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視行業的三大回春良藥:升級技術、加強實用性、優化服務

電視行業的三大回春良藥:升級技術、加強實用性、優化服務

現在是移動時代,不管是獲取資料、觀看視頻還是聽音樂等基本都是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方式來獲得。而曾作為財富、地位象徵的電視已經逐漸被手機、電腦等取代,人們對電視的興趣值不斷下降,電視銷售市場規模不斷收縮,在長時間都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業界甚至出現「電視將死」的悲觀言論。

移動時代下,電視行業危機盡顯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高達7.72億人,普及率上漲至55.8%,人均周上網時長為27個小時,而這些數據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會繼續增加。且由國際領先諮詢顧問公司艾哲森發布的《全新視頻行業的制勝體驗》報告來看,在全球範圍內,連續四年時間,通過電視機來觀看節目的人數均呈現出下滑狀態。

由上述情況可知,人們在智能手機、電腦上花費的時間是越來越多,與之相反的是在電視上花費的時間則越來越少。這其實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人們對電視的需求已經遠不及當初,而電視市場的收縮也在所難覓。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說過:「我們看到今年整個彩電行業的形勢並不好,全球市場的增長並不大,中國市場基本上是持平。因為中國市場的總量已經接近天花板……」加上彩電面板成本的上漲、替代品的崛起、房地產市場的蕭條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彩電行業的前行之路是越發難走了。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彩色電視的銷售量僅有4781萬台,同比下降8.1%。雖說在世界盃的影響下,2018年彩電市場情況有所好轉,銷售量達到了3368萬台。但這也只能說明是世界盃帶來的影響而已,當世界盃過去之後,電視行業在面對市場的時候將再次恢復往日情況,或者還將愈發地無力。

總體來看,近年來我國電視行業在市場上的表現都不太盡如人意,在移動網路的普及下,受到的衝擊是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各家電視品牌為了能不被市場所淘汰,開始四處尋找求生的機會。根據市場情況來看,人工智慧電視與激光電視的出現或將給電視行業注入一股活力,讓電視市場再次熱鬧起來。

傳統電視市場節節敗退,激光電視來救急

從出現至今,電視已經有差不多90年歷史了,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電視在不同的階段中為了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在不斷地升級改變。從行業發展形式來看,這近90年的歷史中,電視行業共有四個革命時期:黑白電視是第一代電視、彩色電視是第二代電視、高清電視是第三代電視,而近年來在市場上備受歡迎的激光電視則是第四代電視。

實際上,激光電視早已不是什麼新概念,早在2003年的時候就曾推出過激光電視機樣,但在往後的幾年中,激光電視的發展不是很理想。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之外,在市場環境、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那時的激光電視也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多大的水花。到2014年,激光電視再次卷土而來,不少企業都加入到激光電視隊伍中去,並紛紛推出激光電視產品,如長虹、康佳、海信、華錄等「老江湖」,還有極米、小米、艾洛維等新勢力。到2017年,激光電視正式進入爆發階段。而激光電視之所以會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並且備受市場青睞是有原因的。

為了能享受更加震撼的視覺盛宴,人們在購買電視產品時,會優先選擇大屏幕的產品,大屏化時代已經來襲。市場對電視尺寸的要求是越來越大,但受技術的限制,目前最常見的液晶電視是55英寸,100英寸是極限。此外,平板型電視難有發展的機會,如100英寸的平板型電視市場售價基本在20萬到50萬之間,如此高的價格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而激光電視能輕鬆解決這些問題,100英寸的激光電視,價格基本只需要一萬塊左右。

除了市場對電視屏幕尺寸的需求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激光電視解決了以往電視功耗高、不環保等問題。2017年彩電市場雖不景氣,但激光電視卻逆風增長,成市場一大亮點。由奧維雲網數據顯示,去年激光電視市場銷售量為6.7萬台,同比增長了116%,銷售總額為20.8億元,同比增長了109%,預計到2020年,激光電視市場銷售量將達到23.2萬台,銷額達到了43.1億元。

然而,雖說現在激光電視價格基本在萬元左右(如米家激光電視價格為1.05萬、長虹D5F價格為9499元),但這一價格對於不少普通家庭來說,還是太過昂貴,能負擔得起的並不多,市場擴張速度慢。且激光電視動輒100英寸、80英寸的大屏,對於戶型較小的家庭來說,根本沒有那麼大的空間來容納這一「龐然大物」。此外,雖說現在的激光電視較之以前已經能抵抗環境光線帶來的干擾了,但在光線強,如中午陽光正好的環境下,其效果還是比不上液晶電視。

