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國為爭奪石油而爆發戰爭,結果到今天都沒有發現石油

兩國為爭奪石油而爆發戰爭,結果到今天都沒有發現石油

上世紀70年代末,瑞典石油公司宣布在衣索比亞的歐加登地區發現了海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索馬利亞因此和衣索比亞大打出手,但到了今天都沒有發現瑞典公司所謂之石油、天然氣。

歐加登地區地理位置離中東非常近,而中東又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地區,沙漠下面埋藏著都是黑色的金子。曾經的中東也是貧窮、落後的地方,自從發現了石油、大量的石油,中東海灣國家就成了世上最富有的國家群體。

歐加登地區雖然屬於衣索比亞,但當地居民主要是索馬利亞族人。碰巧當時的索馬利亞領袖西亞德·巴雷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他認為歐加登居民都是索馬利亞族人,所以那裡就是索馬利亞的土地。

他暗中支持歐加登的索馬利亞人成立了「西索馬利亞解放陣線」,這是一支擁有5萬人的強大武裝力量。同時,索馬利亞還是蘇聯的盟友,從蘇聯得到了大批軍事援助還有大約6000名軍事顧問。

反觀衣索比亞早就不是那支打敗義大利軍隊的「非洲雄師」了,國內的叛亂消耗了埃國大量的國力,又剛剛和美國鬧掰,失去了西方的軍事技術支持。這也是索馬利亞人敢向衣索比亞提出領土要求的原因,好欺負啊。

而自歐加登地區發現大量的石油儲藏更是刺激了索馬利亞人的神經,他們認為這為索馬利亞人的致富夢想指出了一條康庄大道。於是,戰爭爆發了。

在戰爭初期,索馬利亞人打的衣索比亞毫無還手之力,索馬利亞人進一步,衣索比亞就得退一步。但很快戰爭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因為衣索比亞領導人門格斯圖抄了索馬利亞的老底,他們也向蘇聯人示好。

蘇聯人兩相比較取其重:衣索比亞是傳統的非洲強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絕不是索馬利亞能夠相比的。於是,他們轉而向衣索比亞提供援助。

得知消息後,索馬利亞人惱羞成怒,繼而昏招頻出。他們將國內6000名蘇聯顧問全部驅逐,而蘇聯人立馬將其中的1500人送到了衣索比亞。這些人對索馬利亞軍隊知根知底,打起仗來是得心應手。

在蘇聯人的支持下,衣索比亞贏得了歐加登戰爭的勝利,但也是傷亡慘重。據學者估計,兩國共陣亡了15萬人,經濟損失高達550億美元。而且直到今天,歐加登地區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石油、天然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就在那裡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裝逼」慘遭失敗的人,最後一個日本人最可笑
古代「窮丈夫」的逆襲,前妻最後羞愧自殺

TAG:歷史就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