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普羅米修斯偷火種,大禹之父偷寶物,都是盜賊,中西方誰更現實?

普羅米修斯偷火種,大禹之父偷寶物,都是盜賊,中西方誰更現實?

世界是不同的,但神話卻是驚人的相似,比如不管是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還是中國大禹治水的傳說,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卻都出現了關於大洪水的記載,讓人不得不懷疑,史前真的出現過傳說中這些故事嗎?

縱觀中西方的神話故事,有兩個關於偷竊神器的故事也是相似的,可是結局卻截然不同。

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來了火種,至於怎麼使用,是人類的事情。說的就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故事和人類對自然既敬畏又渴望征服的心態。在這個神話故事中,世人本來是沒有火種也不會使用火的,火是天神們的財產。由於沒有火的幫助,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夜晚也沒有篝火來取暖和防範野獸,不僅壽命短,而且生活的很差。普羅米修斯感慨於人類這種痛苦的生活環境,趁眾神之王宙斯不注意,偷偷將宙斯的火種偷了出來,分給了人類。

火種被人類一傳十十傳百的引燃,再也無法成為宙斯一個人的私有物,宙斯大怒之下將普羅米修斯用鐵鏈捆在一座山上,並派了一隻鷹不停地來啄食他的血肉。由於普羅米修斯是天神,是永生的,所以每天他的血肉又會癒合,第二天再承受同樣的痛苦,無休無止。

而在中國,同樣有個關於偷盜聖物的故事,那就是大禹的父親鯀偷盜堯帝的息壤的故事。我們或許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鯀是大禹的父親,更少人知道鯀也治過水。上古之時,華夏大地遭遇了一場大洪水,於是黃帝就派鯀去治水,可鯀治了好久都沒有把洪水消退。這時他知道堯帝有個叫息壤的寶物,可以不停地生長,最後堵住洪水。於是鯀就將這個寶物盜來,投入了洪水中。可沒想到,息壤只是暫時堵住了洪水,在息壤變大的同時,洪水也在不斷地漲高,最終決堤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黃帝知道後大怒不已,命人處死了鯀,並且命令大禹子承父業,繼續治水。大禹拋棄了鯀以堵治水的觀念,命人開挖河道,以疏治水,最終成功的使洪水消退。

雖然這兩個神話故事都是古代勞動人憑藉自己的想像編出來的,可卻表現了兩種文明不同的理念。西方對普羅米修斯是同情和崇拜,因為他以自己的痛苦換來的人類的幸福,而中國則是現實的實用主義為主,沒有治好水就不值得推崇。各位讀者,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太上老君為什麼不對悟空動手?3個原因,最後一個有點羞愧
《封神榜》里的一位大神,他是超脫世界的存在,玉帝不值一提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