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斗拱》是「木匠潘」潘德華先生代表作,本書對歷代斗拱研究很深

《斗拱》是「木匠潘」潘德華先生代表作,本書對歷代斗拱研究很深

斗拱,中華古代建築中最具魅力的瑰寶。

它榫卯間玄機暗藏,變化萬千。

出檐懸挑、負荷承重、美化裝點、彰示等級,可以說,斗拱代表了中國古建木作的最高技藝。

潘德華,號「木匠潘」,一個用了近50年,將斗拱技藝凝萃提煉的民間巨匠。2004年,當他的鴻篇著作《斗拱》問世後,「斗拱王」的美譽也應運而生。

記者 馬進

走進潘德華位於鴻福三村的居所,古樸之風撲面而來。

垂花門、什錦窗、山水條屏、梅花雀尾。

潘德華伏於廳堂中央大案,潑墨揮毫。

「每天若不練半天書法,會覺渾身不適。」

他臨的是林散之的行草帖,墨跡龍飛鳳舞,好不瀟洒。

「我寫了三十年的草書,四十年的楷書。發現最愛仍是草體。它變化莫測,飄逸奔放,不似楷書那般拘謹。」

這像極了木匠潘的個性——承襲規範,卻又大膽革新,且勇於挑戰權威。

所以,潘德華的老師羅哲文先生對《斗拱》一書的評價是,既用實踐詮釋和發展了宋《營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兩本官印文法課本,更重要的是糾正了其中的一些偏頗。

對於致力學問的人而言,敢於質疑權威、糾偏經典,並取得認可,自然是對學業成果莫大的褒獎。

一個連初中校門都沒踏進的人,何以寫下長達百萬字巨著,並得到中國最權威的古建專家讚譽?一個當初只想當個好木匠的手藝人,何以成為當今「斗拱之王」?

品析木匠潘的成長曆程,發覺他的成功絕非信手拈來。在他人生的榫卯之間,潛藏著一片遼闊的精神天地。

一品木匠潘:二十而立

「別人三十而立,我二十就立了,年少便立志當個偉大的木匠。」

如果要歸結潘德華的成功秘訣,首當其衝便是「早立志」。

木匠潘年少時嘗盡了人生的苦澀艱辛。他幼年喪母、少年持家。小學剛畢業就成了一名童工,開始為家人謀生計。

「不堪回首,實在不想提起。」儘管已年屆七旬,潘德華在回憶童年的凄慘遭遇時,依然不能平抑起伏的心緒。

「母親在我四歲時就過世了,父親帶著我和妹妹過得非常艱苦。五歲那年,我在便益門玩耍時,不幸被**軍官的一匹馬踢中臉部,血流如注。」

這匹**軍馬的「足印」,至今仍醒目地殘留在潘德華上唇,成了木匠潘的「標誌」。

「12歲時,推獨輪車賺錢的父親也一病不起,家裡的頂樑柱塌了。看著病床上的父親和年幼的妹妹,我意識到家庭的全部重擔落到我一個人的肩上,儘管當時我只是個孩子。」

從那時起,潘德華便再未好好上過學。他經常「逃課」去飯店幫廚子們拉風箱,為的是討點吃的填飽肚子,還能帶些回去給妹妹和父親吃。

「直到15歲,我身體長結實一些了,才經人介紹,把我帶進了木匠這個行當。」

然而,從成為木匠的那一天起,潘德華就知道,他這輩子都會「從一而終」地當個木匠。他相信,將來自己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木匠。

「我的啟蒙恩師叫陶裕壽。那時候住皮市街羊肉巷的人都認識他。收我為徒的時候,他已經61歲了,我是他的第36個徒弟。陶師傅手藝極好,不僅精通各式傢具的製造,而且參加過大量古建築的修繕及復建工程,具備深厚的古建功底。所以,他算是引領我進入古建行業的第一位恩師。」

另一位恩師,叫桑寶松。這位揚州著名的學者和書法家,為木匠潘注入一股深厚的古代文化修養。

「以桑先生的身份,本不該對我這個窮孩子如此關照。但我與先生格外投緣,也十分虛心好學。先生便常常將我帶到家中輔導補習,教會了我大量古漢語知識及古詩詞。他手把手地教我臨帖。至今,每日練字的時候,彷彿依然能見到先生諄諄教導的面容。」

陶裕壽為潘德華打開了一道門,桑寶松為潘德華推開了一扇窗。古典文化便如同一位氣質非凡的女子,迅速走進了少年木匠潘的心靈,令他一生痴迷和追隨。

「我幹活就特別賣力,彷彿要釋放出全部的能量。直到19歲的時候,因勞累過度不得不中斷工作。」

休養在家的潘德華不忍浪費時間,便開始鑽研和練習建築製圖。他把陶裕壽師傅傳授的木作知識,及操作中積累的經驗與建築製圖聯繫起來,學得很快。這段休養讓潘德華提升和豐富了技藝。」

