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較真:測試飛機安全性錯用了「凍雞大炮」?別把段子當真

較真:測試飛機安全性錯用了「凍雞大炮」?別把段子當真

較真要點(趕時間?看要點就夠了):

1、為了減少鳥擊事故,測試飛機安全性,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軍方就用了「肉雞大炮」模擬鳥擊情況,而「家禽測試」也真實存在。但是使用什麼樣的家禽並沒有規定,取決於工程師的愛好。

2、但這種事情卻被演繹出各種各種的搞笑段子,比如元旦在中文網路中流傳的這個:「空客用肉雞大炮測試飛機的駕駛艙玻璃,結果殺傷力太強,找不到解決辦法,花100萬買來波音公司秘訣——要用解凍後的雞。」這很明顯是一則幽默段子,缺時間、地點、人物佐證,其實是一個上古段子。

3、類似於空客錯用「凍雞大炮」的段子還有很多,「告訴測試工程師,雞要先解凍」這種神奇的轉折,給予讀者智力優越感,賦予它傳播動力,令其長盛不衰。

查證者:反海外謠言中心

元旦假期期間,一則十分歡樂的故事在微信群里走紅了。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網傳消息截圖)

這個故事有很多衍生版本,比如把英美飛機製造商的角色換成德國保時捷工程師,英文網路上還有更多版本,測試對象從火車駕駛艙玻璃到航天器引擎不一而足。

(網傳文章截圖)

這一都市傳說最早刊載於1995年1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家禽業聯合會(CPIF)的時事通訊《Feathers》,但更廣為人知的版本則來自美國前陸軍中將韋斯利·克拉克,他多次在公開演講中提到這則軼事,但沒有給出任何可確證的信息。

(美國前陸軍中將克拉克·韋斯利)

這種發射肉雞的大炮真實存在。越南戰爭期間,因為要減少叢林中起降飛機帶來的大量飛鳥撞擊事故,美方開發出了這一肉雞發射裝置,以測試駕駛艙的堅固程度。降低意外事故的發生率。根據軍方記錄,第一次發射試驗是1972年,對象是一架F-111轟炸機的逃生艙。

家禽測試也是美國聯邦航空局要求的飛機性能測試的一部分。測試在一間水泥構建的測試車間中進行,壓縮空氣將家禽射向渦輪發動機以測試部件的安全性。但是,使用什麼樣的家禽並沒有規定,取決於工程師的愛好。有些工程師使用依然帶著羽毛的家禽,有些工程師使用從超市裡購買的處理後的家禽。有人使用冷凍的,也有人使用解凍的。在美國空軍的測試中,以前使用的就是冷凍家禽,後來換成了假鳥模型。所以這個「使用肉雞大炮前要先解凍」的故事並不是真實的。

「錯用凍雞測試安全性」這些故事之所以能夠長期流傳,是因為它恰好滿足了讀者們的一些內在精神需求。國內也有不少,像博士生無法解決將空肥皂盒從生產線上剔除的問題,鄉村企業家用一台大功率風扇搞定了;美國工程師花數百萬美元開發太空中也能使用的圓珠筆,蘇聯人用鉛筆解決了。本質上都是告知讀者「普通人比讀書更多的博士和工程師們更聰明」。由此帶來的自鳴得意促進了這類段子的傳播。

本文編輯:dorili

更多問題查真假?歡迎搜索並關注微信號「全民較真」,點擊底部菜單欄「查真假」,搜索關鍵詞,一秒知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