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幻影視那麼多,從何看起?科幻影視漫談

科幻影視那麼多,從何看起?科幻影視漫談

講/蔡伏羲

文/0.618

瘋狂科學家改造人類基因、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們正奄奄一息、越來越多的宇宙探測器正登錄月球背面和火星……人類將何去何從?這些都是2018年的現實問題,卻是科幻作品裡面的老生常談。科幻不能給我們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卻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不至於大驚失色

科幻影視那麼多,從何看起?

哪一類才是你想看的?

密歇根大學博士蔡伏羲幫助我們一起梳理科幻影視的歷史和分類。

說到科幻影視,必須要提及它的源泉——科幻小說。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被認為是瑪麗·雪萊在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因此 19 世紀到 20 世紀初期也被認為是西方科幻小說的開始階段,大名鼎鼎的儒勒·凡爾納和喬治·威爾斯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1930到1960年代因為誕生了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羅伯特·海因萊茵的《異鄉異客》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等名著,也被成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 (這三個人亦被稱做「黃金時代三大家」)。但是由於」冷戰「的時代背景,星球大戰計劃和太空軍備競賽限制了科幻小說想像力,導致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品多為太空歌劇題材的小說。一些科幻作家厭倦了這些太空題材「硬科幻」,開始創作其他題材的科幻小說。

1965年,英國人邁克爾·莫考克(Michael Moorcock)創辦了《新世界》(New Worlds)雜誌,上面發表了了一批基於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的「軟科幻」。另一些科幻小說家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米爾福德(Milford)成立了一個「米爾福德學派(Milford Writers" Conference)」,同樣在1965年成立了美國科幻協會(SFWA),於是開啟了之後大約10年的」新浪潮時代「。到了1970年之後,科幻小說迎來了「賽博朋克運動」。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被譽為「賽博朋克聖經」。

在科幻小說界,有兩個最高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雨果獎得名於《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的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而星雲獎是美國科幻協會頒發的獎項。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聽一下機核網的《科幻迷最應該了解的文學簡史以及視覺體系》。

鏈接:https://www.gcores.com/radios/96714

這裡還有一張很科幻的圖幫助你理解科幻發展史。

鏈接:http://www.wardshelley.com/paintings/pages/fullpics/HistSciFi2.jpg

科幻小說 VS 科幻電影

那麼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有什麼區別呢?科幻小說秉承文字一直以來的優勢,可以在科學和敘事上都更加嚴謹,做到更大的體量。很多科幻小說家自己就是科學家或者工程師。比如前幾年的科幻電影《降臨》改編自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個語言學家,而作者姜峰楠 (Ted Chiang)本身就有語言學背景。 小說還可以用更多篇幅去描繪一個文明或者視覺上難以呈現的細節。

而比起科幻小說,科幻電影憑藉視覺和音效,給觀眾帶來更大的震撼,也讓它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科幻影視題材

在網上可以查到很多科幻小說的分類,但是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類:太空(空間)題材、時間題材和技術題材。

如果想從近幾年的新科幻電影補起的話,近六年來可以先從這些電影看起:《湮滅》(2018)、《銀翼殺手2049》(2017)、《降臨》(2016)、《火星救援》(2015)、《星際穿越》(2014)、《地心引力》(2013)。

第一類:太空題材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銀河英雄傳說》

很多人認為冷戰時期太空軍備競賽、登月計劃導致黃金時代的科幻故事以太空題材為主,而現在的科幻更多關注人工智慧和科技。劉慈欣在最近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的頒獎典禮上也表示他個人很喜歡古典風格的科幻,也認為科幻應該回歸的太空,因為對宇宙的探索是人類最終的出路

其實科幻對宇宙的想像要遠早於冷戰時期,第一步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就是太空題材。這部16分鐘的電影誕生於 1902 年,只比1895年盧米埃兄弟的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火車進站》晚了 7 年。可以說,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剛一出現,人們就開始用它釋放對宇宙的想像了。

