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美軍兩萬噸兩棲戰艦,轉彎半徑比伯克級驅逐艦還小
「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是美海軍兩棲作戰主力,想知道操縱這個25000噸的大傢伙啥感覺么?一些美軍艦長爆料:居然比9000噸伯克級驅逐艦轉彎半徑還小!下面詳解:
第一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交付海軍已經十多年了,它將取代了LPD-4「奧斯丁」, LSD-36「安克雷奇」 LKA-113「查爾斯頓」, LST 1179「新港」等多型兩棲戰艦。目前僅存的LSD-41「惠德貝島」級船塢登陸艦也將被「聖安東尼奧」的flight II型取代,後者在2018財年獲得了撥款。到2030年,26艘「聖安東尼奧」將成為海軍的兩棲戰的基本力量:13艘flght i型,13艘flight ii型。
這裡談談艦長們對「聖安東尼奧」的體會,尤其是對比于海軍常見的「伯克」級驅逐艦:
聖安東尼奧的主要特點:
長684英尺,寬105英尺,雖然比「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短180英尺,單寬度幾乎相同,所以可以運作MV-22在內的大型飛機;
滿載排水量25000噸,是驅逐艦的2.5倍。滿載有38182平方英尺的車輛甲板,319000加侖航空燃料,2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者一個LCU通用登陸艇。但滿載後會更加難以操縱;
正常航行時吃水23英尺(7米),反而比伯克級驅逐艦淺7英尺(2.1米)。進行塢艙作業時,船尾吃水可以增大到32英尺;
雙軸驅動,四台colt-pielsick 2.5 stc柴油機驅動,提供42000馬力,動力噸位比明顯小於2:1,二驅逐艦則達到10:1;
兩個推進器都是單獨變矩,5葉推進器,16英尺直徑,每分鐘165轉。為了適應兩棲作戰,兩個推進器都是向內旋轉(左側順時針,右側逆時針)。
方向舵比其他船要大,每個面積195平方英尺,重5萬鎊;產生很大的轉向力,使得低速時轉彎半徑更小,35度時效果最大;
船體舭部為中圓式,阻力小,但在高海況下容易橫搖。在進行急轉彎時,不會橫傾沒有伯克、提康那麼明顯。
封閉的桅杆和長艏樓,比驅逐艦更容易受到側風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從LPD-29開始,高大上的封閉桅杆AEM/S被取消了,恢復為伯克那樣的輕質合金傳統桅杆。
機動性:
聖安東尼奧是美國海軍沒有直通甲板的最大戰艦,因此很多其他中小艦艇的操縱原則,對他都適用。由於駕駛室和橋樓很寬,駕駛的能見度於其他小型戰艦近似。除了更大,更笨拙。
圓舭使得船舶平衡性良好,轉彎時側傾小於驅護艦,常用的急轉彎動作時:18節航速開始掉頭,當滿舵時,速度減小到10節。雖然不會影響戰術轉彎半徑,但會增加進入新航線的時間。
伯克級驅逐艦vs聖安東尼奧級,180度旋迴性能數據
10度舵角,DDG 51:旋迴時間240秒,進距228米,橫距1280米
10度舵角,LPD 17:旋迴時間270秒,進距500米,橫距1005米
15度舵角,DDG 51:旋迴時間190秒,進距228米,橫距1005米
15度舵角,LPD 17:旋迴時間220秒,進距457米,橫距731米
25度舵角,DDG 51:旋迴時間140秒,進距228米,橫距594米
25度舵角,LPD 17:旋迴時間180秒,進距411米,橫距457米
聖安東尼奧級的戰術轉彎半徑比較小,比伯克級驅逐艦都小,很大程度上是樞軸點(pivot point)的緣故。轉彎時,PP點通常會很靠前,然後轉彎造成的急劇減速會提供更小的轉彎半徑。
