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超長矛就能剋制戰象?亞歷山大怎麼打贏古印度軍隊?

超長矛就能剋制戰象?亞歷山大怎麼打贏古印度軍隊?

編者按:在現今影視遊戲和網路科普的影響下,大家對於戰象這種古代著名兵種,已經漸漸熟悉了。但因為一些文章的誤導,讓有些讀者看待戰象往往帶著有色眼鏡,將其簡單的認為只是一種雞肋的兵種。認為對抗這種大而脆弱的動物,用超長矛就可以了。那麼當超長矛真的是戰象的剋星嗎?

亞歷山大大帝在印度和印度王公波魯斯之間著名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

提到超長矛和戰象之間的對決,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此戰是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期,在印度最為著名的戰役。亞歷山大一方,率領著著名的馬其頓軍團和來自希臘聯盟提供的士兵,共組成4萬步兵,5000~7000人左右的騎兵。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波斯,以及印度剛剛臣服亞歷山大的王公,所組成的亞洲特遣軍。

由馬其頓人組成的馬其頓步兵方陣和精銳騎兵,是亞歷山大大帝所仰仗的中堅

波魯斯一方兵力方面的記載相對模糊。除了波魯斯本國之外,加上其他盟友,步兵大約在2萬~5萬人之間,騎兵則是2000~4000人左右。除此之外,還有大約85~200頭戰象,以及1000輛戰車。雙方的兵力對比來看,幾乎算得上勢均力敵,相對於亞歷山大大帝此時已經有些大雜燴的大軍來說,波魯斯的軍隊,是非常經典的印度城邦時代軍隊結構。雖然亞歷山大大帝通過亞洲特遣軍也獲得了一些戰象和戰車,但是相比于波魯斯所擁有的龐大數量,亞歷山大大帝的這些戰象和戰車,就基本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印度戰象

較多的戰象,讓印度軍隊擁有更強的正面衝擊力。波魯斯根據印度人作戰的習慣,將所有的戰象以15米的間隔,分配在中軍,與印度數量龐大的輕步兵進行混編。至於戰車和騎兵則北部署在了兩翼,並且印度人並沒有將騎兵進行獨立編製的習慣,而是讓騎兵以在戰車前方和兩翼的方式進行混編。

印度輕步兵

亞歷山大一方,在之前和波斯以及其他印度王公的交手中,亞歷山大對於戰象的威力以及印度人的作戰方式,已經有了大概的印象。因此亞歷山大決定揚長避短,他命令己方騎兵率先出擊,來自帕提亞的弓箭手受命進攻印度軍隊左翼的騎兵。在完成壓制後,他們立刻從印度軍隊後方進行迂迴,與亞歷山大自己率領的精銳夥伴騎兵圍攻印度右翼騎兵。發現己方騎兵被擊潰之後,波魯斯孤注一擲,下令大軍全力向緩慢進攻而來的亞歷山大一方步兵進攻。

帕提亞輕騎兵,在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騎兵的勝利,無疑為遠征軍步兵極大的減輕了壓力

戰象與超長矛的對抗就此展開,而雙方對抗的勝負無疑成為了戰爭最關鍵的要素。巨大的戰象對馬其頓方陣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是由於受制于海達斯佩斯河河灘泥濘的環境,導致印度的輕步兵們和戰象之間的配和出現了脫節。眾所周知,馬其頓方陣是以裝備超長矛而聞名的。但根據記載,面對失去輕步兵掩護的戰象們,馬其頓重步兵卻拋下了長槍,用手中的戰斧和考佩斯彎刀攻擊戰象的側腹和象腿。而馬其頓的輕步兵們和弓箭手們,更是向戰象的眼睛,以及背上缺乏鎧甲防護的馭手投射武器。最終迫使大量戰象死亡或者向後潰退,並因此踩死了大量印度一方的輕步兵與潰散的騎兵。

