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通跑到中國起訴蘋果一個圖形專利還申請禁售?其實是怕反壟斷

高通跑到中國起訴蘋果一個圖形專利還申請禁售?其實是怕反壟斷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騰訊數碼(ID:qqdigi)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騰訊數碼訊高通在中國市場對蘋果發起專利訴訟,並申請在中國區禁售iPhone。與此同時,高通還在德國對蘋果發起專利訴訟,同樣請求法院禁止蘋果在德國市場銷售包括iPhone 7等機型在內的蘋果設備。

相信很多人在了解了高通蘋果在中國的侵權案件後會發出疑問,為何高通與蘋果兩個巨頭公司在牽扯到專利糾紛時,侵權的專利竟然如此的「不重要」?比如高通起訴蘋果的專利中包括「多任務操作時,多任務卡片消失的動畫」以及「重新調整照片大小的方式」?而蘋果在解決這個專利侵權時,居然可以通過軟體更新直接繞開了對應的侵權專利?

高通此次在全球多個市場對蘋果發起訴訟,其實隱藏了背後的目的。而高通核心的需求,是想通過禁售訴訟案,提前轉移公眾視線,尤其是即將到來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於高通的調查。

手機廠商認為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並不合理

其實蘋果與高通早在七八年前已經開始展開合作,那時蘋果計劃推出基於CDMA網路的iPhone。高通在CDMA領域擁有大量的專利,這也為後來研發的4G制式WCDMA、TD-CDMA和EVDO的行業領先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針對高通的商業模式,也有褒貶不一。因為高通對於手機廠商使用自家晶元的收費模式並不是簡單的按照晶元收費,而是在銷售晶元的同時也需要手機廠商購買專利授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雙重收費」;另外對於採用高通晶元的手機,高通通過手機售價的百分比來進行收費(一台手機售價的2-6%),這讓許多廠商都頗有怨言。因為眾所周知,手機晶元對於手機很重要,但並非全部。

魅族副總裁李楠在發布會上說明為什麼不向高通支付專利費

一款手機的兩個型號,可能採用相同的高通晶元專利,但是由於內存容量、鏡頭拍照效果,而區分出標準配置和高配版。而根據兩款手機的不同售價,手機廠商需要向高通繳納整機售價2-6%的「高通稅」;同時,高通還要求在購買自家晶元時,必須向高通授權手機廠商儲備的專利,從而用於保護其他採用高通晶元的手機廠商不被專利訴訟,但向高通授權專利的廠商並不能通過授權專利獲取任何好處。

這種商業模式不只針對於蘋果,而是針對於所有使用高通處理器的手機廠商,早些時候,魅族就曾經公開表示拒絕向高通繳納專利費。魅族認為高通按照手機售價繳納晶元專利費的定價模式並不合理,「我在手機上採用更大的存儲容量,因此售價更高,與高通的處理器有什麼關係?」

不過對於中小手機廠商,通常很難與高通進行對抗。因此我們看到故事在之後的發展,也演變成了魅族與高通重新開啟合作,搭載驍龍系晶元,這樣看起來「皆大歡喜」的局面收場。

蘋果則是試圖尋找新出路的一個代表,或者可能也是目前行業里唯一一個能和高通角力的廠商。作為目前手機行業的領軍企業,蘋果近兩年通過iPhone X系列提高手機售價,但隨著手機售價提升,所要向高通繳納的「高通稅」也水漲船高,這也加速了蘋果尋找新合作夥伴的腳步。於是蘋果拉英特爾入局,試圖通過與英特爾合作,繞開高通的專利收費。

高通晶元專利費與蘋果在中國區禁售有何關聯?

