某的手術如期進行。黃遂柱副院長連同手術團隊,為患者成功實施了「雙側股骨頭壞死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由於術前設計嚴謹,術中配合密切,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圓滿結束。

術後,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第二天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始下床康復鍛煉,出院前已經可以在病房完全脫拐自主行走。術後影像學資料證實,人工關節假體選擇尺寸適中、位置準確、貼合緊密。患者及家屬對整個治療十分滿意。

人工關節置換術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黃遂柱副院長說,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適合治療以下幾種關節疾患:1.退行性骨關節病造成的關節畸形或關節破壞;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繼發嚴重骨性關節炎;3.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晚期;4.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關節功能喪失;5.老年股骨頸骨折或股骨頸骨折不癒合。本例患者,就屬於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晚期患者。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人工全髖關節有哪些選擇?

目前存在的形式有超高分子聚乙烯(高交鏈)髖臼對鈷鉻鉬頭、陶瓷頭對超高分子聚乙烯臼,金屬頭對金屬臼,陶瓷頭對陶瓷臼。金屬對聚乙烯組合的出現,是現代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開端。據估計,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00萬套的金屬對聚乙烯髖關節存留在仍生存的人體內,是目前臨床應用廣泛的關節組合。聚乙烯作為摩擦界面的缺點,主要在於抗磨損性能較差和老化,磨損顆粒進入關節和周圍組織,是造成骨溶解和鬆動的主要原因,直接影響假體遠期壽命。

金屬-金屬配伍的髖關節表面置換假體材料,低磨損率使金屬對金屬組合允許更薄的金屬臼杯,從而可以使用更大的股骨頭,增加關節的活動度。但是金屬對金屬假體產生的磨損顆粒,可散佈於體內各臟器和體液中。而金屬假體磨蝕產生較高的金屬離子濃度,對內臟尤其是腎臟和周圍組織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目前使用量已逐漸減少。

陶瓷假體因具有極高的硬度和出色的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越來越受到關注。陶瓷材料非常堅硬,其硬度僅次於金剛石,遠高於鈷鉻合金和鈦合金等金屬材料,因此陶瓷製成的部件不易被劃傷。當前陶瓷質量的提高和製造工藝的進步,使得陶瓷得到大量應用,陶瓷材料的耐磨損性、可靠性及穩定性較其他材料有很大的優勢,已被證實是目前磨損率低的假體組合。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陶瓷-陶瓷髖關節是年輕患者的選擇。

人工關節能用多少年?

人工關節採用金屬和高分子聚乙烯或者陶瓷材料,按照人體關節的形狀製作而成。這些材料經過嚴格的實驗檢測,是安全可靠的。一般可以使用15到20年以上。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與不同假體的選擇以及醫生的技術水平有很大關係,高耐磨的陶更加經久實用,有經驗的醫生安裝的關節尺寸適中、位置準確、貼合緊密,關節使用壽命自然更長一些。黃遂柱副院長表示,考慮到本例患者只有30歲,活動量大,需求量高,所以採用了第四代粉陶人工全髖關節。

移花接木妙手解疾苦!股骨頭壞死男子拄拐多年,重新站立行走!

鄭州頤和醫院骨三科,以打造關節與運動損傷全程規範管理為目的,以強大的關節鏡微創技術為依託,引入國際通用的運動損傷治療全流程理念,結合省內一流影像及相關手術設備,為患者提供診斷、檢查、手術、康復及心理干預為一體的科學、規範、個體化治療方案。學無止境,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精準醫療是黃遂柱教授團隊孜孜不倦的專業態度。精益求精,爭取讓每位患者滿意是黃遂柱教授團隊努力拚搏的服務理念。此次,骨三科為年僅30歲的患者同時行雙側四代粉陶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鄭州頤和醫院關節外科技術的發展又上一個台階,不僅滿足了個性化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向精準醫療更進一步探索。

( 鄭州頤和醫院 邢璐 供稿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要喂水?別再坑娃啦!
全國知名小兒眼病專家岳以英教授 12月29日起在這裡坐診4天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