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崔谷禪自作詩書法作品108幅精賞

崔谷禪自作詩書法作品108幅精賞

作者介紹:崔谷禪又名崔曄、字保光,號無一、寶光居士、漢廬散者、卧雲山人、嵩山禪客。齋號漢廬、三寶書屋、摩訶精舍、寂樂齋、卧雲軒、大明堂。其略懂詩詞,粗通筆墨,淺知太極,偶作短文,愛好鑒賞收藏,生於1970年,幼年至少年時期身災不斷,備受病痛折磨,初中即輟學,步入社會,流浪打工為生,後又做小吃生意,遍嘗人間辛辣風寒,九二年至鄭州從事字畫裝裱,後慢慢進入書畫藝術收藏領域,生活經濟略有好轉,又為情所困,人生八苦,已嘗五六,蓋天資愚鈍,不解天命,徒困愁城,痛之又痛,於零七年,始覺悟,乃發心求道,誓願解脫,20多年來一直對佛教、道教、太極等傳統神秘文化進行深入的研修和實證,獲益頗豐,多有體悟。並對西方哲學稍有涉獵,出版有《禪心墨緣·崔曄自作楹聯書法集》,《卧雲參禪·崔谷禪自作詩書法作品集》,《禪者無一·崔谷禪自作詩書法作品集》。

禪 論

崔谷禪

佛道為大道,學佛為成道,非為學佛,佛法者,道之理也。佛性者,道之體也。理者,法也,學法即明理也。體者,心也。身者,相也,門也。修道即修身修心也,只明理而身心不修者,不能成其佛道也,只修身心而不明理者,亦不能稱成其佛道也。

佛道者大道也,成其佛道最究竟者,為禪宗的明心見性法門,為之頓修,為之圓修,非別修,非漸修,有正見者,即是頓,既是圓,無正見者,既是別,既是漸,因緣機遇非遇名師不能明了,差之毫厘,繆之千里,此之謂也。非善根熟者,大根器者,不能見也。

禪的功夫即明心見性,明心即心地上的功夫,是要明了什麼是禪心,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什麼是煩惱心,什麼是清凈心,什麼是凡夫心,什麼是聖人心,是禪之理,是要悟的,是要解的,理解了自然就悟,修的是慧。見性則是實證的功夫,偏重於生理,注重於定的功夫,非師傳親授則無法入門,世間人多在理論上打轉,喜在禪門公案祖師故事上空談痴修,脫不掉文字語言之表相,徒耗生命,終無受益。

問曰:「身與心殊重。」

答曰:「身與心俱重,無身不能覓心,無心不能成佛,能成佛者,自然能忘此身,非是初學者不重修身也, 若說心即是佛,誠然不虛,只是若無此身,如何覓心,心在何處,若說即身是佛,蓋人人皆有此身,為何人人皆是眾生不能成佛。

問曰:「修心不就是修身么?」

答:「心為無相,身為有相,能成人成佛者覺悟者,心也。妄心者成人也,真心者成佛也,真心妄心皆從此身透出作用,此身不造作,既是佛,既是道人,既是真心,身不造作即是定,身不造作心亦不造作,身心一如既是真如,佛道不重色身非不重修身也,學人不可不知也。」

寶光居士曰:「心依身生,亦從身修,離此身欲覓佛心者,無心可覓,離此心欲覓佛道者,無道可覓。」

偈曰:「此身即道場,修身即修心,身是大道門,入門方覓心,無身求佛道,猶如虛空論。」

禪宗見性法門為最究竟法門,非小乘根器初學者妄家理論,初學者仍需尋覓名師,謙虛求學,恭敬三寶,踏踏實實方能入其佛道。

獨立精神是藝術的靈魂

崔谷禪

獨立精神,人文情懷,筆墨技法是成就書法藝術繪畫藝術的三個重要因素,也是每一個藝術家必須要具備的三個重要因素。

獨立是相對不獨立來說的,世間的人要拉幫,要結派,要開山,要做祖,要當主席,要當掌門,要金錢,要名氣,這些種種的由人的內心生出的慾望,使得人的精神不自由,精神不自由便談不上獨立,而真正的藝術是必須要有獨立精神的,擁有獨立精神的人,人格才是健全的,健康的,充滿靈性的,無所畏懼的。