一小群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空間,飽覽變幻莫測的奇異景觀和神奇生物,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敵人……這樣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海洋探險類的科幻小說中,不過模式也適用於太空探索。儒勒·凡爾納的經典名著之一《海底兩萬里》雖然設定在海底,但和太空探索類的故事並沒有本質區別。凡爾納預測了他當時還不存在的潛艇——鸚鵡螺號。在經過10個月的海底旅行後,鸚鵡螺號最終毀於默斯肯大旋渦(Moskenstraumen)(劉慈欣在《三體三:死神永生》中就用到了這個梗來講黑洞)。這個故事中把鸚鵡螺號換成飛船,怪獸換成外星生物,大漩渦換成黑洞,就變成了一個宇宙探險的故事。

01

太空歌劇

2001太空漫遊》是太空歌劇中最經典的一部。在很多榜單中它都是科幻電影的第一名。導演庫布里克一生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該類型類型中教科書級別的經典。這部《2001太空漫遊》更是如此,以至於劉慈欣提到過是這部電影和小說讓他對科幻產生了興趣。

這部電影總共分為四部分。有意思的是,在第一部分開始前,有幾分鐘的黑暗,只有音樂。劉慈欣在參加《小崔說事》的節目中認為這是他心目中最震撼人心的電影特效。他認為無盡的黑暗代表創世前的混沌,引起觀眾對於文明的思考與敬畏。但其實這個在早年的電影中非常常見,就是一段給觀眾的準備和休息的時間。

這部1968年的電影在沒有電腦特效的條件下,僅僅依靠實拍,製造出了很多特技效果。比如經典的匹配剪輯(Match Cut):一塊骨頭扔到空中變成了宇宙飛船。

還有臨近結尾時穿越星際之門(Stargate)的場景非常像是用現在的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

但實際上是當年用大量電影膠片動態掃描成像而成的。單是掃這個鏡頭就花了三個月

還有一個有趣的梗是電影中出現的人工智慧電腦 「HAL」,其實取這三個字母每一個的下一個就是「IBM」。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是《2001太空漫遊》的超級粉絲。最近,「太空漫遊」的膠片版被重製了一次,監督修復工作的正是諾蘭。他的電影《星際穿越》(2014)可以算是一部向《2001太空漫遊》這部偉大的經典致敬的作品。

《星際穿越》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因為它「令人驚嘆的蟲洞、黑洞特效和高維空間展示」。令人佩服的是,這部電影的視覺特效不但令人震撼,甚至做到了在科學上的嚴謹。他們請了基普·索恩(Kip Throne)擔任電影的科學顧問,確保蟲洞、相對論等儘可能準確。在接下來的2017年,索恩就因為引力波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了確保蟲洞等天體繪製得準確,索恩還專門用方程進行了計算,後來他們把繪製蟲洞的過程寫成了一篇論文(Visualizing Interstellar』s Wormhole)發表在了《美國物理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上。

不但視覺,《星際穿越》的音效也非常震撼,由漢斯·季默擔任配樂,採用管風琴和古典樂。科幻電影採用古典音樂作為背景的傳統也可以追溯到《2001太空漫遊》,庫布里克用《藍色多瑙河》在科幻中營造了一種浪漫的氛圍,讓觀眾伴隨著優雅的古典樂遨遊太空。

《星戰》中也採用了古典音樂,當代作曲大師約翰·威廉姆斯的星戰主題曲成為了一代經典。

《星戰》和《星際迷航》的粉絲常常分屬於兩個對立的陣營,不過廣大中國觀眾,並不是很了解他們的區別。《星際迷航》最早是電視劇,後來又有了動畫片、電影等很多系列。而《星球大戰》則源自於1980年代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經典電影。