激光電視尚缺火候,人工智慧來添柴加薪

激光電視出現的時間也不短了,雖說其給電視行業帶來了一股新的活力,但由於其目前仍舊存在不少短板之處,如受技術、光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對電視行業帶來的影響還缺了一點火候,讓激光電視始終難以普及。在此情況下,創維、海信、小米們又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人工智慧電視。

近年來,要說市場上什麼最火,那絕對非人工智慧莫屬。在市場的需求與技術的加持下,人工智慧的發展越發地快速,並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企業甚至將人工智慧當做電視行業進入下一階段的台階,更甚者將人工智慧當做是拯救中國彩電於危難的存在。而事實證明,人工智慧電視似乎也具備這一能力,自進入市場以來,人工智慧電視便得到了非常不錯的發展,且發展勢頭不減。據《2018年中國電視消費及2019年趨勢預測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人工智慧電視在電視市場上的滲透率將達到40%。

人工智慧電視之所以會被認為是電視行業的「救兵」,備受市場喜愛,主要就是其能給用戶帶來區別與一般彩電的體驗,如能更方便、靈活的操控電視。在語音交互技術的支持下,電視實現了去遙控化,只需要用語音來進行操控電視就行。不管是開關機、查找視頻、播放視頻等均可以通過語音來完成。還有就是個性化推薦,基於AI推薦演算法,在通過聲音對用戶進行識別之後,根據該用戶搜索過、觀看過的內容類型來進行推薦,省下不少使用者檢索時間。

如今,人們對電視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看電視」了,更重要的是「用電視」。關於這一點人工智慧電視能很好的滿足人們這一需求。如微鯨電視推出的微鯨智能語音電視2.0,能識別普通話、廣東話等多個語系。除了基本的影音服務之外,還能定鬧鐘、查詢股票、語音聊天等;海信推出的VIDAA AI人工智慧電視系統,讓電視成為覆蓋用戶全場景助手,如外賣、翻譯、打車、購物、機票預定等均可在電視端完成……

目前市場上不管是傳統電視品牌,還是一些互聯網新勢力,在看到人工智慧電視帶來的可能性之後,便開始紛紛加碼人工智慧電視,但由於人工智慧電視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各方跟風入局,導致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現象越發嚴重。加上有些人工智慧電視品牌過渡追求所謂的差異化、高端化,但實際上產品的實用性不強,難以滿足用戶需求,如其所提供的點餐功能還不如在智能手機上操作的方便。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人工智慧電視的發展進程。

升級技術 加強實用性 優化服務,電視市場繁榮在望

毫無疑問,激光電視和人工智慧電視的出現給近年來發展得不太順利的電視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讓電視行業有繼續在市場上作戰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雖說不管是激光電視還是人工智慧電視,均備受業界看好,但其各自在發展中存在的痛點使其難以在市場上普及開來,頗有些束手束腳的感覺。要想打破束縛,讓電視行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讓電視市場更加的熱鬧輝煌,還要有所準備才行。

不管是在哪個行業,企業要想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用戶目光牢牢抓住,就得從技術上入手。只有不斷升級技術,才能更好地解決激光電視在強光下的觀影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區別人工智慧電視,打破「初期產品同質化」的魔咒……且在如今日益變化的市場上,只有不斷升級技術,推出新品,才有消費者願意在電視面前逗留。

目前市場上有一個最大的通病就是,不管是什麼產品,一經上市或還沒入市的時候便會被各種吹捧、各種誇。但用戶實際操作起來的時候便會發現,產品實用性弱,有許多看似美好的功能都是「虛的」,如AI電視的定鬧鐘功能,電視多是在客廳,而睡覺是在卧室,相比較一牆之隔的電視來說,在床頭的手機定的鬧鐘要方便的多。因此,企業可從這方面入手,通過不斷強化產品的實用性,切實解決用戶現實問題,以此來增強自身戰鬥力,讓電視在與替代品「戰鬥」的時候能更有力量。

對於電視行業來說,其要想走出泥潭,除了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之外,還要不斷優化服務。如今,單一性產品越發的不受歡迎,而功能化產品是越發的吃香,關於這一點相信不少人工智慧電視都已經做到了,但在服務這方面還稍有不足。所以企業可抓住這一點,加強對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讓用戶能體驗到全方位的服務。

不管怎樣,中國電視銷售市場正收縮是事實、發展接近天花板也是事實。雖說激光電視與人工智慧電視的出現給正往下滑的電視行業帶來逆轉的可能,但就目前市場來看,其要想實現這一可能還有不少難處。只有不斷升級技術、加強產品實用性以及優化服務,電視行業才能再迎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國美攜手紅星美凱龍布局家生活版圖
梅西退場,歐尚易主,外資零售凜冬已至?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