人們通常評價一幅作品的藝術價值時,這種獨立精神起著重要作用,用俗或者是不俗,是比較膚淺的評價,但也是基本的評價,因為沒有獨立精神的作品一定是庸俗的僵硬的醜陋的,而擁有獨立精神的作品則是脫俗的生動的美好的。

這種獨立精神借著筆墨或其它工具通過作品所呈現的美,因作者本人的性格情懷功力等因素,而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有的激情澎湃震撼人心,如青藤傅山是也,有的寧靜安詳一塵不染,如八大雲林是也,有的老辣沉穩剛健不羈,如缶廬壽者是也,有的英風雅秀曠朗無塵,如右軍東坡是也,還有的寬博沉雄方正威嚴,如魯公汀州是也,蓋其美雖不同,然則獨立精神則同也。

不能說獨立精神是藝術作品的靈魂,而應該說獨立精神必須是藝術作品的靈魂,獨立精神是決定著藝術作品價值最核心的力量,而這種獨立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從事文化藝術的人所最缺失的,被金錢名利慾望所奴役的人和這種獨立精神是無緣的,這應該是中國這幾十年來很多藝術家的悲哀與痛楚。

如果說獨立精神是藝術家的靈魂的話,那麼人文情懷便是便是藝術家通過文化修養而淘冶出來的思想情操,我曾經說過,人文情懷是作者本人對生命對自然對萬物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當然這種思想情操是人文情懷的一個高度,並不能要求所有從事藝術的人都要做到,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家才具備這種情懷。

人只所以為人,正在於他有感情,而且這種感情是豐富的多元化的,因每一個人的天賦素質不同文化修養不同而呈現出高低不同的生命境界,這是人類特有的,而其它動物植物則沒有。

人文情懷區別於普通人的情懷,普通人的情懷是世俗間的一種情懷,喜怒哀樂憂悲苦悶生老病死等等左右著人們的情緒,而一個藝術家是必須要脫離這些世俗間普通人的情緒的,脫離世俗間的這種感情的羈絆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心裡歷程,而這也是從古至今歷史上每一個藝術家修鍊獨立精神提高文化修養升華個人情操必須要走的道路,其實這種修鍊修養就是藝術家對生命對自然對萬物的一種徹悟和思考,一個真正徹悟了生命的人必然會對生命對自然對萬物生出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而一個藝術家的藝術作品的境界高低則取決於藝術家的這種修鍊和修養,而這藝術作品便是藝術家用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奉獻給這個世界和人類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如果說一個藝術家世俗間的感情太多,那麼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這種世俗的情感便會融入到作品當中,那麼他所表現的藝術的美便十分的狹隘,有時會變的非常的醜陋,還有些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屈從了金錢和權利,那麼他所表現的藝術的美便會低級和庸俗令人生厭。低級庸俗的藝術品僅僅是有筆墨技法而不會有真正獨立精神和人文情懷的。

所以說獨立精神人文情懷是藝術家脫離了世俗的情感擺脫了對名利的束縛後而形成的一種個人素質,這種素質就是藝術家本人的心靈寫照,而藝術的美就是為了要表現這種心靈的美人格的美,而不是為了要真實的反映人性物體和自然,而是要把自然當中萬物當中人性當中所蘊含的這一種獨立的精神拙壯的生機以及人文的情懷錶現出來,而這種表現也不是為了表現而刻意的表現,而是藝術家本人自然而然不加雕琢的表現。