也就在這一年,潘德華立下志向,要努力成為一個偉大的木匠,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木匠,像魯班那樣。

再品木匠潘:擇機而行

「文革十年,別人忙鬥爭、搞批判、遛大街,我正好藉機鑽研。」

年少立志讓木匠潘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標,而對人生各個階段,每一次機遇的把握則成為他不斷邁向成功的關鍵。

「你知道文革的確切時間嗎?我記得很清楚:1966年5月16日,毛澤東的大字報《炮打司令部》拉開了文革的序幕。我之所以對此印象深刻,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從這一天起,我就清楚地意識到,我的機會來了。當人們都在忙著搞批鬥,停工停產,無所事事的時候,我覺得正是自己可以沉下來苦心研習的時候了。」

當時的潘德華在揚州二建公司上班。25歲的他已經是公司的一位技術骨幹,領導對他器重有加。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捨不得讓我在工地上幹活,叫我到辦公室上班。幹什麼?畫圖紙。」

畫圖紙的功底讓潘德華年紀輕輕便在單位嶄露頭角。

「文革開始後,我沒有跟身邊的人一起去瞎鬧。我把時間充分地利用了起來。那幾年看了大量古建築方面的書籍,這為我幾年後抓住更重要的機遇埋下了伏筆。」

潘德華所說的「更重要的機遇」指的是1973年修建鑒真紀念堂。

「經歷了六、七年的文革,很多技術人員功夫荒廢了。原本單位想找幾位老師傅來主持修建這座紀念堂。我當年不過三十齣頭,誰敢把這座梁思成先生親手設計的建築交給一個年輕人呢?」

幾年潛心鑽研讓潘德華底氣十足,他主動向領導請纓:「不用找老師傅,再老的師傅也沒修過唐代的建築,我能行,一定會把這個任務完成好。」

接著,潘德華踏上了前往山西五台縣佛光寺的列車,這座寺廟濃縮了大量唐代建築的精髓。

火車上的那一夜,潘德華徹夜無眠。他興奮於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更興奮於能夠為梁思成先生完成臨終前的最後一個作品。

那一夜,潘德華翻閱著隨身攜帶的古建書籍。他像塊海綿一樣,將一個個古建築辭彙和圖形拚命往腦子裡吸。

「可能是年輕,也可能是太過專註,我竟在一夜之間,記下了書中所有的術語和技術要領。以至於第二天到達佛光寺後,我見到那些廟宇的構造時,竟如數家珍。理論和實踐在一瞬間全都融會貫通。」

在佛光寺大殿,潘德華手拿皮尺,攀爬在7米多高的長梯上。他仔細測量並記錄。入夜,他點起煤油燈,開始整理白天的測量數據,並繪製建築草圖。若發現某個數據有疑問或不全,他會拿起電筒就往大殿跑。在黑黢黢、寂靜得讓人有些發毛的大殿里,摸索著補測數據。

三天後,潘德華掌握了佛光寺大殿上千個核心數據。弄清了這座寺廟建築柱徑與開間、拱高與拱厚、椽徑與出檐等部位的關係。

返揚後,潘德華立即開始製作1:5縮尺模型。他大膽地對模型中不起承重作用的端部正昂進行了改造。他延長抬頭枋壓住正昂尾部,再用笨銷卡死,這一大膽改進將使鑒真紀念堂的木作更加堅固和耐用。

鑒真紀念堂正式開建後,潘德華又一次大膽提出了超前的「分造總裝」設想。他讓施工隊分類成批製作部件,然後集中拼裝。潘德華親自畫好大樣、製成樣板,供工人仿校,確保質量。整個紀念堂數以千計、重達300餘噸的木造部件最終一次性拼裝成功。32歲的潘德華指揮著127名木工,耗時僅兩個月,便完成了鑒真紀念堂的木作安裝。這個工程迅速奠定了潘德華在業界的地位,讓他獲得了「青年魯班」的美譽。

厚積薄發,潘德華的事業從

此打開局面。大明寺棲靈塔、高旻寺天中塔、開元寺萬佛塔、林散之故居筆塔、隋煬帝陵、瘦西湖龍鳳畫舫等一個個美輪美奐的經典作品相繼從他手中華麗誕生。

在對機遇的精準把握中,潘德華成全了自己。

人物名片

潘德華,生於1941年,字皓,號木匠潘。揚州人氏。高級工程師。從事古建施工、設計、研究、教學四十餘載。曾主持梁思成先生親手設計的仿唐木構建築——揚州大明寺鑒真和尚紀念堂工程施工(該建築入選「中華百年經典建築」),以及仿宋木構建築——生祠堂岳王廟、大明寺棲靈塔、高旻寺天中塔、鳳凰島鳳凰塔、開元寺萬佛塔、林散之故居筆塔、楞嚴塔和十餘座大雄寶殿等重大工程的設計。測繪、修繕設計過大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撰寫論文數十篇。