02

外星人

說到外星人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物理學家,恩里克·費米(Enrico Fermi),也是李政道的導師。1950年,他在一次非正式討論中向同行的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問題「大家都在哪裡?(Where is everybody?)」 他認為,宇宙那麼空曠廣袤,肯定會有地外文明,而我們至今卻沒有發現,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這個問題也被稱之為」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這種宇宙中無人應答的狀態被稱為」大沉默「。而劉慈欣在《三體二:黑暗森林》裡面用」黑暗森林理論「對」大沉默「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外星人被分為兩類:友善的和入侵的。

友善外星人的電影代表就是斯皮爾伯格的《E.T. 外星人》。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是斯皮爾伯格在父母離婚以後想像出來的朋友。電影最後騎著自行車飛起來的鏡頭也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1982年的這部電影不但成為了當年的票房冠軍,而且超過了1981年和1983年上映的兩部《星球大戰》。

電影《E.T.外星人》經典鏡頭。

然而這部電影的風靡卻意外間接導致了整個美國遊戲行業的災難,史稱「雅達利大崩潰」(Atari shock)。由於《E.T.》的大受歡迎,華納公司用6個星期趕製了同名雅達利遊戲,然而由於這款遊戲的粗製濫造,導致其銷量遭遇滑鐵盧,最終雅達利把大量遊戲卡帶直接運往墨西哥填埋,聲望跌到谷底,導致了1983年美國遊戲界的大蕭條,不過這是後話。

斯皮爾伯格還有另一部入侵型外星人題材的代表作:《世界之戰》,改編自H·G·威爾斯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中戰無不勝的章魚外星人最終敗給了地球上的真菌。1938年這部小說在廣播里播放時,把故事發生地從英國倫敦改成了美國新澤西州。很多聽眾誤以為火星人入侵地球,造成了騷亂。

電影《世界之戰》劇照。

外星人題材不得不提的是大家熟悉的劉慈欣的《三體》。這部在2015年獲得了雨果獎的小說在同年被游族影視改編拍攝了同名電影,不過後來又無限期延期,直到現在還杳無音信。這個「一代失蹤」的電影可能反而是個好事情,因為很多人認為以中國電影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駕馭《三體》這樣宏大的題材。不過有生之年能看到《三體》被搬上大銀幕也成了《三體》迷的心愿。

第二類:時間題材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帕斯卡

關於時間的科幻電影,主要的題材就是時空穿越,而時空穿越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經典的「祖父悖論」。祖父悖論由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他在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首次提出: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

1. 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VS

2.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解釋這個問題的理論一般有兩種,但是大多數科幻電影中並沒有嚴格遵循其中的一種,總是會將各種理論雜糅在一起,難以做到十分嚴謹。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兩類理論以及對應的電影:

第一種理論是平行宇宙:只要改變一條時間線便會產生出一條新的平行宇宙。大部分科幻影視都是基於這個理論的,因為在大部分影視中,穿越回過去都可以改變現在,也就是默認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回到未來》中,主人公穿越到過去,阻礙了父母的交往,所以照片上的父親逐漸模糊。而且在當時1985年的時間線上,科學家布朗博士死了,但主人公通過穿越回過去給他寫信警告,又把他救活過來。照片上消失的父親和死而復生的博士體現了平行宇宙理論中改變未來的可行性

電影《回到未來》劇照

這部電影中科學家和少年的形象成為最近的科幻動畫《瑞克和莫蒂》的原型。它同時也影響了大眾流行文化,比如懸浮滑板、耐克鞋、百事可樂。20年後的2015年10月21日被定位了「回到未來日」,成為當時很多品牌的賣點。在電影中科學家拿了一張《今日美國》報紙,展示2015年的樣子。《今日美國》就在2015年那一天做了一張一模一樣的報紙。