我認為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品,才具有獨立的靈魂,才是不朽的,才是永恆的。

世間萬法皆是空137cm x 40cm

世間萬法皆是空,何談有成與無成。

一顆妙心本天然,翰墨亦傳菩提情。

心迷即是幻137cm x 35cm

心迷即是幻,心悟即為真。

求真需離幻,了幻方見真。

真如無有家137cm x 35cm

真如無有家,禪心何有佛。

但行菩提道,在家亦出家。

禪智不須謀137cm x 35cm

禪智不須謀,離塵自生智。

有住心不安,無求心安住。

世人只知色是真137cm x 35cm

世人只知色是真,不知空處隱真身。

有朝一日見真性,方知色空不二門。

無論紳士無論君137cm x 35cm

無論紳士無論君,皆是自律自強人。

弘善何須有分別,我為太極從立心。

陰陽八卦皆是相137cm x 35cm

陰陽八卦皆是相,凡所有相皆虛妄。

千古太極千古人,不知有幾能得真。

無極禪論四首137cm x 35cmx 4

無極禪論四首之一137cm x 35cm

練拳須練無極功,不練無極難有功。

無極為體拳為用,體用一如是真功。

無極禪論四首之二137cm x 35cm

妄念不生即為禪,一心不亂無極功。

如如無極如如定,無極禪定兩相通。

無極禪論四首之三137cm x 35cm

無極無極妙空空,禪定無極兩相通。

莫管陰陽八卦相,直入無極求妙空。

無極禪論四首之四137cm x 35cm

莫使歲月空虛度,閑來多練無極功。

暫放萬緣息塵事,聊聽秋雨覓禪心。

題梅若先生國畫雄鷹圖137cm x 40cm

最愛藍天無邊際,振翅一飛九萬里。

四海不過幾方鏡,萬道雄山如土畦。

題梅若先生國畫雄雞圖137cm x 35cm

眾生都睡我獨醒,雄啼一聲天下明。

喚出海底金輪日,照破山河大地紅。

題梅若先生國畫鬥雞圖137cm x 35cm

兩隻雄雞血氣剛,騰飛相啄逞豪強。

為爭輸贏拚死斗,輸贏俱傷為那樁。

無際寒雲鎖碧空 69cm x 35cm

無際寒雲鎖碧空,重重雨霧罩綠城。

莫愁前途迷路多,日出雲破盡光明。

贈妙心門李博居士 90cm x 40cm

冬日已有梅消息,定中滋味只自知。

橫眉敢向虎山行,女兒亦有金剛志。

東方明西方明 86cm x 35cm

東方明 西方明,一輪明月天下同。

同是一輪明月照,為何總是斗不停。

鐵壺普洱茶香暖 90cm x 67cm

鐵壺普洱茶香暖,平常日子無常天。

任它窗外惡風急,心有菩提不覺寒。

最愛佛前百合香 90cm x 67cm

最愛佛前百合香,花開清香滿禪房。

清茗漫飲三兩盞,閑心獨坐一爐香。

題梅若先生國畫碩鼠圖之一 69cm x 47cm

挖盜本性是天然,一窩鼠輩個個貪。

盜得糧多恐人知,只在夜半盡狂歡。

題梅若先生國畫碩鼠圖之二 69cm x 47cm

不勞而獲心安然,挖了這邊挖那邊。

肥碩富奢猶嫌少,又盜秋糧磊瓜山。

欲離三界心須空 90cm x 67cm

欲離三界心須空,不受萬有似鐵城。

坐看紅塵如夢幻,富貴名利不關情。

贈曉建居士 90cm x 66cm

最是忠孝多慈心,重義好施善根深。

世業圓滿福德厚,明慧清朗任天真。

秋來小有逛街興 92cm x 69cm

秋來小有逛街興,散心漫賞唐人城。

琥珀瑪瑙金剛子,鳳眼星月號菩提。

商家不解菩提意,只做珠串斗珍奇。

琳琅漸欲迷花眼,不堪勞形回禪居。

念定寺里學參禪 100cm x 70cm

念定寺里學參禪,梵語清音繞耳邊。

年少不知佛法意,卻種菩提在心間。

繁星點點綴玉肌 69cm x 47cm

繁星點點綴玉肌,絲繩青金巧連理。

禪情獨好冰心玉,一輪明月照菩提。

顆顆琥珀顆顆紅 69cm x 47cm

顆顆琥珀顆顆紅,猶如南國紅豆生。

白玉硨磲如我心,一串菩提一世情。

題梅若先生國畫雄獅圖 69cm x 47cm

大夢不覺幾千年,醒時方顯真本色。

獨立高峰聲未發,群獸已散無影蹤。

