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款 iPad Pro 兩個月體驗測評,附新舊款對比與 APP 推薦

新款 iPad Pro 兩個月體驗測評,附新舊款對比與 APP 推薦

一、新款iPad Pro 開箱

2018年10月30新版iPad Pro正式發售,這次新版的iPad Pro也走向了全面屏。

說實話,雖然已經有了舊款的iPad Pro,但對這台新版iPad Pro還是挺期待的,感覺它這次的很多優化都挺人性化的,而且簡單明了。發售後隔天,早早就去實體店購置了,包裝袋依然沒有什麼變化。

入手新款的iPad Pro已經近兩個月的時間了,拍好照片後遲遲還未做開箱,一改以往,這次實際體驗了2個月再來做個評測。和iPad Pro一起購入的還有Apple Pencil 2,這代的筆是可以磁吸附充電在機子上的,感覺買了Pro不配根筆有點說不過去…鍵盤的話就先沒有考慮了,因為已經有了一台挺便捷的VAIO S11輕薄本了。這台呢,主要還是考慮用來娛樂為主。

入手的容量是64GB,這一代只有銀色和深空灰,選擇比之前少了很多,再三糾結了下選了深空灰。

打開包裝是機身主體,用一層半透的磨砂膜包裹著。

所有配件如圖。除了機子以外,還有保修卡、貼紙、說明書、充電器和數據線。

新款的充電頭功率較以前有了提升,以前是5.1V-2.1A,現在是5V-3A或9V-2A,數據線也換成了type-c。

這次我買的是11寸的,對於女生來說大小正合適,和一本雜誌差不多,重量也正合適。可以看到這次新款的邊框變方正了,邊緣稜角分明,沒有以往圓滑的過渡,設計有點像以前的iPhone 4。

再放大看,可以發現它的邊框是四邊等寬,並且屏幕底部取消了home鍵,取而代之的是頂部的Face ID,雖然說我覺得指紋和面部識別都挺方便的,但是面部識別的安全係數更安全一些,而且加上處理器的升級我相信不會再像以前有機器不認主人的情況了。

機子的厚度僅有5.9mm,比上一代薄了15%,成為有史以來最薄的iPad。 這裡中間灰黑的地方是ipad pro的專屬無線充電區域,採用磁力吸附還挺牢固的,放上去會自己吸住,吸力不是很大,但平時也不用擔心會摔掉。同時音量鍵也在這一側邊。

底部取消了3.5毫米耳機插孔,延續了上一款的上下四揚聲器,但實際上音質還不賴。且這次的新iPad Pro底部採用新USB Type-C介面,捨棄了從iPhone5以來的Lighting介面,打通了和其它設備的連接,現在可以直接接相機顯示器等等。

這次新版的外觀最突兀的就是後置攝像頭了,不再支持光學防抖,選用了與iPhone XR一致的1200萬像素感測器,搭配f/1.8的光圈,支持智能HDR。不過也沒有人會拿著這麼大台的iPad到處拍照吧?

背部的三個點應該是連鍵盤用的,不過這次沒有入鍵盤~

11英寸的iPad Pro屏幕解析度為2388×1668像素,整個屏幕有398萬像素,像素密度達到264ppi。無論是11寸還是12.9英寸的版本,都提供了120Hz刷新率和觸控採樣率,採用了與 iPhone XR 相同的「Liquid Retina」液態視網膜屏,並支持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最高亮度可以達到600尼特,所以即便是強光下,屏幕看起來也一樣明亮清晰。

據官方介紹,新 iPad Pro 超越了目前 92% 的便攜 PC 的處理器性能。

性能方面呢,搭載了專屬定製的A12XBionic仿生晶元。與A12一樣採用7納米工藝製程,但是性能更加強勁。

續航方面呢,實際體驗下來,如看看劇聽聽音樂聊聊天等,大約可以提供近10小時的續航,還是ok的。

放大可以看到,機身圓角的弧度變得更大,包括屏幕也隨之變成了圓角屏幕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iPad Pro這次用了和 MacBook 一樣的 USB-C 介面,更加方面我直接用相機連接 iPad 來快速導入照片。

外接轉換器來試試看可不可以拓展iPad Pro的功能。

也可通過轉換器讀取SD卡里的照片,除了蘋果原生的mov格式,在插卡的時候提示導入相冊以外,其他任何格式都不識別,所以是沒辦法讀取SD卡里的電影的。

接上U盤後沒有反應,可見iPad Pro依舊不支持外部存儲設備。

不僅如此,還可以外接4K顯示屏,連接顯示器就可以極大地拓展使用場景,還可以連接MacBook為其充電。

二、Apple Pencil 2 開箱

沒有Pencil的Pro是沒有靈魂的。 這次新一代的Pencil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終於不再是插在Pro上充電了。

