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教你三個養生方法,助你防寒又固腎!

教你三個養生方法,助你防寒又固腎!

1月5日,一年中最冷的節氣小寒來啦!

《列子?湯問》里說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的特點就是天寒地凍,天氣愈冷,但未至於極,所以稱作小寒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但是大家一定不要懼怕冷,寒冷會讓陽氣更好地封藏。在最冷的時候,不去擾動陽氣,好好固護腎精,春天便不會因為虛火而生病。

01古人養生

在古代,中醫將陰陽五行與人體病理相結合,養生理論也由此而確立。古人以為寒為陰邪,小寒時節天氣最冷,陰邪最盛,除了食用溫熱食物之外,也適圍爐烹茶。

東風吹雨小寒生。

隆冬三九最寒時,適一二好友試茶,三四妯娌負暄,五六家人圍爐, 烹煮一壺老茶,閑話家常。茶爐火星點點,茶水氤氳縹緲,飲幾杯熱茶,無懼風急。浮生又一載,一笑任逍遙。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作《快雪時晴帖》,書寫下雪天不能踐行約會的歉意。想是古人出行多以步行、馬車為主,不能在寒冷時做好出行保養。

02小寒穿衣有四要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後,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故此,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以下四個關鍵部位,容易受寒,要重點保護。

頭部是諸陽之會,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對於那些本來就耐寒能力差的人來說,當冷空氣來臨時,建議戴上帽子,避免頂風行走。

後頸、肩背是陽氣升起的地方出行時,建議佩戴圍巾,將圍脖多繞上幾繞,讓容易受風的地方都護住。

腰腹是儲存陽氣的地方,肺、心臟、脾胃等重要器官處於胸腹部,對於女性來說,腹部受寒還可能影響到生育健康,發生痛經、不孕等情況。建議穿一件貼身的馬甲,或是背心,避免露出後腰和肚臍。

腳部、腳踝、關節是缺少陽氣護衛的地方。這些地方脂肪最少,穴位又多,不要為了所謂的美麗凍人而露出這些最該保護的地方。在外面行走時鞋底厚一些、秋褲穿起來、睡覺前熱水腳泡一泡。

03小寒小運動

小寒運動不能大汗淋漓,特別是晚上,還容易傷陰。每天做點小運動,一樣可以令身體發熱。

下面這三個小動作,強度都不大,誰都可上手:打通身體,疏通經絡,暢通氣血。

拉筋:兩腿一分補肝腎

方法:

把雙腿伸直分開,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可以輕鬆放心的補益肝腎。

注意:

練習時不用刻意追求身體貼著腿的感覺,只要腿後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不要用蠻力,經絡不喜歡。只有你覺得舒服了,才會有補益的效果。

挫兩肋:疏肝理氣

方法:

把兩隻手搓熱,然後搓兩脅肋部。盡量從腋下開始搓到小腹兩側。手要搓熱,動作要不緩不急,不要太用力。搓完會感覺溫暖舒服。

好處:

這個動作可以疏肝理氣、排解不良情緒,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通暢,尤其適合壓力大、情緒不佳的人。

挫兩肋:疏通氣血

方法:

捏住腰兩側的肉肉,用力向兩外側拉開,再鬆手。反覆200次。如果一開始做不了那麼多,可以先從50次開始,循序漸進。

好處:

帶脈和肚臍平齊,起總束諸脈的作用,帶脈不通,全身經絡都受影響。每天抓抓帶脈,不但可以疏通腰腹的氣血,還有助於排出宿便、排毒、減肥、調白帶,可謂是一舉多得。

04小寒食補固腎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小寒食補以禦寒為主,並防止寒濕留滯體內,宜吃糯米紅豆飯。

糯米固腎氣、補脾肺虛寒。赤小豆祛濕氣、補心脾、強健筋骨。

|原 料|

赤小豆 糯米 芝麻 鹽

|做 法|

1. 赤小豆加清水入鍋,煮開後10分鐘關火。

2. 炒鍋放油,燒熱後放少許鹽,放生糯米用小火不停翻炒。炒到糯米微微發黃,把紅豆連湯一起倒入,小火燜熟後起鍋。

3. 芝麻放炒鍋內,不要加油,開小火炒香,撒在燜好的糯米紅豆飯上。

* 糯米紅豆飯可以從小寒吃到大寒,消化不良者除外 。

-END-

寒冬已至,暖春不遠,沖鴨!

承啟中醫,一家有溫度的醫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承啟中醫文化 的精彩文章:

溫陽只知道吃羊肉湯?古人的方法讓你更懂養生
算一算,你的器官值多少錢?

TAG:承啟中醫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