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庄是如何綱紀整肅使國家國家強盛的?

劉庄是如何綱紀整肅使國家國家強盛的?

劉庄是如何綱紀整肅使國家國家強盛的?

劉庄是如何綱紀整肅使國家國家強盛的?

嚴防外戚:劉庄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劉庄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他在位時,他的舅舅們都位不過九卿。館陶長公主想替他兒子求個郎官做,劉庄寧可送給外甥一千萬錢,也不答應。大臣閻章才學出眾,工作突出,但因他妹妹是後宮嬪妃,劉庄為不破壞外戚不封侯參政的規矩,硬是不提拔閻章。

但同時,劉庄又委任開國元勛高密侯鄧禹為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熹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時對生母陰太后以及異母郭聖通,都非常尊重,因此,贏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評。

嚴苛馭下:劉庄對下面的官員非常嚴厲。父親光武帝施政時,對大臣比較寬鬆,是由於他個人的威望高,而明帝劉庄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威信,靠他的威望駕馭父親的那些老臣,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他對官員是很苛刻的,這在兩漢諸帝中不多見。

內朝小吏誤記了西域屬國貢獻的供品,劉庄親自查帳時,發現了失誤,即派人把犯錯的尚書郎招來,並親自手持木杖責打懲罰。直到尚書台長官聞訊來說情,請求皇帝懲罰自己管教失職之罪,劉庄才平息憤怒。雖然劉庄對臣下的態度過於嚴厲、督責過度苛刻,卻有效地保證了綱紀整肅、吏治謹嚴,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方政績明顯。

打擊宗室:光武帝時,對同姓宗室王限制比較嚴格。自己的十個兒子雖然都封王,但封地都比較小,較之西漢的同姓王差得很多。而且,在郡國內,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力。漢明帝的同母弟劉荊,是光武諸位皇子中比較有才能的一個,他曾給廢太子劉疆寫信,說他無罪被廢,應該從自己的封地東海起兵,象漢高祖那樣取天下即皇位。劉疆接到書信後嚇壞了,馬上把信交給劉庄,而劉庄沒有追究此事。後來羌人和東漢作戰,劉荊又四處活動。劉庄又讓他去封地。到了的自己的封地後,他問相士,我長得象先帝,先帝三十歲當皇帝,我如今也已三十,可以起兵嗎?嚇得相士趕快告訴郡國的官員。劉荊害怕,自投監獄。劉庄又沒有追究。後來,劉荊又使巫師祭祀祝詛,被郡國的官吏告發,劉荊惶恐之下自殺。

光武帝與許美人所生的楚王劉英,在明帝當太子時就和明帝關係不錯。劉英結交賓客,又在封國作金龜玉鶴,刻文字為符瑞,積極準備造反。被一個叫燕廣的人告發,有司奏請誅殺他,劉庄不忍,只是把他罷免流放。後來,劉英自殺了。劉庄發現了劉英結交士人官吏的名錄,為此興了大獄,株連了很多人。

郭皇后的兩個兒子劉康和劉延也在封國結交賓客,圖謀不軌,但因為不象劉荊、劉英那麼嚴重,劉庄只是被削減了封地。

限制豪強:光武中興後,鑒於王莽篡位,所以,對外戚還是有所限制,但同時他又利用外戚來防範宗室。在大司馬吳漢死後,光武想讓自己的小舅子陰興接任大司馬,因為大臣的反對才做罷,但死後仍然讓自己的女婿梁松輔政。

漢明帝即位後,一改光武帝為政時的柔道,大刀闊斧地代之以剛猛。他根據光武帝生前的意思,畫二十八將於雲台,但對自己的岳父馬援卻不予收入,這就給大臣們一個信號,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約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時,他的三個大舅子、小舅子馬廖,馬光,馬防都位不過九卿。

隨後,他就開始處理外戚和豪強們。三十二功臣之一、納河西五郡給光武帝的竇融,為人不錯,但不善於約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結果,子孫多不法。竇融的堂侄竇林,犯欺罔及臧罪,下獄死。竇融的長子,也是光武帝的附馬竇穆,因封地離六安國比較近,想佔六安,假傳陰太后的旨意,讓六安侯劉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兒。後來,此事被漢明帝知道,竇穆被免官,竇氏人中,除了竇融留京,全被遷回故郡。竇融也被劉庄斥責,嚇得竇融也辭職回家養病。竇穆等後來被赦免,允許回京城居住,但是,漢明帝派人嚴格監視他們。竇穆心懷不滿,口出怨言,賄賂官吏,結果,他和兩個兒子竇宣、竇勛都死在獄中。

太后陰麗華的弟弟陰就的兒子附馬陰豐,殺了公主,雖然陰太后還在,但劉庄也不徇私情,將陰豐殺死,陰就夫婦也自殺。

劉庄又殺了河西功臣梁統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姐夫的梁松,原因後漢書上說的是,松坐怨望、縣飛書誹謗。

尊禮儒學:劉庄尚儒學,他命令皇太子、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讀經。又在南宮設太學,聘任高明的經師傳道授業。劉庄在五經之中,又獨重孝經。倡導「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門羽林的守衛士兵都要背誦孝經。對禮儀制度劉庄也非常重視。他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

佛教傳入: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有一次,劉庄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劉庄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人都不知其由。後來,有個博學的大臣說,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漢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對外關係:光武帝重建漢朝後,因為國力的不足,一改武帝時對匈奴的戰略攻勢,轉為防禦。後來,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內附,光武帝不但冊封南匈奴,而且還和他們和親。

北匈奴看到東漢和南匈奴和親,也要求和親。光武帝於是和公卿們商量,一時難以決定。這時,已是太子的劉庄說,北匈奴因為南匈奴內附、和親,所以害怕我們,如果我們不攻擊北匈奴,又和他們和親。北匈奴不怕我們,南匈奴也會對我們有二心的。光武帝於是決定不和北匈奴和親。

劉庄在位期間,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邊游牧民族侵擾的威脅,使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劉庄允北匈奴互市之請,但並未消彌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動搖了早已歸附的南匈奴。只得改變光武時期息兵養民的策略,重新對匈奴開戰。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

其後,竇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至此,西域與中原斷絕關係六十五年後又恢復了正常交往。次年,復置西域都護。

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諸國;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發生在這一時期、

經營西域: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統一全國後,致力於內部建設。對匈奴轉為戰略防禦,對西域各國要求重設都護和遣送質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絕。這在當時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經過東漢初年約三十年的休養生息,東漢的國力大為恢復。在劉庄去世的前三年,劉庄決定重新對匈奴採取強硬措施。派耿秉(東漢名將耿弇的侄子)、竇固(東漢功臣竇融的侄子),率領大軍進攻北匈奴。耿,竇各率一路,竇軍一直打到天山,耿軍攻到三木樓山。大獲全勝。

兩年後,耿,竇又率兵出西域,進攻車師國。車師國後王和前王相繼投降。在擊敗北匈奴後,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帶著三十六個人縱橫於西域,著名的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在鄯善國帶著三十六人襲擊、全殲北匈奴使團的故事。

其實,類似班超的這種強硬使者,在武帝時比比皆是,只不過都未留下名姓而已。班超在西域活動的結果是重建都護。班超動輒帶著西域的多國部隊,打擊那些不肯聽命的國家。劉庄時期對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為後來時徹底消滅北匈奴,控制住西域打下了基礎。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覺今朝又重九
一個在「土木堡之變」前能準確算出其結局的奇人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