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子彈能炸沉航空母艦嗎?美國人做了個試驗,結果讓人很意外

原子彈能炸沉航空母艦嗎?美國人做了個試驗,結果讓人很意外

作為人類工業科舉的集大成者,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軍艦,像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有300多米長、70米寬,排水量10萬噸,堪稱海上浮動堡壘。而核武器則是最具毀滅性的武器,如投放廣島的原子彈,也就相當2萬多噸的TNT當量,導致方圓14平方公里內的6萬棟建築被摧毀,廣島全市30多萬人口,當日死者就超過8.8萬餘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在海上航行的航空母艦附近投放一顆原子彈,會造成什麼後果,能炸沉航空母艦嗎?這不是異想天開,因為在歷史上美國人就這麼做過。

二戰期間,美國人建造了一百多艘航空母艦。戰爭結束後,這些航空母艦自然無用武之地,但是這些航母如果都服役,光維護費用就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和平年代,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也承受不起。許多航空母艦無可避免地要做退役處理。不過,巨大的航母拆解,也是既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有人說,可以建成航母主題公園,確實可以,但是程序繁複,還有花費巨資保養,並不是很划算。

因此,除了拉回原造船廠拆解當鋼材賣掉。人們有時會用另一種更省時省力的方式,解決處理航母。比如用來當做檢驗核武器威力的「道具」。排水量三萬多噸的航母「薩拉托加」號就遭此命運。這艘航母由巡洋艦改裝,幾乎參加了整個太平洋戰爭。

按理說,這艘航母勞苦功高,理應有個好歸宿。然而,美軍並沒這樣想。1946年,美軍實施「十字路口行動」,在比基尼環礁進行多次海上核武器試驗,需要大型艦隻作為靶艦。「薩拉托加」號「幸運」地被選中,以驗證「核武器對航母的殺傷效果」。與該艦一起被選中的,還有「獨立」號輕型航母(舷號CV-21)。

1946年7月1日上午9時,第一次核試驗開始。可是,美軍轟炸機投出的核彈偏離預定目標。結果,離爆炸核心點2000米的「薩拉托加」號雖遭重創,但並未沉沒。甚至連離爆炸核心點510米的「獨立」號輕型航母也浮在水上。這一結果未能讓軍方高層滿意,因為此次試驗的初衷是驗證核彈對大型軍艦的毀傷效果。

於是,在7月25日上午,第二次核試驗開始。這回,美軍採用水下引爆核彈的方式一一以爆炸核心點為圓心、半徑160米範圍內的艦隻,全部沉沒。距離爆炸核心點410米的「薩拉托加」號,左舷艉部大量進水,終於在這次核試驗爆炸7.5小時後煙囪坍塌在甲板後,沉入海底。

另一艘航空母艦「獨立號」雖然未在核試驗中沉沒,卻受到嚴重的輻射污染,最終在1951年1月29日被海軍於舊金山外海鑿沉。

一艘在二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航母,竟然成為核試驗的「小白鼠」,還被核爆炸毒害了兩次,最終帶著滿是核輻射的殘軀葬身海底,確實有點「晚景凄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炸彈之母」氣浪彈有多恐怖?爆炸半徑500米內無活物生存
揭秘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科學家拿出證據,真相讓人很意外!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