高通此次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起訴蘋果,其實核心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在與蘋果的對話中獲取更多籌碼。

因為在美國西部時間的周五早上(北京時間1月4日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將在北加州開啟對高通的調查,判斷高通的商業模式是否合理。在這次調查中,華為高級知識產權律師將出庭作證高通如何威脅華為,如果華為不進行高通授權,將不再提供華為晶元;下周一聯發科高管將會出庭作證,聯發科原計划進軍高端LTE和CDMA市場,但高通阻止了聯發科這一計劃;晚些時候,英特爾和蘋果也將陸續出庭作證,高通是如何阻止英特爾與蘋果進行合作,以及如何將英特爾趕出晶元市場的。

這一次調查可以理解為行業內的其他廠商聯合起來試圖突破高通晶元領域的支配地位,一旦成功,對於高通現行的商業模式肯定是沉重的一擊。

作為反擊,高通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對蘋果發起了訴訟,包括美國市場、中國市場、德國市場等,希望通過禁售iPhone來與蘋果達成新的和解。如果蘋果與高通達成和解,也增加了高通繼續與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在內的其他手機廠商達成協議的可能。

iPhone會被禁售嗎?

雖然法院已經在國內頒布了禁售令,但是我們得到消息顯示,由於此次相關訴訟的涉案專利僅涉及產品軟體,蘋果已經在禁令出現後,立刻對供應鏈做出調整,隔離了依然運行iOS 11的設備,並在四天內,對iOS 12進行了更新,調整了應用切換、圖片調解大小等功能。截止12月27日,所有在售iPhone機型都是充分合規的。蘋果已經向福州法院提交了證據以證明在售產品的合規性,並希望法院撤銷之前的禁令。

蘋果與高通在德國市場的糾紛則主要是針對硬體所發生的專利糾紛,所以,蘋果很快停止了銷售涉及硬體專利問題的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以及iPhone 8 Plus。儘管高通高管在不同場合放出消息表示將「很快與蘋果達成和解」,但蘋果也多次表示從未與高通展開和解談判。

Apple首席訴訟律師、副總裁Noreen Krall表示:「高通公司試圖通過禁售Apple產品以維護其壟斷行為並迫使達成和解的絕望嘗試正在侵害中國消費者和企業。高通公司阻礙市場競爭的做法正在受到審判。我們相信正義終將實現,以造福消費者和全球創新。

我們非常尊重法律,在獲悉福州法院的裁決之後,我們迅速採取措施以確保我們的合規性。我們深信我方向法院提交的證據將消除所有疑慮,從而結束高通公司有違誠信及混淆視聽的指控。」

高通錯了嗎?

隨著高通在行業內的地位不斷提升,話語權不斷提升,自然也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涉嫌壟斷。

其實全球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也都對高通進行過不良商業行為的判罰,過去三年對於高通的罰款金額已經超過了35億美元。北京大學教授、反壟斷學者盛傑民表示,高通在網路制式上的努力是不可忽略的,對於全球手機發展的貢獻相當巨大,保護高通的權益,其實也是一種保護知識產權。但現在問題的關注點在於,高通是否在授權專利的過程中,對被授權廠商進行了友好原則。高通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實行Frand原則,即平等合理、無歧視原則。這樣才能維持市場的公平競爭。

盛傑民教授表示,從現在來看,按照手機售價收取晶元專利費顯然是不合乎情理的。因為更好的鏡頭、更大的內存,這些本質上高通並沒有貢獻。高通模式下「無授權即無晶元」,對競爭對手拒絕授權,拒絕交易都是屬濫用標準必要專利的壟斷行為。盛教授還特彆強調,高通與蘋果的專利大戰,其實最好的解決途徑是在保護知識產權與反壟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如果能夠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那麼對於市場來說就是雙贏。

而作為事件的另一個主角,蘋果自然是鼓勵更積極地市場競爭。更高的市場競爭,可以帶來更多的創新、更低的專利授權費、以及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選擇。

大公司之間的市場博弈,對於消費者的影響看起來並不明顯。但如果真的能通過開放的市場競爭降低專利授權費,從而進一步推動手機售價的下調,對於消費者來說,似乎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正前往月球背面 一文讀懂所有亮點
一組圖看懂金立興衰史:曾是國產手機第一 如今淪落到破產重組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