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病從口入,吃飯時做好這幾點,可以有效預防寶寶生病

病從口入,吃飯時做好這幾點,可以有效預防寶寶生病

寶寶在3歲之前,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一些,所以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外出的時候,寶媽都要多操心,防止寶寶生病。尤其是飲食方面,「病從口入」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寶寶因為年齡小,可能不懂得衛生習慣,但是寶媽一定要注重衛生,並且要幫助寶寶培養飲食衛生的好習慣,做好下面這4件事,防止寶寶生病。

1.為寶寶準備食物之前寶媽的衛生

寶寶吃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通過寶媽提供的,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如果是餵奶粉的媽媽,在給寶寶沖奶粉的時候,最好先洗洗手,不要用水沖奶瓶,寶寶的奶瓶要在每次用完之後就清洗乾淨。在清洗奶瓶的時候,為了更衛生更乾淨,寶媽可以選擇專用的奶瓶清潔刷清洗。另外寶媽在做飯或者準備食物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的衛生,從源頭切斷細菌。

2.寶寶的獨立餐具

寶寶身體的免疫力比較差,為了避免細菌影響寶寶健康,最好不要給他用大人的餐具。而且寶寶剛開始學吃飯,用大人的餐具也不安全,所以寶媽需要給寶寶準備一套獨立的餐具,這樣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給寶寶一種儀式感,讓他更喜歡吃飯。既然餐具要分開使用,為了避免交叉污染,清洗餐具的清潔刷也需要給寶寶準備單獨的,要注意選擇材質安全、結實的清潔刷,保證寶寶的健康。

3.飯前洗手

儘管這個習慣一直被大家強調,但是很多寶媽還是會忽略這一點。尤其是寶寶剛學會爬行或者走路的時候,經常在地上玩,看到什麼都想要摸一摸,手上就會有很多細菌。寶寶不懂「病從口入」,所以即便是自己的手很臟,吃東西的時候也不會想到要先去洗洗手。這樣的話,吃過東西之後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寶媽一定要監督好寶寶在吃東西之前洗手。

4.飯後衛生

飯後衛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習慣,其實飯後衛生和飯前衛生一樣重要。寶寶在剛開始吃飯的時候,還不會用餐具,他就喜歡用手抓著吃飯。這樣在吃過飯之後,嘴上和手上就會變得黏糊糊的。如果寶寶吃過飯之後,再去爬著玩,或者玩玩具,不經意間就會吃自己的小手,這樣細菌同樣會進入寶寶的體內。所以在吃過飯之後,媽媽一定不要懶,幫寶寶擦乾淨嘴,然後把他的手洗乾淨。

寶寶的好習慣需要從小培養,所以媽媽一定要監督好,讓他從小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駝阿福 的精彩文章:

有這幾個特徵的女性,生育能力較強,希望你全中
女性面部有這4種特徵,說明子宮出現了問題,別不在意

TAG:羊駝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