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超視距突擊登陸裝備的發展過程

美國超視距突擊登陸裝備的發展過程

美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全球軍事戰略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美軍的作戰地區和作戰對象變得模糊,軍事戰略重點由前沿存在遏制蘇聯的擴張,轉變為對世界上出現的危機作出快速反應,迅速將兵力投送到危機地區。

AAAV兩棲突擊車

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耗資76億美元,用1013輛AANV先進的兩棲突擊車替換現役的1322輛AAV7A1兩棲突擊車。AAAV先進的兩棲突擊車的發展始於80年代中期。後來,美國大量削減軍費,砍掉或推遲多項裝備研究計劃, AAAV卻因為能較好地滿足美國新的軍事戰略需要而得到繼續發展。

AAAV兩棲突擊車

長期以來,由於受裝備水平的限制,兩棲突擊登陸作戰通常包括三個階段:艦上機動、由艦到岸的機動和岸上機動。作戰時,突擊裝備和作戰人員由艦船機動到距離海岸4km處登機或下水,在海、空火力掩護下,兩棲戰車以10km/ h左右的航速向岸邊前進,坦克、火炮等重裝備則搭乘登陸艇上岸。由於當時現有兩棲突擊戰車水上速度較慢,搭乘登陸艇的重裝備要經過換乘、輸送和卸載才能突擊上陸,結果,由艦到岸投送兵力速度緩慢,容易影響戰術的運用並招致重創。這是突擊登陸作戰的薄弱環節。

美國海軍提出的兩棲作戰新概一超視距突擊登陸強調,突擊登陸部隊在敵視距外腐艦,向敵淘岸防禦薄弱地城發起快速、機動、突然的立體突擊登陸,變傳統的三階段兩棲突擊登陸為只有兩個階段的兩棲突擊登陸作戰,即艦上機動和由艦到岸上目標的作戰機動,把由艦到岸的機動變得和岸上機動一樣快速,從而把作戰機動延伸到海上,使突擊登陸行動更突然,更迅速,從而使作戰部隊在最佳時間和最佳地點登陸並發起岸上攻擊。

AAAV兩棲突擊車

為了實現超視距突擊登陸,美軍積極研製V-22型偏轉翼飛機和AAAV先進的兩棲突擊車,進一步發展掃雷能力、艦隊防空能力、空中作戰能力、精確制導武器打擊能力和聯合作戰CT能力。其中, AAV先進的兩棲突擊車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由艦到岸輸送部隊和陸上機動部隊的主力戰車,將成為突擊登陸作戰的主力裝備。它的水上行駛速度達37km/h-46km/h,可以從離岸40km或更遠的艦船上下水,以比現役兩棲突擊車快得多的速度突擊登陸,不僅降低了敵方導彈、飛機、軍艦、水雷等對海軍艦船的威脅,而且大大提高了兩棲突擊作戰由艦到岸的機動能力,使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能不間斷地進行艦上機動和由艦到岸的機動,從而更有效地「從海上實施作戰機動」。它的陸上行駛能力和越野機動能力與M1坦克相當,甚至更好,它還具有較強的火力、防護能力和載運能力,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為全能的武器系統之一。它的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總說裝甲 的精彩文章:

「休伊眼鏡蛇」 兇狠在哪?
在北方寒區怎麼保養坦克

TAG:總說裝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