題梅若先生國畫猿猴圖 69cm x 47cm

花果山上我為王,修成仙體壽無量。

不知玉帝天地廣,妄自齊天妄自狂。

憶延王禪師 69cm x 47cm

八月十五月兒圓,獨憶法師孤影單。

辭親離家求佛道,不求人圓求心圓。

題梅若先生國畫猿猴獻桃圖 69cm x 47cm

已悟空性成正果,難忘眾情回世間。

奈何佛門空空無,再借蟠桃祝新年。

人人中秋拜明月 25cm x 35cm

人人中秋拜明月,不知此心明月是。

與其仰頭痴看月,不如佛前修此心。

離家求道二十春 69cm x 47cm

離家求道二十春,零落飄萍歷風塵。

一事無成人漸老,初心不改畫觀音。

達摩祖師頌 179cm x 98cm

為傳靈山佛妙心,萬里風雨到江南。

梁武不解達摩意,只懂修福不知禪。

此心難於痴人共,祖師渡江到中原。

獨坐中嶽少室山,世人笑師太狂顛。

萬緣放下念不起,心若金剛做壁觀。

禪心無言傳慧可,面壁九年法身圓。

已傳法脈心無掛,法身化作千千萬。

空留只履世稱奇,無來無去三大千。

心是摩尼寶珠 179cm x 98cm

心是摩尼寶珠,身為菩提道場。

封住六根門頭,做個生死較量。

不滅六賊小兒,煩惱無邊無量。

斬殺三毒狂蛇,方聞蓮花妙香。

摧伏五十陰魔,初現愣嚴法相。

紅塵寂滅此心,涅槃苦樂雙亡。

雖是農夫不耕田 69cm x 69cm

雖是農夫不耕田,半畝老宅日日閑。

一院清風一壺茶,一窗明月照人眠。

半生磨難半生閑 69cm x 69cm

半生磨難半生閑,半是凡夫半是仙。

半院梧桐半院竹,半日修禪半日眠。

仲夏時節人猶懶 69cm x 69cm

仲夏時節人猶懶,雖是禪客已忘禪。

只好塌上隨意卧,空空無念夢太玄。

終日閉門自在閑 69cm x 69cm

終日閉門自在閑,架上經書久未展。

猶嫌揮毫心手累,只愛燃香獨坐禪。

題范斌先生蘭石圖 69cm x 69cm

草堂素壁掛幽蘭,勁姿清香紙上觀。

何懼山中惡風多,自有頑石來相伴。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 137cm x 35cmx 4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一 137cm x 35cm

久違故園二十春,滿園荒草門窗損。

重新收拾多費力,落葉歸根遊子心。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二 137cm x 35cm

家在邙山黃河邊,陋室不過三兩間。

院內梧桐正欣榮,屋後鳥鳴翠竹間。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三 137cm x 35cm

醒也是夢睡也夢,紅塵歲月太匆匆。

猶記少年分手時,故鄉再聚皆成翁。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四 137cm x 35cm

半生漂泊半生夢,剎那已是半百翁。

碌碌無為如浮雲,獨立高台對晚風。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五 137cm x 35cm

吾家小院多空閑,聊種蔬菜做素餐。

田園將蕪今已歸,明日清風自悠然。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六 137cm x 35cm

村頭翠竹八九桿,清姿洒洒妙難傳。

漫舞秋風分外好。痴心欲移到吾園。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七 137cm x 35cm

獨佇小院聽秋風,風吹梧葉沙沙聲。

不知明月何處去,寒星幾顆點夜空。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八 137cm x 35cm

