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諮詢中遇到很多抑鬱症患者,他們多數都在嚴格的家庭中長大,儘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是最好的,可是在學習方面是一定不能含糊的,而且培養孩子一定是要孩子表現所有一個人能表現的所有陽光積極的一面,不允許孩子表達他真實的自己,最後當孩子們出現問題,家長都會很無辜的眼神,我的孩子我都給他最好的條件,為什麼遇到點挫折就不上學了,我的孩子是一直積極向上的,現在為什麼每天對著手機,對父母的話無動於衷,晚上不睡,早上不醒,百思不得其解。

下面看看一個實驗,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由奧弗米爾和西里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 。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如果一個孩子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可是父母們總是給孩子一直的講大道理,一直使用高標準,你為什麼那麼脆弱,你不應該脆弱,你要堅強,沒有人能給你未來,你的未來要靠你自己,你不能永遠指望著父母,你要抓緊站起來,沒有人會永遠幫你,這些話都對,可是對於一個被稻草壓倒的駱駝,我們會說,你原來是這個樣子的,你可以幾天不喝水,你可以一直走的,你現在怎麼倒了,我眼中的那個不折不撓的駱駝哪去了。這種孩子都是那種學習非常好的孩子,他們在那種完美父母的要求下,自己把自己壓倒了,因為努力超越自己的拼搏中自己累到了。

還有一種是在父母嚴厲管教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總是被父母批評,當父母說你是笨蛋的時候,慢慢你就會覺得自己很笨蛋,因為那個課文背到十點都沒有背下來,那個數學題做了三次都錯了,那個英語老師說我沒救了,特別是那種很暴力的父親,很多時候孩子都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被打,當然那種提心弔膽的感覺比被打更可怕,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被父親攻擊,所以這樣的孩子多數在初中就在學習上出現障礙,在心理上會出現抽動症,或者喉嚨發聲,不自覺的咳嗦,有的孩子更是會出現被害妄想。越早發病的孩子,在父母那裡受到的傷害越大,我遇到很多孩子十歲左右就被判定為精神分裂,這樣的家長多半都是抑鬱症等神經症患者,準確率非常高,所以說沒有一個病的家長,就不會有一個病的孩子。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下面在看看一個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這個實驗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我們把這個效應引申一下,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覺得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我們就不會抨擊孩子,打壓孩子,甚至很多父母言語攻擊孩子。我諮詢中遇到很多這樣的父母,其中不乏老師,校長,教授,你要學不好還不如從樓上跳下去,你學習這個樣子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你要不死我都想死了,怎麼有你這樣一個不爭氣的孩子,這個是普遍現象,與父母學歷職位無關,這樣的父母更多的是有地位的父母,他們對自己的希望或者說對孩子的希望都高於一般人,那種拼了命為孩子好的父母就是這個樣子。那些輟學抑鬱有重度精神疾病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父母的高希望和過度批判。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我們欣賞一個人給他的是什麼眼光,我們崇拜一個人給他傳遞的是一個什麼信息。不要說你愛你的愛人,真愛不用表白,那個眼神那個崇拜都能融化一個人。你對自己的孩子也是,你真的愛她,你就會欣賞她,否則那種愛都是有條件的愛,你付出的愛都需要孩子聽你的,做到你要求的,這種愛本來就是一種狹隘的愛,所以說父母不覺醒,就很難教育好孩子,自以為是的父母認為自己不用學習就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才是盲目的自信,當遇到問題了,不是放棄就是抱怨,很少能夠面對問題積極解決。

很多父母都是對孩子蔑視瞧不起的眼神,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所以在我這裡做完諮詢的父母給我回饋的信息,都是說做完諮詢之後,才覺得自己對孩子和家人一直是不尊重的,給自己嚇一跳。沒有覺察的父母才看不到自己的問題,他們一直站在認為自己對的立場,只有跳出自己看自己,看看你每天的言行,看看你自己內心想的是什麼,每天對著鏡子看看自己這張嚴肅的臉,看清自己才會改變自己,否則即使你認為的愛都是有毒的。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想變化什麼時候都不晚,此刻就是你改變的開始,不要給自己拖拉逃避找理由,什麼時候都是父母變孩子就變,撕下貼在父母臉上永遠都對的標籤,蹲下來看著孩子,想想這麼多年你對孩子做了什麼,該道歉的道歉,即使孩子不原諒你,起碼你有一個態度,可是一定要是從心裡真誠的道歉,而不是形式。你真誠就會喚醒孩子沉睡的心,會療愈孩子受傷的心,父母要變孩子才重拾信心,你們的未來都在你手裡,只要你有信心,欣賞就會蛻變。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兩大心理學效應,那些自認為愛孩子的媽媽們看完都默默的流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清心理感悟 的精彩文章:

導致親子關係出問題的幾種心態和思想,家長都需要來對號入座
看完恆河猴實驗,想培養獨立自主精神孩子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想

TAG:三清心理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