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臨時政府當時已是山窮水盡,隆裕太后為何不耗下去而宣布退位?

臨時政府當時已是山窮水盡,隆裕太后為何不耗下去而宣布退位?

大清的滅亡表面上來看,似乎是辛亥革命導致的,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袁世凱「逼宮」這一重要史實。這麼說吧,如果袁世凱堅定地站在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這邊,誓死保衛清廷,那麼孫中山和他的革命黨想要推翻大清,好像也沒那麼容易。

不過,為了自己的利益,袁世凱在革命黨和清廷之間坐山觀虎鬥,最終說動了隆裕太后贊成共和。那麼,隆裕太后為何就會答應了袁世凱宣布退位呢?難道她就不怕愧對列祖列宗嗎?

早在袁世凱出山時,便把隆裕太后的私房錢逼掉了一百萬兩。其實,和那些宗室親王級的其他貴族相比,可伶的隆裕只是個寡婦,她十五歲進入深宮,光緒不喜歡它,慈禧也頻頻施壓,里外不是人。好不容易熬到了三十齣頭,兩宮晏駕,做了寡婦。但這個小寡婦究竟能繼承多少遺產呢?在那個大醬缸里,她無法得知,也不能支配。不過畢竟是太后,所以,軍國大事還要以她的懿旨為斷。

其時的袁世凱,是在朝廷應付不了的情況下出山的。所以東山再起的袁世凱,雖然萬般專橫,但他發號施令,還得去說服那個只能頒發懿旨的小寡婦。然而,隆裕畢竟和慈禧相差甚遠,她把袁世凱的話都信以為真,這才使得袁世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言歸正傳,袁世凱勸說隆裕退位的第一步便是以軍費無著為借口,把這對可憐的寡婦母子的私房錢,一舉花光。隆裕那裡知道,只要大清不亡,她的私房錢是永遠也花不完的。等到內帑花光的時候,隆裕太后自覺前途渺茫,衣食堪憂;第二步袁世凱又告訴她,兵凶戰危,勝敗難料,太后如果贊同共和,將來民國政府會優待皇室,優待費一年有四百萬兩,足可安度晚年。

這樣一來,隆裕太后便動搖了,一切也就以袁世凱的意志為意志了。事實上,袁世凱這是在欺君罔上,他在隆裕面前說革命黨無孔不入,是如何的厲害;孫文三頭六臂,是如何的有錢,說孫文從海外華僑那裡籌集的軍餉就達千百萬,而大清卻已是山窮水盡。

隆裕太后或許還不知道袁世凱手中北洋六鎮的實力,這支數萬人的精銳之師,不論是裝備還是訓練都遠遠超過革命軍,武昌起義後,北洋軍隊也曾參戰,可以說,革命軍在北洋軍面前從未討得任何便宜。這種情況,又怎麼能說孫文是三頭六臂,革命軍無孔不入呢?

再來說孫文有錢這件事。當隆裕太后感到五路可走的時候,孫文的日子更加難過,難過到什麼程度呢?在孫文宣誓就職之後,一次安徽前線軍情告急,糧餉皆缺,急電中央索餉。臨時大總統孫文大筆一揮:撥二十萬元救濟。可是總統府秘書長鬍漢民拿著總統批示到了財政部的時候,發現國庫之中空空如也,只有銀元十枚。

大清雖說也窮,但還不至於到了這步田地。其他先不說,就是北京城內的王公貴族們,真要是隆裕下狠手抄上個幾家,也能和革命軍耗上個三五個月,至於遍地珍寶的皇宮大內就更不用說了。

隆裕太后也想過讓大臣們毀家紓難,可是這些人一聽都慌了,從此再也不說要和革命黨作戰了。反正他們已經得到袁世凱和革命黨的承諾,即便是大清亡了,自己的小家還能保全,誰還願意干著虧本的買賣呢。這種情況,在三百年前也發生過,當時的大明朝臣也是這個態度,最終逼得崇禎皇帝到了煤山上吊。

隆裕母子的下場當然要比崇禎皇帝好多了,至少不用上吊,還能拿著每年四百萬兩的優待費。加上慶親王奕劻從旁慫恿,最終和袁世凱以及革命黨人達成了一致協議,贊成共和。於是,宣統退位,大清滅亡就在彈指之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大明狀元有德有才,本是國家重器卻生不逢時,定罪永久充軍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