梧桐院落晨風輕,雄雞一啼驚好夢。

好夢難續不願起,懶卧床上聽鳥鳴。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九 137cm x 35cm

消愁何用萬斛酒,大夢已覺更無愁。

閑泡普洱一壺茶,蘿蔔白菜小米粥。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十 137cm x 35cm

山家小院獨自閑,遠離繁華心安然。

閉門長睡無人問,醒來唯聽窗外蟬。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十一 137cm x 35cm

山村農家多空房,荒院石榴牆外長。

碩果累累無人問,春華秋實自芬芳。

歸故園邨居十二首之十二 137cm x 35cm

最愛家園街邊景,一草一木皆從容。

漫步閑賞夕陽晚,道是無情卻有情。

古松蒼翠竹千竿 137cm x 35cm

古松蒼翠竹千竿,碧水一灣柳如煙。

不羨名山仙剎景,吾心安處即家園。

和小女家儀詩一首 137cm x 35cm

綠蔭叢里花香濃,漫步小徑沐春風。

正是人間好時節,偏是無力人慵慵、

碧沙晨游 58cm x 179cm

小園春光滿,炎夏晨風輕。

鮮美芳草地,繽紛萬花叢。

翠竹何幽深,綠樹正欣榮。

靜聽鳥兒語,多聞蟋蟀鳴。

觀景情不已,閒遊趣無窮。

翠竹七八竿 137cm x 35cm

翠竹七八竿,超然出石間。

勁姿何挺拔,山深人不見。

李白自稱酒中仙 137cm x 35cm

李白自稱酒中仙,有酒方能作詩篇。

引得後世爭效仿,詩名縱高德未全。

空園之一 69cm x 47cm

空空小園空無人,空空園邊翠竹深。

無事獨坐空園裡,無心閑看空中雲。

空園之二 69cm x 47cm

空園無人竹枝殘,空空無心練空拳。

無意春風空空繞,任它空空自般旋。

題梅若先生荷花鴛鴦圖之一 69cm x 47cm

家住千傾碧荷中,萬朵蓮花萬朵紅。

湖靜幽深人不見,奇石小憩沐清風。

題梅若先生荷花鴛鴦圖之二 69cm x 47cm

風吹萬荷翻碧浪,雨後荷花更顯紅。

不喜世間多喧鬧,築家湖中聽荷聲。

題梅若先生國畫駿馬圖 69cm x 47cm

烽火已熄無征戰,終歸田園多歡欣。

卸甲解轡真自在,逍遙江湖是本心。

題忠賢道友怡然亭 69cm x 47cm

怡然亭內煮新茗,怡然花草對秋風。

怡然棋友三兩個,怡然自得怡然情。

題梅若先生國畫奔馬圖 69cm x 47cm

奮蹄揚塵鬃毛飛,白雲相逐清風隨。

一日疾馳八千里,逍遙山河不思歸。

題梅若先生國畫竹林孔雀圖 69cm x 47cm

竹林幽靜旭日暖,泠泠泉流青石間。

山深不聞煙火氣,滿身華彩是天然。

題寧妮女生 137cm x 35cm

春日暖暖照古城,青石老街現萍蹤。

紅塵倩影劍客心,江湖留跡若飛鴻。

少時最羨劍客行 102cm x 35cm

少時最羨俠客行,鐵血鋤奸鏟不平。

半百難忘少年志,猶舞長劍破清風。

清晨初日照池塘 137cm x 35cm

清晨初日照池塘,綠柳垂絲微風楊。

八哥能言爭相語,陶然春光愛梅香。

獨愛小園一棵松 69cm x 35cm

獨愛小園一棵松,寶塔如蓋枝葉豐。

不懼嚴寒挺且直,傲然風雪是平生。

白馬秋風黃沙行 137cm x 35cm

白馬秋風黃沙行,腳蹬龍頭佇高峰。

孤傲猶勝梅花冷,酒香更助劍氣橫。

風來竹枝動 137cm x 40cm