他歷時12年創作的巨著《斗拱》(上、下)於2007年獲得國內出版的最高獎——中國政府出版獎,並填補了中國古建學界的空白。

(下轉B5版)

(上接B4版)

「我為亡故的師傅和幫工親自打棺材,這是我表達崇敬的方式。」

能成就一位大師,僅僅靠高超的技藝是不夠的。在木匠潘看來,缺乏高尚的人格絕不可能成就受人敬仰的事業。

「我之所以能夠不斷前行,之所以能夠寫出《斗拱》這樣的作品,完全受益於一位位人格高尚的良師益友。因此,我一直將人格和品行放在了立業的首位。」

正如潘德華所說,在他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個個閃爍著人性光輝的名字,如同基石一般,為他鋪設了永不塌陷的路基。

陶裕壽,從不保留技藝,傾囊相傳,促動年少的潘德華早早立志。

桑寶松,胸襟寬廣的仁者。播撒甘霖般將知識授予潘德華,令他不再只是出賣體力的工匠,並欣然賜名「木匠潘」。

孔慶和,一位癌症晚期的老土木專家。在1989年修繕瘦西湖五亭橋時,耗盡最後一口氣力,為潘德華畫出橋箱柱加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圖。

張錦秋,一位不恥下問,虛心向只有33歲的潘德華請教「斗拱」知識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舒炎華,一位臨終前將畢生珍藏的《營造法式》交給潘德華的摯友,這本書直接促成了《斗拱》的誕生。

羅哲文,中國古建築泰斗,不存門第之見,將潘德華與李瑞森、馬炳堅一道收入門下,成為古建界著名的「三把斧頭」。

丁朝義、謝成富、方文達……這些都是曾與潘德華一道,耗時兩年半打造從漢、南北朝、隋、唐到宋、遼、金、元、明、清十個朝代,108攢斗栱的木匠師傅。

……

提起這些名字,潘德華的感念之情溢於言表。

「我與舒炎華是建造鑒真紀念堂時結識的,後成為莫逆之交。1988年,他病危時,我去醫院照顧了他整整42天。臨終前,他讓兒子給我捧來這套異常珍貴的史料《營造法式》。我至今還記得舒炎華那天對我說過的話:『之所以沒有把它傳給兒子,是因為他不像你那麼需要它。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出人頭地。』」

舒炎華臨終的預言果真應驗了。

2004年,潘德華依據這套宋代《營造法式》,以及清代《工程做法》,歷時12年,撰寫了長達118萬2千字的《斗拱》(上、下冊)。在這部作品中,潘德華髮展和糾偏了宋、清斗拱技藝,繪製了超過300幅組裝墨線圖,收集了自漢到清十個朝代的斗拱模型120攢,斗拱分件榫卯墨線圖1000餘件。這本書一經東南大學出版社刊出即引起學術界轟動。2007年,中國出版最高獎——政府獎首次頒發,潘德華的《斗拱》從全國兩千多冊精品圖書中,脫穎而出,與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研究》等著作一道金榜題名。

建築大師劉敦楨、梁思成生前均曾有撰寫《斗拱》的宏願,卻都未實現。潘德華,算是完成了大師們未了的心愿,而他也兌現了年少時的理想:我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木匠。

「每每總有感恩之心,不知如何報答,只有不懈努力以求慰藉。」

恩師陶裕壽和幫工丁朝義辭世後,潘德華親手為他們打造了棺木。「這算是我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吧。」

如今,潘德華仍時常端詳恩師桑寶松為他造的那枚珍貴的雙面印。

印身刻「癸卯五月阿松為德華制」。印端一側用隸書刻寫「德華」二字,另一側鐫刻著三個漂亮的隸文——「木匠潘」。

採訪手記

採訪木匠潘最大的難度在於他的「不配合」。因為他滿腦子裝的都是「斗拱」,談的也儘是「斗拱」,絲毫沒有任何機會留給那些我更感興趣的問題。更為糟糕的是,對於「斗拱」我幾乎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於是,感覺自己像極了剛走進課堂,上第一節漢語拼音課的小學生,努力壓制著想躥出教室玩耍的衝動。

不過,幸虧我堅持下來了。在這堂「課」下課的時候,我收穫了兩樣東西:斗拱的常識和木匠潘的信任。「課後」,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成長的經歷,談起了事業背後的付出,談起了家庭,談起了孩子,談起了友誼,談起了幸福,於是,那些我「更感興趣的問題」也就一一有了著落。

七十歲的木匠潘像本厚厚的大書,寥寥千言怎能道得明白。唯有藉此文向曾為中國古建築事業奉獻了一生精力的「木匠潘們」致敬。

全書下載請關注「木工刀具論壇」後回復「斗拱

版權聲明:由於部分文章來源於網路,另外有些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

取得聯繫。若涉及以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或處理。

木工刀具論壇「zjwoodtools」[微信號]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的精彩文章:

電木銑使用技巧,如何通過螺絲調節切割深度
電木銑刀具 樣規導板的安裝使用方法

TAG: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