抵擋住戰象衝鋒的馬其頓方陣

不過即使如此,波魯斯依然有機會重組自己的軍隊。因此最終讓印度軍隊崩潰的,還是亞歷山大親自率領騎兵從印度軍隊後方的衝鋒,以及遠征軍正面不斷的推進。而戰象與步兵長矛的這一輪交鋒,雖然在戰象敗退時,的確踩死了許多印度一方士兵。但是這個責任卻還真不歸於戰象。亞歷山大對於地形的選擇,有效的阻礙了印度輕步兵的跟進,並且印度騎兵的兩次潰敗,都對配和戰象進攻的步兵,帶來了極大的干擾。

亞歷山大大帝親率的夥伴騎兵

實際上,波魯斯戰象的配置也還是比較合理的。每頭戰象之間有著15米的間隔,這個距離足以讓印度輕步兵在戰象兩邊保護它們的側身,不會遭到敵方步兵的攻擊。而且這種戰象與步兵混合進行進攻的方式,也可以讓印度方的步兵陣線相對削薄,以此來相應拉長陣線。配合上兩翼的騎兵和戰車,便可以輕鬆的對陣線相對較短的遠征軍進行合圍。但只可惜波魯斯的對手段位相對於他高的太多,亞歷山大對地形的選擇,以及騎兵的應用,都讓印度軍隊的優勢無從發揮。

馬其頓方陣,如果沒有亞歷山大大帝出色的指揮,印度軍隊即使無法擊潰遠征軍,也足以迫使遠征軍敗退。

而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也證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面對滾滾而來的戰象,超長矛並無法對其進行克制。因為此戰在面對戰象的衝鋒時,馬其頓的重步兵們,很多都扔下長槍,改用戰斧和考佩斯彎刀來近身搏命。然後還得靠輕步兵們和弓箭手們,更是向戰象的眼睛,以及背上缺乏鎧甲防護的馭手投射武器,這樣才阻止了缺乏輕步兵保護的戰象。顯然,單純只依靠長矛,則很難在正面,對力量和衝擊力巨大的戰象,造成致命的傷害。

明朝入侵安南,明軍對付安南戰象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弓弩和火器攻擊戰象

而且在一些特殊地形,諸如叢林山地等環境中,戰象的作用就更加明顯。雖然大象的身體龐大,可由於亞洲象的主要生活區域,正是熱帶叢林河山地之中,因此對於這些環境,即使無法讓騎兵軍團通過,但是對於戰象來說卻問題不大。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這些地形不熟悉的軍隊,就更容易遭到戰象的攻擊。比如明朝在安南,與藍山起義後的黎利軍,所進行最關鍵的戰役——崒洞祝洞之戰,就是如此。當時黎利一方,擁有三隻戰象,而明軍的兵力結構和數量都並不明確,僅有越南方面的記載的十萬人這一不靠譜的記載。

越南現代繪製的崒洞祝洞之戰

從整個戰役記載,以及派往安南的軍隊結構來看,明軍應該是以步兵為主。不過因為戰役過程記載較少,所以只能根據稀少的記載,對過程進行大致推測:宣德元年十一月,明軍在王通率領下抵達應平之寧橋。當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但是王通依然堅持行軍,結果在崒洞和祝洞附近的山路中,遭遇到黎利軍隊的埋伏。大雨導致明軍火器失效,而泥濘的地形也限制了明軍的行動,這使得明軍只能依靠長矛組成槍陣,被動防禦黎利軍的衝擊。但是在黎利軍隊和戰象的衝擊下,受制於狹窄的地形明軍陣型最終被擊潰。

明軍槍陣

《征倭紀功図券》中陳璘率領的粵軍大帳,明軍在安南作戰時,主要就是從南方省份調兵,其裝備與後來主要以兩廣各地漢族和少數民族土司兵組成的軍隊,裝備較為接近。

總的來說,戰爭本身並不是單一兵種的對決。因此,雖然戰象本身對於長槍方陣有著有著極強的破壞力,但是在戰爭情況下,各個兵種的配和,以及地形的利用,才往往是決定性的。但是這卻也並不代表戰象並非一無是處。其實諸如戰象、戰車這類古老的兵種,成功的戰例也很多,只不過那些成功的戰例,經常被一些人刻意無視掉了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武俠小說里任督二脈到底是啥?打通了真能稱霸武林嗎?
古代打仗前排士兵明知道必死,為何還甘願站在第一排?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