風來竹枝動,春到初日暖。

閑散青草地,安然奇石邊。

游白鷺湖四首 137cm x 35cmx 4

游白鷺湖四首之一 137cm x 35cm

推窗便見半山清,臨軒多喜一湖平。

翠柳如黛迷望眼,美景禪心亦動情。

游白鷺湖四首之二 137cm x 35cm

悠然湖畔古樹下,自在岸邊竹林間。

獨坐不聞人語聲,但聽枝頭鳥相言。

游白鷺湖四首之三 137cm x 35cm

白鷺湖中白鷺飛,白鷺湖畔青山眠。

鼓腹無事岸邊坐,清風竹林自悠然。

游白鷺湖四首之四 137cm x 35cm

窗外青山看不厭,小湖如鏡映雲天。

小住不過三兩日,卻認此處是家園。

游武當山之一 96cm x 59cm

一件蓑衣任風雨,兩隻布履行大千。

古藤老杖輕勝馬,直向雲外訪真仙。

游武當山之二 96cm x 59cm

雨後石壁苔痕冷,風中老樹虯結生。

世人跪求神仙佑,不知處處有仙蹤。

游丹江口大壩之一 96cm x 59cm

漢江悠悠水自流,漫漫行人依依柳。

十月夜風稍稍涼,閑心一如岸邊舟。

游丹江口大壩之二 96cm x 59cm

漢江秋夜涼風生,沿岸垂柳自多愁。

瑰麗雄闊丹江壩,一江清水向北流。

游黔靈山 179cm x 98cm

雄秀蒼幽黔靈山,九曲石徑通山巔。

赤松仙人今何在?弘福古剎自莊嚴。

寶塔玲瓏刺蒼穹,百丈古樹向九天。

大聖后裔獼猴靈,翻牆寺中聽誦經。

佛即是心莫外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世人不向心中求,卻焚香煙污靈山。

為隨世緣游靈山,見山是山心寂然。

只是不堪此身累,寧做家中自在仙。

游武當山紫霄宮 179cm x 98cm

真武大帝紫霄宮,背依青山氣自雄。

神龜萬鈞駝石碑,勢鎮山河保太平。

翠竹千桿彎彎河,青松如劍刺蒼穹。

紫霄殿前回首望,群山環抱聚和風。

遙想當年朱皇帝,萬世江山依然空。

游武當山天柱峰 179cm x 98cm

試問仙境今何在,武當山上第一峰。

天柱峰,上金頂,十月小雨下不停。

穿雲破霧鐵鎖道,峻拔陡峭青石徑。

山蒙蒙,雨蒙蒙,霧罩仙山隱真容。

瓊台樓閣崖邊坐,蒼松老樹凌空生。

紫金頂,峰上峰,擎天一柱探蒼穹。

三峰真人今何在,雲霧深處有仙聲。

游丹江口大壩之三 179cm x 98cm

深秋細雨西風涼,登高望遠閑情長。

丹江壩橫斷漢水,丹水漢水兩茫茫。

碧水長天遠山盡,山水相連遍汪洋。

丹江壩上看丹江,汪洋盡頭嘆汪洋。

古來澤國多少事,盡逐波光雲夢藏。

讀弘一法師文集有感 90cm x 57cm

前塵往事似煙雲,悲欣交集淚紛紛。

獨卧寒窗對孤燈,花枝春滿圓天心。

游洛陽龍門石窟之一 90cm x 50cm

盤山拜佛佛無頭,千佛又有幾佛留。

中原自古征戰地,笑看英雄也風流。

游洛陽龍門石窟之二 90cm x 50cm

佛自莊嚴歷千秋,依山傍水氣悠悠。

長安多少帝王事,無際波光逐浪流。

贈家兄黃河人 69cm x 47cm

情迷丹青四十年,如今痴愛未見減。

老馬猶有千里志,欲以翰墨繪北平。

憶家父 69cm x 47cm

粉筆生涯四十春,鬢髮已稀容顏損。

盡把青春付教育,無悔家國無悔心。

故鄉春望 62cm x 57cm

春雨過後碧野清,梧桐蒼翠鳥聲鳴。

無垠蕎麥騰細浪,阡陌迂曲任我行。

蘇州春遊 68cm x 59cm

兩岸煙柳風雨中,一株桃花分外紅。

翠黛紅唇猶似夢,漫過小橋第幾重?

