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學著抱我,學著改變
有位姑娘問了個問題,幾句話說不清楚,展開回答一下:
懇求連叔給建議。相處兩年的男友,很少會主動和我擁抱、牽手、接吻。而我似乎有種執念,我覺得這個雖不能是生活的主要部分,但得經常有才能感受到愛的溫度。因為這個爭吵過很多次,包括昨天。爭吵多次,只在前年春節前我提分手時哄過我一次。他討厭吵來吵去哄來哄去,而我覺得情侶之間包括以後夫妻之間難免會有矛盾,相互哄哄更甜蜜沒什麼。除此之外,負責任,能吃苦,踏實工作,說話直白偶爾難以接受但至少誠實,在知道我想買房的時候資助我(錢我會還的),我很感激,也覺得物質上我們一起努力不會差。昨天他走之前我讓他抱抱我,他最終沒有。說是希望有一天能自發的做出來,可我問,會是多久之後呢?我已經等了兩年了。(我29了)然後他走了。連叔,信息量有限,抱歉。我喜歡他的一些特質,但覺得要不到擁抱很難過。(我試著主動抱,他不拒絕也不迎合,同樣的姿勢呆著。溝通時他說可能自己這方面有缺陷但是改不了。)
相愛的人,擁抱、牽手與親吻,年輕人視之為當然,但是,像一切好習慣一樣,它也需要學習與維護。觀察我們的上一輩人,他們可能也是相愛的,但讓他們在公開場合擁抱、牽手與親吻,他們做不到,當然,在私密場合,我想應該是會的。
老一輩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會抱會吻,這點倒是哺乳動物的本能,孩子與父母,尤其是母親,如果沒有身體接觸,那活得很艱難,活得不健康。奇怪的是,當孩子長大了,中國的兩代人之間通過擁抱表達愛與關懷反而很少。這麼直接、有效、言語無法表達的方式,放棄實在是可惜,尤其是很多人表達能力原本就弱。
這種狀態,可能20年後會有改觀,因為幾代人從戀愛開始,對擁抱、牽手與親吻,就形成了剛需,而且需求量很大,半小時前的抱和吻,愛效已經消失。
回到這對情侶的問題。從提供的信息來看,我無法判斷是不是同妻,即隱瞞性取向,和一個姑娘在一起,僅僅只是為了戀愛和婚姻的偽裝,以避免社會壓力。這點姑娘自己可以判斷,如果性愛正常,可以排除這點,那小伙需要的就是學習與改變。說句題外話,試婚其實可躲掉大坑。就算不試,足夠聰明,也知道正常身體變化。
很多中國人害羞、內斂,在公眾場合擁抱、牽手,尤其是親吻,他很不好意思,扭扭捏捏,也算正常。但這不好意思有溫度,暖洋洋的,你逗一逗他,還別有情調。你不至於覺得他不愛你。
這姑娘估計在私下場合都難得到男友的擁抱、牽手與親吻,覺得沒有得到愛,這種皮膚的渴望,身體的需要,得到不撫慰,這是長久的不快樂之源,與愛背道而馳。
人活著,一定會有愛,愛事,愛物,愛己,愛人,愛總會在某處產生,除了自己,還有一個人可愛,那是值得慶幸的事。是不是愛,有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願意為他改變。人的改變很難,習慣、脾氣、行為,改變都是長期的艱苦工作,不要將之視為愛的負擔:我一個人過,就不必做這些改變;它其實是愛的禮物,這些缺陷,讓愛自己的人都不舒服,那確實需要改,如果沒有這個強烈的反饋,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缺陷。
為了愛,學習吧,改變吧,每人都有需要學習的,有人學賺錢,有人學擁抱,有人要剋制情緒,有人要提高體質……為自己愛的人,都不願意改變,那真意味著失去與世界的溝通能力,不幸愛上你的人,反而承受你製造的最多痛苦,這真是對愛的大否定,不過就是仗著對方愛自己而肆意欺負他。
推薦:聽老婆的
上文:空姐才是人生導師


※拼團 | 埃及長絨棉毛巾:親膚、吸水性好、不掉毛
※BBC史上最牛的三部神級紀錄片改編成書,必收
TAG:連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