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緯張穎:低谷中死掉的公司,只會讓留存下來的更加有價值

經緯張穎:低谷中死掉的公司,只會讓留存下來的更加有價值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月5日報道

獵雲網註:對於資本寒冬,近日,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在混沌大學的分享中表示,一線投資機構和基金,可以從容地放慢節奏,並對每個行業的頭部資產進行布局。創業公司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修鍊內功,想辦法成為行業的頭部企業。張穎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同時站高望遠。所以,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永遠不要向任何的內外部困難、或力量輕易說No,要找到看待問題的正確角度,並兇悍地執行,就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文章來源:混沌大學(微信號:hundun-university),作者:張穎。

這一輪資本市場的低谷,將會對所有公司產生影響,但我堅信,死掉的一批,只會讓留存下來的那些公司,更加有價值。

真正存活下來的公司,會領悟到很多東西,然後穩步發展,將很多簡單的商業觀重新賦能,一步一步成長。

新經濟的「危」與「機」

那麼,什麼是這一波新經濟的「危」與「機」?我分析出的邏輯要點如下:

所謂的「危」,是指:

1. 中美經濟博弈常態化

這種大國之間競合的常態化,將持續存在。國外的各種壓力,會迫使中國真正地練身體,變得更強大。

2.人口紅利消失與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To B 的生意以及企業服務、軟體等新技術的提升,核心動力就來自於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先說人力成本。經緯內部很認真地看過一個比例,就是人力成本/電腦。以前一線城市的人平均工資2500元,電腦4000元;現在剛好反過來,人力成本4000元,2000-2500元就可以買個筆記本電腦。企業主是否用企業服務SaaS,背後很大的一個驅動力就是成本。

2012年之前,大家的增長模式很簡單,拉貸款、擴產能,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實是經濟系統化的產能過剩,現在再去擴產能就是找死,所以只能逼著向效率要效益要利潤,這在各個行業的趨勢都非常明顯。

3.金融系統波動

隱形的剛兌,貨幣的高槓桿,以及今年一直疊疊不斷地P2P危機,大家都意識到了。政府也在盡極大的力度,把泡沫擠掉。

4. 熊市壓力

常態化和周期化的熊市壓力,二級市場破發,有一些跌得非常慘。二級市場的窘境在影響一級市場,這將導致融資越來越困難,一批偽獨角獸公司將預先掛掉,進而導致整個市場的大波動。

一線投資機構和基金,其實可以很從容地放慢節奏,然後在每個行業的頭部資產上去下手。

因此,我給經緯系的CEO們的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辦法變成行業的頭部。

如果你不是頭部,那你能做什麼?是提升你運營的效率,先活下來,還是努力去尋找一些被收購或者被整合的機會,這是每一個創始人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接下來,這一波新經濟中,所謂的「機」,在哪裡呢?

1. 消費人群變化

新的消費力量不可忽視的。

我們所投的一家交易平台公司Nice,2018年7月開始嘗試做潮鞋的交易,單月交易量就達到幾個億。

很多投資人根本就無法理解,想都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市場存在,這是非常可怕的。

2.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升級

大家都在說消費降級,但其實我看到的恰恰是三四五線城市正在消費升級。我去過很多窮的地方,在那裡,你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好的車,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衣著,更好的消費,更好的體驗,更好地看世界。

所以,我們只聚焦中國,看好中國。

3.產業互聯網/醫療/教育需求

我們自2014年開始就從聚焦移動互聯網而轉型,在其他領域大張旗鼓,但靜悄悄地布局。我們在企業服務和SaaS投了40-50家公司。

在教育行業,有猿輔導、VIPKID、尚德、百詞斬、考蟲、輕課,我們絕對是中國教育領域投資的前3名。

在醫療行業,我們聚焦新葯研發、基因治療,以及有技術壁壘的生物醫藥科學。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醫療投資團隊能成就經緯的下一波回報。

4. 精細化運營

關於精細化運營,我舉個例子。在投資上,我永遠不會說經緯是第一名,但是在投後這件事情上,我們就是第一。請看看我們微信公眾號的運營。

我每天看70-80篇各種各樣的文章,閱讀量高的就會轉發給公號小組,考慮借鑒和轉載,並分析怎樣寫出好的導語。直到今天,每一篇微信文章,我都力所能及地轉發,加上自己的評論。我會想很細微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支持他們,傳播好的內容。哪一個投資機構的一把手,能做到這一點?