當使用方向舵時,驅逐艦會立即作出反應,轉彎時的進距advance比聖安東尼奧更短。而且伯克級轉向後,能保持大部分的速度,轉彎開始時只減少10-20%的速度,從而產生更大的橫距transfer。通過轉彎時保持更高的速度,伯克級驅逐艦駕駛室後方的pp點相對固定,允許產生更有飄逸效果的轉彎。
相比之下,聖安東尼奧因為失去速度,轉彎時pp點前移,需要更長的轉彎時間和更大的進距離,但一旦速度減小,pp點向前移動,並通過船尾產生令人深刻的甩尾速度,以較小的橫距完成轉彎,反而半徑更小。但這在限制水域就要小心了,尤其是pp點後方超過500英尺有船舶時,轉彎更要小心翼翼,避免船尾掃到浮標、淺灘和其他物體。
操縱聖安東尼奧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考慮到動力系統的貧弱,因此對於航向和速度的變化更遲緩,需要艦長有更好的預見性。由於較低的推重比和圓舭,轉彎速度最好限制在22節,當然這還取決於船底的清潔度,而不是像驅逐艦那樣可以30節轉彎。另外,柴油機比燃氣輪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啟動和離合,從而限制了短時間內重新加減速的能力。因此,艦長們必須防止需要突然加速的場合。
上層建築和船體
聖安東尼奧的吃水淺,大上層建築,受風的影響很顯著。水面戰艦軍官的傳統經驗是,30節風相當於1節海流,但聖安東尼奧要更顯著。低於15節的側風依然會對操縱產生影響,使得舵手難以保持航向。所以聖安東尼奧額操作經驗是,20節風就相當於1節海流。
由於聖安東尼奧的低雷達反射面積的設計(號稱25000噸的船可以跟1000噸級船的RCS一樣),也給操縱人員造成了很多盲區——駕駛室值班人員無法看到船的近處「燈下黑」。由於駕駛室高達75英尺,陰影區向外延伸達150英尺。當停泊在碼頭附近時,會產生令人不安的「海員眼」視角。另外,干舷在主甲板上下有明顯的折角,給甲板上的人也導致了5-7英尺的盲區,不利於監控小艇操作和人員落水回收。
人員落水
聖安東尼奧的人員落水程序有別於其他軍艦,主要是那個封閉式隱身船體所賜,雖然兩側都有可以展開的剛性充氣艇,但只有右舷的那個是可以緊急情況下釋放的。然而,兩側都沒有傳統的J型吊杆吊架,任何人員都必須使用左側的們,這也是游泳救生員唯一能下水的位置。
在執行海上回收任務時,聖安東尼奧的船員被教授:「Anderson by day, Williamson by night」白天安德森轉彎,晚上威廉姆森轉彎。這是根據聖安東尼奧級只有左舷能施救,和上層建築對風的敏感性而總結出來的經驗。
海上補給
對於海上補給來說,聖安東尼奧最大的因素是巨大的慣性和文丘里效應。在等待點300-500碼是油門收到1/4,一個18節的全鍾將無法達到規定的速度有時候還需要減速。相反,15-16節可以達到最佳的橫向補給速度。另外,由於巨大的體系,文丘里效應更明顯,而且聖安東尼奧推重比有比較低,加速性能差,所以保險起見,一般保持200英尺的較遠距離來橫向補給,同時緊密監視橫向補給纜繩上的距離刻度標記,保持距離。
總之,聖安東尼奧有一些船塢運輸艦典型的特點,但他也可以像驅逐艦一樣靈活操縱。水面軍官應當了解這些特點和局限性。未來聖安東尼奧將是兩棲艦隊的主力,很多水面戰軍官都將輪崗到上面,保持良好的操船技能,才能少撞船。
該內容為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2018美海軍爆款文:我們如何輸掉了2025年太平洋戰爭
※美軍如何突破中俄防空體系?淺析B-21轟炸機的定位與特點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