憶屈原詩三首 15cm x 135cm

其一

青青竹葉發清香,紅棗糯米五穀糧。

根根絲線如思念,顆顆粽子似新房。

其二

年年此日端午時,滿街粽子花樣新。

幾人食得粽子香,幾人記得詩人心。

其三

世間無奈是詩人,大悲屈子最憂民。

投江捨身為祖國,汨羅江中葬忠魂。

清明四首 137cm x 35cmx 4

清明四首之一 137cm x 35cm

清明長夜人難眠,徘徊庭院心哀然。

故人已去皆成夢,此恨天公亦難圓。

清明四首之二 137cm x 35cm

清明一夜雨漣漣,故人身影浮夢端。

陰陽兩隔難相語,醒時悲淚濕枕邊。

清明四首之三 137cm x 35cm

清明時節哀思深,魂牽夢繞淚滛滛。

入山只為祭故人,無意春光百花新。

清明四首之四 137cm x 35cm

不為青山春意深,只為青山埋故人。

音容如昨眼前現,清明一拜淚紛紛。

題山西喬家大院 137cm x 35cm

雕樑畫棟今猶在,昨日繁華已成空。

當年風流人物事,不過後人戲說評。

人在春夢猶未醒,又見梧葉舞秋風。

九九歸一重陽日,鄉愁不覺心頭生。

洛陽游春之一 137cm x 40cm

最愛人間四月天,洛陽俱是賞花人。

王城舊主今何在,萬紫千紅依然春。

洛陽游春之二 137cm x 40cm

國色不獨好帝王,王城故地依然香。

游春少女爭相艷,自嘆難比花中王。

洛陽北邙到此休 69cm x 137cm

洛陽北邙到此休,萬里長河自東流。

山風振衣群峰小,水天蒼茫行孤舟。

巨塑偉姿風神現,高台春濃遊人稠。

連山索道如蒼龍,我輩駕馭雲中游。

題姚虞琴先生蘭花圖 69cm x 69cm

草堂素壁掛幽蘭,秀姿超塵出石間。

不畏嚴冬風霜多,春來依舊花爛漫。

碧沙春曉 69cm x 69cm

碧沙春曉聞鳥啼,滿目綠葉百花奇。

應知英雄多寂寞,嫗翁滿院舞太極。

觀黃賓虹先生山水畫展有感 44cm x 59cm

筆筆出天然,渾元紙上觀。

不聞煙火氣,疑是天上仙。

七夕街上鬧轟轟 69cm x 47cm

七夕街上鬧轟轟,天下男兒太多情。

為討紅顏一聲笑,折殺玫瑰萬千叢。

浩浩大江天際落 179cm x 57cm

浩浩大江天際落,盡入東海萬頃波。

明珠如劍插碧宵,外灘靜穆遊人多。

鋼鐵巨輪排兩岸,遊艇破浪快如梭。

天風犀利振我衣,獨佇船頭嘆蹉跎。

海上自古英雄地,何懼風雲惡風波。

憶沙曼翁先生 179cm x 57cm

一人弄里庭院小,門前彎彎小河深。

少時便有金石緣,翰墨生涯八十春。

久歷人間滄桑事,心倦紅塵已天真。

不喜世上新夥伴,最愛老友松竹梅。

先生早乘白雲去,空留舊照憶前塵。

2018新春感懷

我從2012年開始閉關。

2012年一直在家休息,成立三寶書屋免費流通法寶經書。

2013年一直在家休息。

2014年一直在家休息,開始寫自由詩古體詩寫修行體悟,成立禪武太極公益輔導站

2015年一直在家休息,繼續寫詩,啟動做三寶書屋公益微信號。

2016年一直在家休息,繼續做三寶書屋公益微信,開始寫書法並出版自作楹聯書法集。

2017年一直在家休息,繼續做公益微信,啟動谷禪書院公益微信號,出版自作詩書法集。

2015年2016年2017年這三年是經濟上比較緊張的,每天要時不時的看看銀行的存款,看看還能維持多長時間,也許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吧。