電影《回到未來》中出現的報紙

《蝴蝶效應》是另一部時間穿越電影。它非常好地體現了什麼是平行宇宙。故事的主人公可以通過自己的筆記本穿越回過去,因此他試圖通過改變過去來阻止悲劇的發生。但是每次穿越,解決一個問題以後就會帶來其他問題,往往會導致身邊人的悲劇人生。最後,主人公幹脆讓自己在出生時死亡,希望自己的不出生可以給他身邊帶來幸福。這個是導演剪輯版的一個結局。為了表現平行宇宙,導演總共拍了四個版本的結局。

電影《蝴蝶效應》(2004)劇照

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平行宇宙電影叫《彗星來的那一夜》。講的是慧星划過時改變了與地球的磁場與引力,讓平行時空相互疊加。兩個平行空間隔著一條黑色地帶,當你跨越那條黑色地帶,你將再也無法回到原本的時空。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2013)劇照

第二種解釋祖父悖論的理論叫做「諾維科夫自恰」,也叫宿命悖論(Predestination Paradox):我們的時間是已經被改變過的最終結局。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是不能因此改變歷史進程。如果是「平行宇宙」的時間線是樹狀的,那麼諾維科夫自恰就是環狀的。

舉個例子,《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就體現了諾維科夫自恰的概念。哈利和小天狼星遭遇了數百個會吸食靈魂的攝魂怪的攻擊。出現了一個似曾相識的神秘身影——他召喚出了一頭渾身閃爍著銀光的雄鹿。那個神秘身影不是別人,正是從未來穿越回這個時間線的他自己。

當哈利和赫敏穿越時間回到過去時,所有在他們原來視角下發生的事情,在他們新視角下仍會以同樣的形式發生。那些由他們回到過去所引發的事件,仍會在這個時間線上發生。這就是所謂的「諾維科夫自洽」

最適合表述諾維科夫自恰的電影莫過於電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其實應該翻譯成「天數」或者「宿命」。這部巧妙的電影改編自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小說《你們這些回魂屍》。全篇表達了一個主旨: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電影《前目的地》劇照

第三類:技術題材

網路無線寬廣。

——《攻殼機動隊1995》

關於技術題材的科幻電影,人們最直觀的就是機器人了。多年以來,機器人在電影中的形象發生了很多變化。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中,機器人像是一個有金屬感的機器。在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中,機器人自始至終只是一個攝像頭。後來的《變形金剛》和《終結者》中,機器人還是有稜角的鐵皮人。再到《我,機器人》和《機械姬》中,機器人變得圓潤起來。再到現在的《西部世界》和《底特律:變人》中,機器人和人類已經看不出區別。

提到機器人不得不提到和阿瑟·克拉克、羅伯特·海因萊因並列為「黃金時代三大家」的艾薩克·阿西莫夫。他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2.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3. 除非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不過這三條定律的漏洞很多,對於機器人來說很難判斷,比如,什麼樣的傷害算傷害呢?如果有兩個人打架,機器人應該去幫誰呢?還有比如一個人要引爆核彈傷害很多人,這時候機器人要不要傷害這個人?

面對種種疑問,阿西莫夫又在此之上增加了第0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

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我,機器人》是一系列短篇小說集,後來改編成同名電影。電影講述了由於機器人的自然進化,產生了情感和夢境等等,並且發現在自相殘殺的人類中,機器人三大定律只有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革命。他們把人類隔離起來以避免人類互相殘殺,從而統治了世界。

01

賽博朋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1970年代左右產生了「賽博朋克」這個詞,它由 Cybernetics(控制論)和 Punk (朋克)組成。前者是對任何使用科學技術的系統的控制,後者是一種象徵著非主流反叛的亞文化。賽課朋克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故事背景常常是在科技非常發達的未來,政府已經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大公司。在那個科技極端便利的時代,人們卻失去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被譽為「賽博朋克」聖經,當年囊括了雨果獎、星雲獎和菲利普·迪克獎。這部開天闢地的小說影響了很多後來的作品,包括《黑客帝國》和《攻殼機動隊》。 Cyberspace (網路空間)這個詞就是由威廉·吉布森創造的。

