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兵團司令因迷信幾度搬家「躲禍」,最終還是身中7槍而亡

這位兵團司令因迷信幾度搬家「躲禍」,最終還是身中7槍而亡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邱清泉算得上一個儒將,他文化功底深厚,精通英文、德文,喜好軍事學術研究,擅長詩詞創作,著作也很多。

1943年秋,邱清泉母親去世,因忙于軍務,未得回家葬母,於是,他作詩三首,遙祭在老家溫州永嘉蒲洲鄉的母親,第一首是:

「海天遙望落霞紅,機抒聲消井臼空。常為遠遊違左右,徒勞征戰轉西東。寒霜肅殺悲慈竹,冷雨凄涼泣古桐;縱有俸錢多十萬,承歡無路哭秋風。」

可見邱清泉文筆非一般,算得上國民黨中一個才華橫溢的軍中秀才。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正式打響,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以60萬人,與國民黨軍80萬人決戰。國民黨軍投入了第7、2、12、13、16等5大精銳兵團。

1948年9月22日,邱清泉晉陞陸軍中將;10月,任國民黨軍第2兵團司令官。第2兵團下轄第5、12、70、72、74等5個軍,全兵團約12萬人。

11月5日上午,國民黨徐州「剿總」召開絕密的高級軍事會議時,邱清泉兵團尚在徐州以西、魯西南地區。

會後,第7兵團司令黃百韜緊急布防,好不容易於11月9日上午才過了運河,到了一個叫碾庄的村莊。他命令兵團部暫停於此。

碾庄位於隴海鐵路北側1公里左右,西距徐州約75公里。碾庄是一個村落群,以它為核心,擁有大大小小40多個村莊。

黃百韜剛安頓下兵團部,就接到報告,說解放軍數萬主力正從西北約20公里的宿羊山地區南下,直指碾庄。另有上萬解放軍部隊,正從隴海鐵路南面向碾庄進發。

9日中午時分,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給黃百韜發來一份急電,是蔣介石的一份命令:「著該兵團在碾庄地區準備決戰。已命令黃維兵團經宿縣、宿遷渡過運河進行外線反擊;又已令杜聿明副總司令率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援……」

在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指揮下,打援部隊強力阻住了邱、李兵兩團增援碾庄,故邱、李兩兵團與碾庄雖相距僅20公里,亦無法前進一步。黃百韜第7兵團很快被人民解放軍全殲。

黃百韜兵團覆滅後,徐州很快成為解放軍下一個進擊目標。杜聿明自知徐州不保,於11月30日率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匆匆從徐州逃離。這時邱清泉手下還有12萬人馬,是杜聿明集團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兵團。

12月2日,邱清泉率部進抵河南永城東北、徐州西南約75公里的陳官莊地區。其後,在杜聿明率領下,國民黨李彌、孫元良兵團先後集結於此,計有30萬大軍。

12月6日,火速追來的人民解放大軍,把杜聿明這30萬人馬鐵桶般地包圍於陳官莊地區。

起先,還十分高傲的邱清泉,在陳官莊連吃敗仗後,再也沒有了先前的傲氣。他所部人數銳減,士氣低落;而解放軍卻連打連勝,越打越多,士氣高昂。

邱清泉歷來很講迷信,這段時間尤甚。前些日子,他的部隊駐在商丘。他認為「商丘」和「傷邱」同音,那是暗示他邱某人輕者傷筋動骨,重者就要完完呀!不僅他的部隊要完,他自己也要完。於是,他意識到這不吉利後,就想著法子離開了商丘。

邱清泉逃到陳官莊後,曾和杜聿明同住在一個四合院中。一天,他發現院內有一棵大樹。以前,他就聽算命大師說過,「木」字四周有房子,是個「困」字。「困於其中」那是凶兆,這不,眼下正應了這個字,被共軍困住了!因而,邱清泉「醒悟」「困」意後,就又搬出另住了。

然而,搬出中間有棵大樹的四合院,並沒有改變邱清泉眼前困境。

在華東野戰軍的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下,杜聿明集團30萬大軍銳減三分之一,且被壓縮在陳官莊區域縱橫不足5公里的狹小範圍之內。

圍困杜聿明集團一個月後,1949年1月6日下午3點,粟裕集中華東野戰軍10個主力縱隊和上萬門大炮,對杜聿明集團發動了總攻。李彌兵團很快全線崩潰,邱清泉兵團陣地多處失守。

此時的邱清泉完全亂了方寸,又不願束手就擒,處於極大的矛盾和痛苦中。在戰事正緊時,他竟大口大口地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用被子蒙著頭睡在床上不聞不問。

在接下來的3天時間裡,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風捲殘雲般地消滅著敵人。邱清泉、杜聿明已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勇氣和信心。1月9日下午2點左右,邱、杜一起帶著一個警衛連,悄悄逃離陳官莊,到了附近邱清泉屬下第5軍軍部駐地——陳庄。

是日晚12點後,也即1月10日凌晨,邱清泉和杜聿明等人打扮成士兵裝束,又一起逃離陳庄。臨離開掩蔽部前,邱清泉說:「現在陳庄三面已被包圍,只有西南方一個缺口可走,大家突出重圍後,誰能到達南京,誰就向總統報告這次全敗經過及今晚的情況。」

在第5軍200師工兵營護衛下,趁著漆黑的夜晚,杜聿明、邱清泉、徐州警備司令譚輔烈、邱清泉第2兵團少將參謀長李漢萍等向西南向逃命而去。

這時,在縱橫不足5公里的範圍內,幾十萬人馬交織,人群處處,天黑如墨。這雖然利於邱清泉他們逃跑,但由於人馬互相擁擠踐踏,邱清泉和杜聿明等很快失散。

華野第4縱隊於10日下午即從化裝逃跑的俘虜中查獲了杜聿明。尋找邱清泉頗費周折。邱清泉年已47歲,憑著兩條腿,他能逃到哪裡去呢?只得通過審訊俘虜,辨認敵屍,甚至辨認已掩埋的敵屍來確認。

最後,終於在蕭縣大屯區單庄西北約三里處,挖到了邱清泉的屍體。當時,正值寒冬,邱清泉屍體尚完好。華野一縱政治部《前鋒報》攝影記者徐光當即拍下了邱清泉屍體的照片。這就是至今一直流傳的唯一的照片。照片上,邱清泉胸部連中7彈,據判斷,應是一長串機槍子彈掃射過來,將邱擊斃的。

後邱清泉屍體另殮棺埋葬。

1949年1月19日,國民黨政府追贈邱清泉為陸軍二級上將。

據說,後來邱清泉遺骸被運回老家浙江永嘉安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紅軍四渡赤水河後,國軍徹底懵了,紅軍戰士竟跑到敵隊里打飯
攻打錦州之夜,我電台偵得敵報務員唱起《夜半歌聲》,咋回事?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