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快來學學喝酒怎麼降低傷害!

快來學學喝酒怎麼降低傷害!

天津科普說

帶你開啟精彩科普旅程!

      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其實酒精才是。


      沒了這把刀,生活會怎樣?


      外國網友們po出了自己戒酒前後的變化,結果一目了然。




      發現了嗎?

戒酒之後,他們精神好了、人變瘦了、外貌也更好看了……

      英國皇家自由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

戒酒後身體的恢復幾乎「立竿見影」。戒酒一個月,就能促進受損肝臟的恢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

      今天就帶你看看,這些年酒精對你做過什麼,給你一個不再喝酒的理由。



一杯酒,引發200多種健康問題


「感情厚,喝不夠;感情鐵,喝出血。」


「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


      這樣的勸酒辭砸過來,即使身體不適、不想喝,有些人也會迫於「不喝是不給面子」的壓力喝幾口。

      與很多人以為的「小酌怡情」不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酒沒有安全劑量,只喝一點也有害。中國男性飲酒率達48%,飲酒死亡數量全球第一。


飲酒與200多種健康問題有關


肝臟疾病


     

大部分酒精在肝臟代謝,醉酒對肝臟的傷害不亞於肝炎。

      長期飲酒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嚴重者會伴隨嚴重腹水、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

      酒精肝是長期大量喝酒導致的,有的人是沒有特徵,有的會右上腹脹痛、食欲不振、乏力、體重減輕等如果出現這種癥狀就要小心了,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下。


癌 症


      研究者們對喝酒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了很多認識,在這方面,研究證據很多,也可以給出相當肯定的結論。

      酒精早已被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

1類致癌物

,人體至少有7個部位的癌症都和它有著明確的聯繫:口咽、喉部、食管、肝臟、結腸、直腸和乳腺。在這其中,隨著飲酒風險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口腔、咽部和食道部位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平均每天攝入酒精50克以上的人在這些方面的患病風險大約是不飲酒者的4~7倍。


   


      戒酒20年後,患這些惡性腫瘤的風險和從不喝酒的人相差無幾。


痴 呆


      酒中毒性痴呆或酒精性痴呆是酒精對腦組織的慢性直接作用所致的原發性、特徵性痴呆。系長期大量飲酒引起的腦器質性損害,是慢性酒中毒最嚴重的狀態。表現為震顫、譫

(zhan,一聲)

妄、痙攣發作、急性或慢性人格改變、智力低下、記憶力障礙等。


心臟病及中風


      飲酒可使血壓升高,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增加突發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臟驟停、顱內出血(中風)等風險。


胰腺炎和胃潰瘍


      大量飲酒會刺激胰腺分泌,容易導致急性胰腺炎,胃潰瘍及胃癌發生風險也會增高。


      


      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的不適癥狀,連續大量攝入酒精,會導致更嚴重的慢性胃炎。 喝酒時進食在胃中及腸中的食物,會使酒精被吸入血液的速度減緩。如果在喝酒時同時吃東西(或是在之前先吃點食物「打底」),就可以暫時減緩酒精吸收的速度。當然,也消耗了更多的熱卡。 



心理疾病


      長期飲酒易影響心理健康,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義務感、責任感降低,也可表現為焦慮、抑鬱,在慢性酒精中毒者中,有6%~20%患者有過自殺行為。


      此外,飲酒後人的思維判斷能力下降,約22%的工傷與飲酒有關,43%打鬥受傷者體內酒精濃度較高。

      因此,每一場酒局都是對生命的透支,是慢性自殺。


國人酒精代謝存在基因缺陷


 

    與歐美人相比,亞洲人對酒精更為敏感。

      酒精在人體內代謝主要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



「乙醇脫氫酶」

的作用下,將酒精分解為

乙醛



第二步



「乙醛脫氫酶」

的作用下,將乙醛分解為沒有毒性的

乙酸

中國人的乙醇脫氫酶活性較高,第一步代謝很快完成。

遺憾的是,

約1/3中國人存在乙醛脫氫酶突變,第二步無法有效進行,於是大量乙醛滯留體內,產生臉紅、心悸、噁心等不適。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喝酒上臉的人更易受其影響,患癌風險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酒量大的人,只是對酒精耐受了,但喝酒越多體內積累的乙醛也越多,對身體的傷害更大。


喝酒,最好別超過這個量


      美國建議男性每周飲酒量上限為196克,女性是98克。義大利、葡萄牙等國比美國的限值要高,英國則是美國的一半。


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飲酒限量只是一個相對的安全值,

對於個人,特別是女性來說,建議能不喝就別喝,即使喝也要盡量少喝,不存在「適度飲酒」的說法。

      孕婦、兒童、青少年應禁酒,包括傳統的醪

(lao,二聲)

糟。


學幾招降低酒精傷害


      要想避免酒精帶來的傷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喝酒。不得不喝時,建議做到以下幾點,將酒精傷害降到最小。


1


喝酒前吃點東西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墊一下,能減少酒精對胃壁的刺激,延緩酒精的吸收,並且攝入一些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專家提醒,空腹喝酒時,血液吸收酒精的速度會變快,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更容易達到一定值,所以更容易喝醉。另外,酒精會直接刺激胃壁、損傷胃黏膜,進而導致胃炎、胃部疼痛等不適。


     推薦的食物包括奶類、豆漿等蛋白質飲料,蘋果、南瓜等富含果膠的果蔬;全麥麵包、雜糧粥等富含澱粉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解酒藥」之所以讓人感到清醒、舒服,是因為含有利尿、止痛和興奮的藥物成分,能夠緩解頭痛、噁心癥狀。

但這些成分不能真正「解酒」,反而加重肝臟負擔。



2


選低度酒,小口慢喝


      喝酒不宜過快過猛,應當慢慢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的乙醇。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僅易醉,而且對胃等器官的損傷更大。


3


不要用飲料兌酒


      酒兌飲料,讓酒精更快地通過血腦屏障,容易造成慢性酒精中毒。

      飲料里的碳酸會加速酒精在胃裡的滲透作用,更刺激胃腸道;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吸收速度更快,還易誘發急性胃腸炎等疾病。


4


白酒和黃酒溫著喝


      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臟的傷害。


5


喝酒的同時大量喝水


      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於酒精儘快隨尿排出體外,減少肝臟負擔。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


6


吃點有助解酒的食物


      如果不小心飲酒過量,帶來頭痛、眩暈等不適,可以嘗試吃一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含膠原蛋白多的食物,如肘子、豬蹄、肉皮凍等;膳食纖維高的菜,如海帶、木耳、大白菜等;涼拌海帶、香菇油菜;粗糧薯類;富含蛋白質的菜肴,如肉蛋及大豆製品等;清燉雞、豆腐類菜肴等。

      最後還要提醒的一點是,

「喝酒養生」的說法非常不切實際。

? 一項針對1200萬名女性的研究發現,每天只喝一小杯酒,即使是紅酒,乳腺癌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 對於「喝紅酒養血管」的說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析指出,適量飲酒對心血管系統保護作用及機制尚待深入研究證實,

不建議任何人出於預防心臟病的考慮飲酒。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紹興科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術前不能化妝?
颱風與颶風有什麼區別?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