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普京與克格勃有關係?這早已不是新聞,德媒卻再次拿來炒作

普京與克格勃有關係?這早已不是新聞,德媒卻再次拿來炒作

疑似普京在東德國家安全部的工作證

普京,一個憑藉著強硬的手段讓所有俄羅斯人敬佩的總統,然而在所有西方國家眼中這個領導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眼中釘肉中刺,詆毀則是一種最常使用,但又是一種最為低級的方式。12月11日德國《圖片報》,一個德國的小報將一份疑似當年普京在在東德國家安全部工作的一份證據,說來這份證據也挺簡單,並且也算的上是直接,因為這個媒體直接找到了一份據稱是當年普京在東德國家安全部的工作證,對於這一發現德國這家媒體用"轟動性的新聞"來形容。然而對於這一點外界表現的則顯得不懈的多,因為普京從未對自己的曾經的特工身份有過多的隱瞞,甚至對於在東德時期的工作也未有過否認,而對於曾經在克格勃的經歷普京至今也都引以為傲。

克格勃徽章

說了這麼多,聊了這些我們有一個重點要畫一下,普京,俄羅斯的總統確實曾經當過一名特工,其次這並不是一個什麼新的新聞,更沒有什麼所謂的"轟動性",最後普京總統當年服役的機構就是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今天我們不妨就來聊聊這個連俄羅斯總統都曾經就職過的"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的克格勃。作為一個情報組織,說好聽的是來收集情報,說不好聽的那就是間諜組織的大本營,從歷史上來看克格勃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成立的全俄肅反委員會,此後經過一系列的改動之後於1954年3月正式更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此時也就是克格勃的真身。

保加利亞作家格奧爾基·馬爾科夫

不過在1991年之後,這個部門因為不可抗力因素更名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對於這一稱呼相信大多數就不再陌生了,因為這個部門至今在俄羅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可雖然歷史很久遠,名聲也很大,可問題在於這個部門究竟做出過哪些驚世駭俗的戰績呢?其實縱觀歷史來看,還真沒有太轟動歷史的,當然這也確實是情有可原,畢竟主要的作用還是以收集情報為主。而能夠查到的資料來看,1978年保加利亞作家格奧爾基·馬爾科夫在倫敦一馬路等紅綠燈時被用雨傘暗殺,從後期的報道來看刺殺事件中使用的毒物,也就是那把有毒的雨傘很有可能就是克格勃的專屬暗殺設備。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大樓

除此之外曾經被斯大林視為勁敵的一名俄國政治家思想家托洛茨基在1976年被一名西班牙裔的克格勃特工利用冰鎬敲擊致死,據稱這名特工在此之前曾長期掩飾並成功的潛入托洛茨基身邊成為了一名貼身女秘書,這也為後期的行動奠定了基礎。從1991年克格勃改建組成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之後,理論上任務已經改為了反間諜工作,並且以打擊恐怖分子和打擊非法武裝為主,全人數達到了將近3萬人,就連局長以及副局長都由俄羅斯總統直接任命,至於這個部門新時期新時代執行的新任務,外界可能還看到的還只是皮毛,但一句俗話"換湯不換藥"可能對於今天的俄羅斯聯邦局一樣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神之錘 的精彩文章:

法國海軍:才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弱,輝煌的歷史讓人不能小看
千里之外也要刷存在感?法國計劃讓航母來我們附近走一圈展現實力

TAG:雷神之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