筆的一面做成了平的,終於不會從桌子上滾下去啦。

手指輕輕觸碰筆身兩下,可以激活附加功能,例如切換筆刷頭或者橡皮擦,也可以去系統里自定義呢。

相比第一代,新款的pencil變輕變短了,在書寫上因為磨砂筆身,更加舒適。延遲和壓感似乎沒變化。支持磁力充電非常方便和美觀,而且充電速度也很快。

新款的Pencil沒有筆蓋,終於不用擔心丟筆蓋了。

筆尖的材質與第一代Apple Pencil保持一致,書寫體驗上的改變並不大。要注意的是,新款的筆只能匹配新款的iPad Pro,舊款的同理。

總的來說,新的Apple Pencil具有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不僅更智能,也更便利~

三、新舊款iPad Pro對比

新款11英寸則保持10.5寸iPad的機身尺寸,拋棄了home鍵後將屏幕放大至11英寸,屏幕比例大大提高,四邊都是同等邊框,整機的寬度直接增加了 4.4mm,視覺效果更佳。

新款iPad Pro在取消了touch ID後改用了Face ID,唯一的遺憾是它沒有具備 iPhone的「抬起喚醒」的功能,所以使用時就需要手動點亮屏幕才能解鎖。

相比iPhone XS Max的Face ID,新款iPad Pro的Face ID是可以實現360度解鎖的,即便是斜著橫著也可以解鎖。當手指遮擋Face ID鏡頭時,系統會提示遮擋。

新款的邊角弧度比舊款更圓潤,握感也會更舒適~屏幕內側也從直角改為了圓角的設計。

新iPad Pro背部線條硬朗、稜角分明。

攝像頭更大,不再支持光學防抖,無論是WiFi 版還是蜂窩版都有天線條。

新款比上一代薄了 0.2mm,邊緣沒有了以前的弧面過渡,實際上手更喜歡舊款的手感,不帶套的話拿在手上會有點割手。

新舊款iPad Pro的連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舊款是插上去連接配對,這個方式一直被吐槽,而新款第一次吸附的時候,Apple Pencil 會自動與 iPad Pro 配對。

第一次吸附的時候,新款的Apple Pencil 會自動與 iPad Pro 配對,屏幕也會彈出電量信息,對於丟三落四的朋友,蘋果官方有鐫刻服務,可以在筆桿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和手機號。

四、實際操作體驗

舊款的iPad Pro我是貼了網紅類紙膜,所以搭配舊款的筆有一種在紙上畫畫的摩擦感。

新款的iPad Pro還沒貼類紙膜時,感覺還是有一點點打滑。

貼上類紙膜後實際體驗下來,新款iPad Pro除了Pencil的握感更舒適和功能體驗更豐富以外,並沒有實質性的差異。

五、APP推薦

推薦一些平時工作學慣用的比較多的軟體,這些是我iPad里使用頻率最高的一些軟體。

剪輯視頻呢,我用的比較多的是iMovie,用來剪一些即時短片,然後修圖的話用LR和PS。

18年的時候Adobe爸爸在MAX 2018大會上發布了Photoshop CC 2019,據介紹,界面跟電腦版的Photoshop一模一樣!還支持PSD 文件,圖層,蒙版和其他編輯工具也都有。雖然不是設計師,但還是很期待的。

由於不是專業的畫畫選手,所以只下了兩個自己用的比較順手的畫畫軟體,一個是SketchBook,另一個是Sketches。

SketchBook裡面有很多的畫筆,可以選擇各種樣式的,圖層就像PS一樣可以疊加或者隱藏。

還有Sketches,裡面的畫筆,我最常用的就是蠟筆了,這個APP也是可以疊加圖層的~這兩個都挺推薦的,更喜歡Sketches一些~

日常讀書用的APP,有微信讀書、懶人英語、有道詞典,筆記用的軟體是Notes Plus,GoodNotes。

這個是Notes Plus,可以diy一個自己喜歡的封面。

這是GoodNotes,可以用來做日常的筆記或者寫手賬,圈圈畫畫很方便。

六、總結

在拿到這台機子之前就和從事設計的朋友討論過了這台機子,感覺更適合跟設計創作搭邊的人,使用不僅是配置還是操作感上來說真的進步巨大,畫筆搭配軟體真的可以隨時記錄下來很多靈感,還可以隨時隨地修圖非常方便了。

總的來說呢,對於學攝影美術設計的人,這是一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設備。

那如果你只是像大多數人一樣,用來看看視頻打打遊戲或者簡單的辦公,我是不推薦入手的。

對於已經有了舊版Pro的,只是在考慮是否需要升級設備的人來說,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等價格更合適些,不用著急買。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啦,不是很專業~還望大家多多支持~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給我留言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仰望星空大挑戰
哪些時刻讓你覺得科技入侵了生活?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