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說定期胃鏡檢查對發現早期胃癌意義重大

為什麼說定期胃鏡檢查對發現早期胃癌意義重大

消化系統疾病很常見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胃腸鏡檢查的重要性。以下面這個圖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消化道是非常長的、涉及一個多臟器的管道。食管的長度大概是20多公分。而小腸的長度大概有五到七米,而大腸的長度一般是接近一米左右。這麼長的消化管,涉及的臟器又很多。所以,消化道疾病的種類也是很多的。

消化道癌占居我國癌症發病率前5位

根據2017年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數據,排在前幾位的癌症分別有肺癌、胃癌、食管癌、腸癌等等。其中消化道的癌佔了三個。因此,如何防治消化道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我們知道消化道癌的早期治療效果與晚期治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早期治療的五年生存率非常高,而中晚期治療五年生存率一般都不太高。因此,消化道癌治療的前提就是早期發現。

消化道癌不是一天長成的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消化道癌也不是一天長成的。如何早期發現,在消化道癌萌芽階段就發現並處理它非常重要。這裡有一個圖給出了腫瘤發生髮展的一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在腫瘤的早期基本上主要是發生在消化道管壁的淺層。隨著腫瘤的進一步的進展。腫瘤就可以長滿整個消化道管壁的全層,並可以淋巴結、血管轉移以及遠處轉移,比如轉移到肝臟等重要的臟器。這個時候處理起來就非常麻煩。

內鏡是主要的檢查手段!

現有的發現消化道癌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內鏡。通過一個長度約1~1.5米,直徑約一公分的軟管,前端集成了高清攝像頭以及燈泡。這樣就可以將內鏡伸入到消化道管壁中觀察管壁的表面結構和血管等有無異常,從而早期發現病變。

而其他篩查腫瘤的常規手段包括血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比如說癌胚抗原/CA19-9/CA125/CA724等。但是這些指標的升高多提示已經出現了中期或者晚期癌,早期癌階段,這些指標可以不升高。其他的手段,比如腹部增強CT。增強CT發現中晚期癌的敏感性較高,同時也可以檢測淋巴結轉移以及重要臟器轉移的情況。但是CT掃描對於發現早期消化道黏膜內癌通常不太敏感,容易漏診病變,同時CT檢查費用較高/有一定的輻射,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篩查。而彩超的檢查對於實質臟器比較有利,對於空腔臟器如消化管的檢查通常敏感性就更差了。因為受到氣體的干擾。因此,發現消化管壁癌最敏感、可行度較高的檢查還是內鏡。

下圖中顯示的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內鏡檢查完整地觀察整個胃的結構,基本上可以做到無死角。

所有人都需要內鏡檢查嗎?

但目前我們國家進行胃鏡檢查的人群比例並不高。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首先,對於胃鏡的檢查比較恐懼。胃鏡檢查會有不適感,檢查的時間大概是幾分鐘到十多分鐘,根據胃內狀況不同而定。首先是通過咽喉部的時候可以引起嘔吐反射。其次,過一些拐彎處,比如十二指腸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臟器牽拉引起不適。另外,在胃鏡檢查過程中,醫生需要注氣以便胃壁得到充分顯露,可能會引起腹部飽脹不適感。但是這些問題一般都不會太嚴重。實際上。內鏡檢查為了提升舒適度,可以選擇麻醉胃鏡檢查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考慮費用的問題,普通胃鏡檢查一般收費是300元左右,麻醉胃鏡800元左右。相較於國外,一次胃鏡檢查需要15000元,而一次腸鏡檢查需要兩萬左右費用還是非常的便宜的。相對於其他方面,消費在幾百塊應該還是在大部分人的可承受範圍之內。第三點主要是擔心內鏡檢查的風險問題,還有麻醉意外問題,發生麻醉意外意外的概率是很低的,而且在醫院裡面一般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有效的處理。我經常在門診給別人做了一個類比就是發生麻醉的風險相對於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來說還要低得多,而且就在醫院裡面搶救起來也非常便利。另外,如果不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也有不能早期發現病變、耽誤病情的風險。實際上胃鏡腸鏡檢查在全世界已經讓數十億人獲益而且已經開展了幾十年。安全性經受住了時間和大人群的考驗。

為什麼說胃鏡檢查對於早期發現胃癌非常有意義?

這主要是根據胃癌的發生髮展是多階段、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以我們國家最常見的腸型型胃癌的發展路徑為例。一個年輕的健康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可以出現慢性胃炎。當這個慢性胃炎持續存在的時候,幽門螺桿菌持續損傷胃黏膜進一步可以出現萎縮、腸化、異型增生,最終可以導致胃癌。但是整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需要十年甚至好幾十年。

我們可以看到有研究提示萎縮性胃炎進展是非常非常的緩慢,萎縮性胃炎合併腸化,癌變的風險0.25%左右,異型增生癌變的概率也就是6%左右。正是因為它的進展非常緩慢。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時機。如果我們可以在萎縮階段或者腸化階段甚至異型增生階段發現胃的異常。我們就可以積極地干預、定期地監控,可以避免其進展為中晚期胃癌。即使出現了早期胃癌,我們也可以通過內鏡下的剝離切除手術等方法完整地切除病灶,而又不影響患者的壽命。

胃癌的發展過程

日本早癌專家小山恆男教授的研究提示即使發生了微小胃癌,要進展到一個中期癌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最終導致死亡也需要三到五年以上的時間。這也給予了我們一個早期干預的時間,但是要注意的問題是,即使發生了早期癌患者多數是沒有癥狀的。這更加提示,對於無癥狀的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胃癌可沒有任何癥狀!

目前我們的鄰國日本是全世界胃癌最高發的地區,日本對於胃癌的研究也是全世界最領先的。一個數據提示日本某醫院調查。沒有癥狀的胃癌患者89.6%的是早期癌,而有癥狀的胃癌患者42.4%的屬於進展期癌。因此,對於胃癌的診斷需要在無癥狀階段進行積極的篩查。通常建議日常工作中除了對有家族史的病人之外,對於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如何及時發現早期胃癌?

目前對於胃癌篩查的方法常見的有三種。第一個是胃功能檢測,通過檢測胃蛋白酶原的水平來評估胃癌的風險。第二個是通過檢測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當然最終極的手段,也就是前面說到的胃鏡。

作者:青海濤

來源:消化專家青海濤大夫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肝腎綜合征的早期生物學標誌物
腹瀉十餘年、晨間腸鳴明顯,如何診斷和治療?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