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別讓租房個稅抵扣變成加租恐慌

別讓租房個稅抵扣變成加租恐慌

新年伊始,個稅專項抵扣信息申報的消息就傳了開來,人們在為降稅利好進一步落地而欣喜的同時,卻在住房租金信息申報一項,遇到了不少困惑。其中輿論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在提交房東的身份信息後,會不會導致房東被加稅,結果便變成房東為了轉嫁稅負成本,進而推升整體租金水平。

這個擔憂是有理由的。儘管之前的法律也明確了個人住房出租需要繳納相應的稅款,但在實際操作中,除非因為借用學位等極為特殊的情況,租賃雙方並不需要將合同拿到政府的房屋租賃管理部門進行備案,也就不會產生誰來繳稅的問題。即便有,由於現實中通常是房屋出租方處於更強勢的地位,在簽署合同時,往往就先行約定稅款由承租方承擔。

在以往,由於信息收集困難,政府想要對房租收稅,會面臨高昂的徵稅成本,因此絕大多數房屋租賃行為,不會涉及相應的稅負問題。各地在操作中,也基本默認了這一既成事實。但現在情形有了變化,租房者在填報住房租金信息時,需要提供房東的身份證號碼,這意味著原本需要由政府完成的信息收集工作,變成了由租房者主動提供,這種改變使得稅收征管成本大幅下降。

需要說明的是,此前網上流傳的一個版本中,租房租金的稅率達到了15%左右。然而各地在實際操作中,稅率比這個要低。以深圳為例,記者諮詢了多位房地產中介後得知,月租金在3萬元以下,稅率為租金的4.5%,超過則為6.15%。按照新個稅的相關規則,承租方抵扣的租金,每個月有1500元的上限,這意味著承租方享受的個稅優惠,即便按45%的頂格稅率,也不過是675元。但目前各地的租金水平,尤其一線城市,普遍高於抵扣的上限標準,理論上並不封頂,這意味著房東可能要承擔的稅負,遠高於租客所享受的個稅優惠。在租賃市場依然是房東強勢的現狀下,稅負轉嫁是一個值得擔心的理由。

而且,由於近年來,長租公寓等新商業形態的發展,以及「租售平權」的綱領政策,部分房地產項目開始「只租不售」,涉及房租的稅收問題,已經愈發複雜。尤其長租公寓,名義上出租方是平台運營者,但平台運營方並不具備所有權,承租人付出的房租,也在事實上由平台和所有人分享。到底誰來交稅,在操作中可能會引發較大的分歧。更何況,在各大一線城市,還有大量的二房東存在,類似的問題,只多不少。

針對目前的各種流言、傳言,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給出清晰的政策定義。不僅需要明確房租要不要徵稅,還要說清楚具體的稅負水平和構成方式,有無減免政策等。只有政策明朗,才能穩定房屋租賃雙方的心理預期,進而做出理性的判斷。任何加稅的舉動,都只會增加交易成本,進而推升社會的租金水平。

或許是新版個稅推行時間比較倉促的緣故,在一些環節的確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之前關於年終獎稅收優惠的政策就是先例,好在相關部門隨後及時予以回應,明確了優惠政策仍然繼續保留3年。在房租稅負問題上,也可以考慮借鑒年終獎的優惠政策,給公眾一個明確的政策交待。這樣,才不至於讓原本惠及民眾的房租抵扣個稅政策,變成房東加租的恐慌,違背為中低收入者減負的初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農行燃夢信用卡 助您夢想成真
董事會主席「換帥」,這家公司股價一天暴漲146%!華融系多家在港上市公司股價集體大漲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