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又載:「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為伯主, 文 武 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也即在司馬遷等歷史學家看來,在春秋時期,齊國、晉國、秦國、楚國是四個最強大的諸侯國,也即春秋四大強國。就春秋四大強國來說,晉國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維持了霸業上百年,並且在晉楚爭霸中佔據了上風。與此相對應的是,第一個稱霸的齊國,卻在齊桓公後走向衰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在春秋戰國時期,君主是否賢明,對於一個諸侯國的整體實力存在較大的影響。就晉國來說,在晉文公之後,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不過,對於這一時期的晉國,卻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在積蓄實力後,晉景公在位時的晉國還一度攻入楚國本土。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晉文公之後的歷代君主,基本上都是非常有作為的。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進一步來說,正是這幾位賢明的君主,促使晉國可以維持霸業上百年。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戰國中後期的秦國君主上,正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連續六代明君,促使秦始皇可以用9年的時間就剪滅山東六國,建立秦朝。不過,就齊國來說,雖然齊桓公可以和晉文公、楚莊王等君主相媲美,但是,在齊桓公之後,齊國卻陷入到內亂中。根據《史記》、《春秋》等史料的記載,齊桓公生前曾經立公子昭為太子。但是,在齊桓公病逝後,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權。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在此背景下,齊桓公之後的齊國陷入到內亂中。比如齊孝公死後,其子被公子開方殺死,公子潘奪位,是為齊昭公。齊昭公死後,其子舍在位僅五個月,就被公子商人弒殺自立,是為齊懿公。此次動亂之後,齊國國力衰落,齊桓公霸業告終。一連串的爭位至此結束,但齊國因此國力衰落,只能跟隨晉國與楚國爭霸。和齊國相對應的是,晉國在晉文公去世後,歷代君主維持了內部的穩定,並且在即位上都沒有發生較大的內亂。也即齊國因為內耗問題而逐漸衰落,促使了繼承齊桓公霸業的機會。等到晉國強大後,齊國只能選擇跟隨晉國了。

為什麼晉國可以稱霸上百年,齊國卻一代而衰呢?

最後,在整體國力上,晉國也要明顯超過齊國。就齊國來說,疆域主要在今山東省一帶,如果齊國想要東進中原的話,還要受到魯國、宋國等中等諸侯國的阻擋,也即齊國缺乏擴張的空間。與此相對應的是,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一部的廣大地區。對於春秋霸主晉國,不僅佔據了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區,還能夠向北邊擴張,促使自身的疆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超過齊國,這也是晉國能夠稱霸上百年的關鍵。而晉國一旦強大起來,不管是齊國還是秦國,都會被長期壓制。

文/情懷歷史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中,趙國為什麼不用李牧呢?原因非常簡單!
乾隆為什麼要退位當太上皇?為什麼退位後還要獨攬大權?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