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討厭自己的繼母,可是她卻當了別人的繼母
張愛玲十分討厭她的繼母孫用蕃,在張愛玲的少女時代,孫用蕃簡直像《白雪公主》里的王后一樣存在,讓張愛玲很是難過,後來張愛玲和父親決裂離家出走也是因為孫用蕃。
其實張愛玲討厭繼母這個角色,是在她見到孫用蕃之前,因為她看了很多有關惡毒繼母的小說,這讓她不想擁有一個繼母。可是孩子不能阻止父母的再婚,不管張愛玲喜歡不喜歡,孫用蕃還是嫁給了張愛玲的父親。
在張愛玲人到中年時,她卻成為別人的繼母。這是因為她在三十六歲嫁給了六十五歲的美國老作家賴雅,賴雅比張愛玲大二十九歲,他離異有女兒,他的女兒和張愛玲年紀差不了多少。
外國的繼母和繼女不像中國的繼母和繼女那樣難以相處,因為外國人總是保持一定距離的,距離產生美。人總是相見容易相處難,住在一起矛盾多。張愛玲為什麼和她的繼母孫用蕃矛盾激烈,就是因為她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而且孫用蕃一心要成為張愛玲真正的「母親」,不喜歡張愛玲對生母那麼親近。
張愛玲和賴雅的女兒從來沒有住在同一所房子里,按理說不應該有矛盾,可是事實上並非如此。賴雅的女兒對張愛玲很不滿,這是因為什麼?
因為婚後不久,年老的賴雅就中風了,而他還是一個窮作家,沒錢,靠救濟金過日子,張愛玲的作品在美國也不受歡迎,她只能到香港工作賺錢養家糊口,所以賴雅的女兒很生氣,她認為張愛玲丟下重病在身的賴雅不管。
貧賤夫妻百事哀,錢少事多的家庭矛盾多,如果賴雅很有錢,張愛玲就不用到香港工作,而可以在家裡照顧賴雅,可是偏偏賴雅很貧窮,他不但不能養活張愛玲,還要靠張愛玲養活。
當人繼母是不容易的,組合家庭矛盾多,就算張愛玲嫁了外國人,也沒有和繼女一起生活,還是產生了矛盾。張愛玲那麼討厭自己的繼母,為什麼自己卻要當別人的繼母?只是因為她太愛賴雅。
從現實角度來看,張愛玲嫁給賴雅是非常不明智的,賴雅年老體弱又貧窮,根本不能給張愛玲提供優越的生活,反而加重了張愛玲的生活負擔。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解釋就是,賴雅娶了張愛玲,解決了養老問題。
但是張愛玲自幼缺愛,她認為賴雅關心她,體貼她,真心愛她,她和賴雅在一起很快樂,所以她忽略了經濟和現實,還要擔任自己最討厭的角色---繼母。
張愛玲討厭自己的繼母,可是她卻當了別人的繼母,命運的安排真是可笑又可悲。


※他無法痛打談戀愛的前妻,卻後妻的挑唆下,狠狠毒打了女兒
※他娶了意中人為妻,婚後卻愛上女學生,妻子退出,他一生挂念妻子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