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年八路軍借了她七千斤糧食,建國後,她寧願餓死也不去要

當年八路軍借了她七千斤糧食,建國後,她寧願餓死也不去要

在前些年,經常有新聞說,當年紅軍、八路軍借過誰的糧食,還打了欠條,現在那家人拿著欠條找到政府,得到了補償。

不過,還有不少人,寧願一家人餓肚子也不找政府要糧食,甚至終生都拒絕公開,比如今天要說的張翠屏。

事情還要從抗戰時期開始說起。

1943年1月21日,下著大雪,八路軍冀東軍區司令李運昌接到急報,說有7000名日偽軍圍了上來,形勢很危險。當時,李運昌身邊只有300人,地形又不熟,要突圍談何容易。就在這時,一個名叫張翠屏的女人站出來說,我來給你們帶路!

張翠屏是當地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為人很熱情,大家都叫她「麻利嫂」。但是,張翠屏當時有八個月的身孕,還裹著小腳,李運昌說,我們不能讓你冒這個險。張翠屏卻生氣地說:「我再加上肚子里的這條命,也不如300多八路軍指戰員重要,打跑鬼子全靠你們了,我生在山裡,這點山路對我算不了什麼。」

山路上有一處懸崖,高几十米,大家都望而卻步,但張翠屏卻麻利地爬上去,把繩索拋下來,一個個把戰士們拉了上去。但是,在路過一個冰川時,張翠屏不小心滑倒了,肚子里的胎兒突然降臨人間。

(圖:李運昌)

李運昌趕緊讓部隊里的女戰士圍過來,找來衣物把嬰兒包起來。張翠屏請李運昌給孩子起個名字,李運昌說:「孩子是生在冰川上的,就叫冰兒吧,大名叫朱海清。」

分別後,張翠屏帶著兒子為躲避日偽軍追捕,到處東躲西藏,吃盡了苦頭。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張翠屏母子才得到了平安,但家裡實在是窮的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那7000斤糧食的欠條。

原來,在抗戰時期,張翠屏家是當地的地下交通站,很多八路軍和地方部隊的人都會來他們家吃飯,當時大家都沒錢,就給張家打欠條,幾年累積下來,竟有7000多斤。

可不要小看這些欠條,當時有規定,誰有這樣的欠條,就可以找政府兌換小米。也就是說,只要張翠屏願意,她就能拿到7000斤小米,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但是,張翠屏卻始終把這些欠條鎖在一個小盒子里,寧可全家人挨餓,也不去找政府換糧食。即使到了三年饑荒時,全家都揭不開鍋了,張翠屏依然不讓任何人動那些欠條。

張翠屏這麼做,只有一個解釋:國家還很困難,即使自己有資格兌換糧食,她也不會去,寧可一家人吃野菜樹皮,也絕不向國家伸手。

(圖:朱海清在母親的墓地)

到了1982年7月,70歲的張翠屏去世了,臨終前,對兒子朱海清說起了自己和八路軍的故事,告訴兒子說:「是八路軍對我們家有恩,不是我們對八路軍有恩,李司令現在是大幹部,為人民服務,你們如果敢去找他辦事,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會保佑你們。」

其實,這些年李運昌也在到處找張翠屏,但始終沒找到,最終在1988年4月找到了河北興隆縣鐵廠職工朱海清。李運昌還怕找錯了人,問他小名叫什麼,朱海清說叫冰兒,是當年李運昌司令起的。李運昌非常激動,抱著朱海清不鬆手,說終於找到你了!

當李運昌得知麻利嫂張翠屏已去世多年,當場失聲痛哭,說要不是麻利嫂,我們300多人早就被鬼子殺掉了。

由朱海清帶路,李運昌去了張翠屏的墓地,送上了一隻花籃,上寫八個醒目的大字——向恩人麻利嫂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這個日軍軍神戰死後,日本和俄國都給他舉行最高級別的葬禮
開國上將出去轉了一圈,回來時衣服都沒了,只剩下一條短褲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