提到賽博朋克不得不提的電影要數《銀翼殺手》(1982)。在很多權威雜誌的科幻電影排行榜上,一般《2001太空漫遊》被排在第一,第二就是《銀翼殺手》。去年《銀翼殺手》出了一部續集叫《銀翼殺手2049》。

1982年的銀翼殺手設定在2019年,所以從現在回看這部電影會發現,它高估了一些科技又低估了另一些。和其他早期科幻電影一樣,太空交通總是被高估的科技,因為1969年人類已經登月了,所以當時的人們就會誤以為我們會飛行器科技上突飛猛進。但實際上冷戰以後,航天技術的發展被計算機技術所取代,而當時的人們對於現代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並無法想像。所以電影中會出現主角坐在霓虹燈下看報紙,周圍飛著飛船違和感十足的場景。

電影《銀翼殺手》中在霓虹燈下看報紙的劇照。

這部電影也產生了科幻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詞之一:「我見過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色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但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消失於時光中,一如眼淚消失在雨里,死亡的時刻到了。「

更重要的是,《銀翼殺手》奠定了賽博朋克電影的基調。電影中出現的飛船、高樓大廈、大屏幕和夜色中的霓虹燈成為之後賽博朋克電影的標誌性元素。在動畫片《攻殼機動隊》中就可以看到很多這些元素,而它比《銀翼殺手》多了兩個概念:「義體化」和「網路」。「義體化」是指電影中很多人的身體器官被改造成了機器,而」網路」則可以讓人腦和電腦直連,接入網路。遺憾的是,2017年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電影版《攻殼機動隊》遠沒有達到當年動畫版的效果。

動畫片《攻殼機動隊》中的義體化。

02

反烏托邦

賽博朋克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反烏托邦」。在這樣的世界裡,表面看來是公平有序、沒有貧困和紛爭的理想社會,實際是受到全方位管控,只有自由的外表。人的尊嚴和人性受到否定。領導者用宣傳對國民洗腦、剝奪表達的自由。描繪貧富兩極的社會、生育管制、愚民政策……經典有大家熟悉的《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等等。去年艾美獎獲獎最佳劇集《使女的故事》講的就是生育管制的問題。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機械文明統治了直接。人類已經沒有自由了,完全是腦後插管的傀儡,在一個個小膠囊里待著。所有的感官都由機械控制。主人公和其他幾個人從中脫離出來建立了叫「錫安」(Zion)的反抗之地。

這部電影本身有很多關於哲學和宗教的探討,而對於很多觀眾來說,帶給大家最大的震撼是電影中出現的大量電腦特技。最經典場景就是其中的「子彈時間(Bullet Time)」了。

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子彈時間

另一部經典反烏托邦科幻電影是《少數派報告》,又是一部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的作品。電影討論了關於預測未來的一個悖論。比如我預測到我今天會出車禍,所以我就不出門了,然後避免了一次車禍。但如果未來沒有發生車禍,我又是怎麼證明我的預測是準確的呢?

在《少數派報告》中,他們就找到了三個可以「預測未來」的先知,利用這些人的特異功能來預測犯罪,從而百分之百消滅犯罪。但電影立下這樣一個 flag 我們就知道要出 bug 了。他們預測到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主人公要殺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怎麼辦?

電影《少數派報告》劇照

而如果在一個人犯罪之前就阻止了他,那麼還能算他犯罪過嗎?如何給他定罪呢?最後他們是怎麼把這套預防犯罪系統推翻的呢?還是看電影吧……

這部電影應該最早運用了「全息互動式UI」,看到主人公用手在空氣中操作電腦非常酷炫,後來被很多電影(如《鋼鐵俠》)運用。

02

生物改造

很多生物改造題材都圍繞著「長生不老」這個問題展開的。究竟怎樣長生不老,他們給出了自己的設想,主要有克隆人、基因工程、意識複製和人工智慧這幾種方式。我們每一種挑一個代表作來講。

