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作者/愛夏(迷博物館團隊),文章經作者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分享朋友圈】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很明顯,無論是變型金剛還是熱映在線的大黃蜂,派拉蒙打造變型宇宙比肩漫威宇宙的野心與目共睹,但無論是變型宇宙亘古至今的航天情結,還是降落地面後數次描繪熱血沸騰的空戰場面,都像製片斯皮爾伯格之前導演的電影一般,反映著戰後一代懷舊的觀念與審美,這離不開他的前飛虎隊員老爸的言傳身教,他的電影,教人又熟悉又親切。

變型金剛II中,山姆一行人來到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立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激活「天火」(Jetfire),在這裡不僅飛虎隊的戰機多次露面,點燃情懷,連帶傳奇的中國飛剪號也給出幾個側臉,打足懷舊牌。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中國飛剪號(China Clipper),中美通航的使者

中國飛剪號(China Clipper),中美通航的使者——1937年4月21日,「中國飛剪號」由美國舊金山啟航,途經夏威夷島(檀香山)、中途島、威克島、關島、馬尼拉和澳門,於28日抵達香港。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於27日由上海飛往廣州。中美兩車通過香港郵政局,在九龍灣海面互換郵件。隨後,「中國飛剪號」於4月29日開始返回美國的航程,並於5月4日返抵舊金山。

的確,斯皮爾伯格在專訪中表示,「我曾經憎惡過自己的血統,也因此而萌生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厭棄。但回過頭去,我也曾經理解到一份感情。尤其是我自幼聽父親講述了許多二戰期間父親在緬甸與日軍戰鬥時的神勇故事,這使得我對那場戰爭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感覺。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對20世紀40年代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印象,在我後來的許多電影中得到體現———用一個不如意的現實人生對比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年代。」——這也是筆者在開篇所說,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展露給觀眾一種熟悉又親切的氛圍所在,當戰後一代的斯皮爾伯格開始對1940年代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的中國人也在回顧民國時代的種種往事,這種巧合,恰巧是他的電影頻頻打開市場的密匙。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喚醒天火的時候,這架飛虎戰機更是頻繁露面,算是導演給製片的會心一笑之禮乎?

阿諾德·斯皮爾伯格,製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之父,是「講述了許多二戰期間在緬甸與日軍戰鬥時的神勇故事」的主角,一位轟炸機中隊無線電台通訊官。1917年出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阿諾德自幼便對科學事物感興趣,1942年加入美國陸軍之前,是一家百貨公司的經理,之後從軍被派到駐卡拉奇的分類物資轉運站負責管理飛機部件。當他得知所在機場成立了一支新的490轟炸中隊時,他便調到了該中隊,任無線電台通訊官。他憑藉自己對「哈姆」電台的知識和經驗,成功成為一名熟練的無線電技師,並擔任了無線電部門負責人,負責為轟炸和其他業務提供無線電技術保障和支持。他設計了新的電路板和一些新系統,還接受了機載機槍手訓練。因此戰事緊急時,他兩次身兼報務員與機槍身之職,負責補充物資與轉運傷員的作戰飛機。戰後,他因服役期間的技術革新榮獲銅星勳章。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年輕的阿諾德以及他當時服役的第10航空隊隊徽

阿諾德在加入第490轟炸大隊時,已是第10航空隊的一員,並非早期純粹意義上的飛虎隊員——1941年12月20日下午,美國空軍志願隊在昆明上空同日軍搏鬥取得完勝,中國人民則給了這支志願隊伍一個神氣的名字:飛虎隊。1942年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天,飛虎隊解散,成立第23戰鬥機大隊,合併原志願隊的第1、2、3中隊,又調來第16戰鬥中隊、第449戰鬥中隊、第118偵察機中隊等編入第23戰鬥機大隊,隸屬總部在印度的第10航空隊,執行中國戰區的任務。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站在飛虎戰機前,中美二國士兵暢飲戰時通貨——可口可樂

從1941年末開始,中國的新聞界便洋溢著飛虎隊熱潮,並將其與一戰「紅武士」聞名遐邇相併論,飛虎隊的名稱就這樣傳播開來,雖然早已不是志願隊,但中國人還是喜歡稱那些飛行在中國上空,在飛機上畫著誇張圖案的戰士們為飛虎隊,更不論後來專線報道飛虎隊新聞的女記者陳香梅嫁給陳納德的逸聞……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二陳婚紗照,陳香梅也可謂將媒體氣質與職業性貫穿一生的女性

阿諾德回憶緬甸戰場的生活片段不多, 「我以電台操作員和機槍手的身份參加兩次深入英帕爾提供補給並疏散傷員的飛行任務。那情景令人害怕。雖然沒有遭遇到敵機,但是我們有幾次觀察到附近敵機的活動。我一直守著機身中部一挺12.7毫米口徑的機槍等著敵機出現。每次我們在前線著陸後,即便算上卸載物資和裝運傷員的時間,在地面停留的時間也不會超過10分鐘。」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第490轟炸機中隊通訊組成員合影,阿諾德為站立者第一排右五

「我的任務是檢查無線電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在惡劣季風氣候中執行作戰和運輸任務,需要暢通的無線電通訊和導航才能避免迷航」。

「我們給地面補給時,他們正面對日軍在多個方向同時發起的突擊,並幾乎陷入日軍的包圍圈。」

「我們在夜空中起飛,爬升到10000英尺,我們沒有戰鬥機護航,我很擔心日軍的奧斯卡隨時會發現我們……」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羅伊格林內爾所繪《傳奇的開始》,描繪了1941年12月昆明之戰的場景

緊張、生動又冷酷的戰爭體驗撲面而來,成就了《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太平洋戰爭》的真實,也有《辛德勒名單》的凄苦無語,這種連回閃現的戰爭風格,是斯皮爾伯格所獨有的。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做為董事主席貴族身份加持又從敵方陣營投誠而來的天火最終犧牲自我讓Prime重生,人性審美復古感十足,像不像一戰時的爵士之戰,幾乎沒有爾虞我詐,純粹藍血表現。這也是斯皮爾伯格電影中重要的一種人設。

戰後,阿諾德任職通用電氣工程師,他「對實時數據採集和記錄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父子二人也對航天事業著迷不已。這種痕迹,也閃現在《ET》與變型金剛系列電影中。阿諾德還長期擔任邵爾基金會(Shoah Foundation)的技術顧問,該基金會專門從事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言和證據收集與保存工作。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變III中開場直接追溯阿波羅升空,也算童年記憶點了

戰爭看似在風消雲散,只不過在斯皮爾伯格的影像中,以另外一種形式復活。

新映《大黃蜂》因為導演是耐克公子,所以將復古印象前推至1980年代,賣萌與少女心並進,最後的水下救援像極了水形物語機械戰士特別版,有時間的朋友進影院感受下,編輯無縫對接變I的功底也是服氣的。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萌萌大黃蜂, 比起同山姆在一起的初次出場,眼睛在這裡又圓又大,可男友可軟萌,不可錯過的異形ET

長按關注文史博物苑,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變形金剛《大黃蜂》,隱藏著斯皮爾伯格父子的「航空情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