2018計劃必須要賣掉我的一所小房子,也許這樣在以後的生活上不至於太拮据了,賣房子的款要拿出來一部分繼續三寶書屋谷禪書院的弘法事業,另外一部分要還一個朋友的欠款,正是有了這個朋友的資助,才讓我現在有了一個寬敞的可以安心創作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他借給我的錢已經三年了,從來沒有打過一個電話說還錢的事,不僅不說還錢的事而且還不見我,以免給我造成壓力,所以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高貴的人,事實他也就是這樣,不僅高貴而且善良,默默無聞的幫了很多人,但從來不當回事,他也信佛但是從不放生也不建寺廟,他不是做不起其實是不屑,布施的人是有福的,信然信然! 他的確是很有福的,這個人就是我的朋友郭曉建先生,我們要祝福這種人。

我每天的功課都會替他消災迴向,當然也會迴向給我所有的親人和朋友們。

非常感謝我的兩個朋友崔俊旭先生,王竹強先生,因為在2016年出的自作楹聯書法集和2017年出的自作詩書法集的時候正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兩個都在經濟上給予了無私的幫助,他們同樣也是兩個高貴的人!

我在這幾年的閉關期間,我的混元太極師父王長海師母王秀雲全家一直對我和我的家人關懷和照顧,一直讓師父師母耽心,非常慚愧! 非常感恩!

感謝混元同門的大師兄徐學珍,二師兄馬立夏,四師兄范學天,以及師兄德林法師,劉霓師兄,夏修軍師兄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幫助!

全真清風道人張保平先生是我在修行的道路上的啟蒙老師,我從他那裡才開始對修道煉丹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入門,非常感恩!

少林寺釋延王法師也是我在修行道路上最重要的老師,我不僅是從他那裡系統的學習了達摩易筋經洗髓經,而且他的思想也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非常感恩!

我的朋友曹景軍先生,張曉洲先生,劉永軍先生,張勝吾先生,劉正彥先生在我人生的探索過程中不論在物質和精神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關懷,我向他們高尚的人格致敬! 非常感謝!

我在這幾年閉關期間聽慧律法師的講經是我每天的功課,受益良多,另外三寶書屋這幾年流通的大量的經書全部是來自文殊講堂, 感恩慧律法師大慈大悲!

感謝李健強先生,鄭志剛先生,王果林張岩夫婦在出版書籍時給予的指導和幫助。

在這幾年的修行中,我的學生郭曉偉李博夫婦和盧俊傑同學經常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和照顧,非常感謝! 祝福他們!

在2018年的這個充滿了春意的節日里,非常感謝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持!在新的一年我還會堅持走在這個道路上,我依然會把我的全部祝福送給你們,有你們在我不孤單 !

感恩朋友們!

崔谷禪於大明堂

2018年2月14

後 記

果林有一次對我說:「你現在這麼困難,還要出書,不能這樣子整」,我說:「有些事是不能等的,現在想到了就一定要完成,等有錢了再去做,那萬一你永遠都沒有錢呢,日子窮一點沒關係,只要做事情就永遠會有困難,沒有困難那才叫奇怪呢」。

這是我人生的第三本書了,今年較之往年在經濟沒有什麼好轉,由於老母親在去年冬天摔斷了腿,小兒家桐又考高中,可以說今年忙的是焦頭爛額,當然,對於人生來說這是一個人所必須要經歷的,也是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書是一定要出的,不管有多困難和拮据,因為我每天都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不知道在這個世間還能活多久,我必須在還活著的時候把想做的事情做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畫:畫俗容易畫雅難!
豐子愷:古詩新畫,相交輝映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