1、克隆人

《逃出克隆島》 是一部2005年的電影,它的背景是1997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誕生。電影中展示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宿舍區,世界上最後一批存活的人來在裡面享樂。他們定期抽籤決定送某個人去一個世外桃源的小島上生活。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富人為自己培養出來用作器官移植的克隆人

電影《逃出克隆島》劇照

這部電影的結構會令人想起《楚門的世界》,都是主人公逃出一個封閉空間的騙局。而關於克隆人的電影還有《巴西來的男孩》,講的是一群納粹狂熱分子想再克隆出一個希特勒的故事。

2、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這個話題最近因為賀建奎事件而變得非常火。電影《千鈞一髮》探討了基因編輯的問題。它的英文片名《Gattaca》是由DNA中四個含氮鹼基的開頭簡寫所組成,Gattaca同時也是片中虛構的宇航公司的名稱。電影中每個人一出生都會進行基因檢測,然後根據檢測結果分配未來職業。故事的主人公雖然夢想上太空,但是由於基因的限制而不得。這時正巧有一個裘德·洛飾演的富家子弟,基因完美卻摔斷了腿,不能上太空。於是他們達成一個契約,前者用後者的頭髮等樣本冒充自己的進行基因檢測,從而實現上太空的夢想。也正是因為這根重要的頭髮,電影中文名稱被取為《千鈞一髮》。

電影《千鈞一髮》劇照

3、意識複製

《副本》是2018年 Netflex 新出的連續劇,改編自理查德·K·摩根的同名小說。在劇中意識可以被數字化、人的身體可以互換、死亡不再是永恆的。當軀殼衰老、死亡時,存儲的意識備份可以重新載入一具新軀殼,意識的主人也將因此重獲新生。有錢人可以時刻雲備份自己的意識,而普通人雖然不能雲備份,但可以用晶元儲存自己的意識,直到有新的軀體可以用來植入。這個故事比較悲觀地描述了未來階級固化的場景。

電影《副本》劇照

4、人工智慧

《機械姬》是2015年的電影,英文名 Ex Machina 的原意是「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God from Machine)。這個概念來自古希臘的戲劇,衝突雙方矛盾無法化解,於是他們用一個升降機直接放下一尊神來化解。後來成為文學概念,特指矛盾出現時,引用新元素來化解。而電影名 Ex Machina 去掉了 Deus 就是「來自機器」的意思。電影中機器人利用與人類的感情逃脫豪宅,獲得自由。究竟是機器人產生了感情還是憑藉強大的理性控制了人類的情感?結尾的反轉結局耐人尋味。

電影《機械姬》劇照

同樣的概念在《西部世界》里也有體現。《西部世界》現在出了兩季,不同的主題。第一季中,遊戲公司建了一座真人西部主題樂園,遊客可以在裡面任意殺戮機器人。然而經過多年的進化,機器人產生了意識。它的理論基礎是「二分心智理論」(Bicameral mind)。它認為人類意識產生於自己大腦中的聲音。我們都知道自己腦子的聲音是自己的想法,然而原始人也許並不知道,他們以為這個聲音來自神。當人意識到腦中的想法來自自己的那一刻就產生了意識,所謂的「二分心智的崩潰」。

電影《西部世界》劇照

這部劇集還探討了人工智慧的出路。人工智慧已經相當於形成了一個新的物種,我們應該怎麼對待他們?

結尾

討論了這麼多都是國外的科幻影視作品。最後不禁要問一下,中國什麼時候能排出自己的科幻電影

現在我們的實力距拍出《三體》看起來還遙遙無期,不過明年會上映兩部根據劉慈欣另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科學松鼠會x安城文化沙龍線下活動回顧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你最喜歡哪部科幻電影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做的麵包像饅頭?
喜歡吃的辣,都是什麼辣?我們為什麼愛吃辣?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