珍惜每天一次到兩次的傳播機會,用心去做好每一篇文章,這個傳播就是非常立體的。每天這樣傳播,你想傳達的觀點、想要說的話,就能到達創始人。

經營一個企業,會有很多細微的點,當你把每一個點都做到比別人好,同時又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再把幾個重要的點給連接好,打通之後,你會發現,在兩三年之內,別人同你的差距就是十萬八千里,他們再也追不上。

所以經緯一直以來是一家「非常快的慢公司」,快是在執行、動作、節奏,慢是在大的方向,戰略上想得比較清楚,堅持而不輕易動搖。

5. 高科技壁壘行業機會

這條路可能會非常曲折,會有高峰和低谷,但是中國的高端製造,特別是有技術和科技壁壘的高端製造,我覺得提速會非常迅猛,會讓很多國家吃驚。

我們現在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大,看到很多有技術壁壘的創新,從第一天開始就有技術團隊去豪賭它們,之後輔助它們成長,幫助其找到商業上的合作夥伴。

6.創業者修鍊內功的好機會

今天,像寒冬一樣冷的行業,我覺得裡面都還有巨大的機會,就看你能不能在別人放棄、別人失敗、別人關門的情況下,繼續堅持,然後把某一點給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創業者的基數有可能越來越少,但我覺得這是對的,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創業。可能在今天這個時間點,很多人會冷靜下來去思考,意識到我不適合創業,我現在也融不到錢,但是我能加入一個公司變成高管,能輔助創始人成長,同時也成就自己,也能賺很多錢,也能對家庭、公司負責,為什麼要每個人都去創業呢?

所以,這段時間能讓本身就應該去創業、義無反顧的人更加堅決,用更多的時間,練內功;另外很多不適合創業的人,去找到更適合他們的方向和角度去發揮自己。

經緯如何應對經濟轉型?

對員工好,對創始人好

面對這一波經濟轉型,經緯是如何做的?

1. 投資策略升級

從2014年到今天,ToC的APP相關的消費互聯網項目,占我們投資總量的15%不到。我們現在重倉的是產業互聯網、新增量市場的消費升級、醫療與教育、智能製造、與應用場景結合的新技術等領域。

還有新增量市場的消費升級,比如新形態的教育。猿輔導從2018年暑假到現在,大約有近50萬的報名。而且,這個數字與今天中國教育行業的頭部公司距離非常接近,並且我覺得它還有4-6倍的空間。

2. 加重投後職能

要全體系地去服務創業者。我們不停地請人,80個解決不了,就90個人,90個解決不了就100個人,管理費我們都不要了。我們要讓創業者意識到,我們跟別人有多少不一樣,能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比如,我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的同事們每周工作70個小時,每天電話、微信各種各樣的諮詢,覆蓋醫院挂號、手術康復等等。如果重大手術康復後需要去美國,怎麼樣轉機,我們都想的非常細。

3. 投後職能前置化

永遠給優秀的年輕人機會。

現在做投後的員工,只要你能證明你是優秀的、能有成績的人,我就會把你的職能前置化,讓你去配合投資團隊,加大你與創業者交流的頻次。你越做越好,有一天就可能完全從後台前置,並參與重大決策。

足夠的子彈,足夠的耐心。

如果不行,我們就客客氣氣聊離職,盡全力把細節處理好。離職同事中60%以上都加入了經緯系的公司。

4.作為投資機構,對創始人真正的好是什麼?

(a)簡單、直接、真實、不拐彎

任何來我們公司開會的創始人,第一感覺就是我們極其簡單、直接、不拐彎。

我覺得,對別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真實,告訴他們你心裡真實的想法和建議。如果我說出來的讓他們非常討厭,我也能理解,但是我也要說,因為當他們有了與更多機構的交流和比較,一定會慢慢意識到我這裡,才是真正對人好。

(b)不折騰、陪伴、有強大的保護欲

要不然就不折騰,要折騰就回擊到底。

幾年前,我們一家明星公司進行下一輪融資,一個很不錯的海外基金在看這個項目,我們合作很多次,但是他們老是出幺蛾子條款折騰創始人,條款非常苛刻。

我剛開始還很客氣地跟他們解釋,後來就非常強硬的處理,讓他們不能折騰我們的創始人。因為這樣才不會讓我非常壓抑,我才有動力更好地去工作,更努力去善待我們自己的創始人,去保護他們。

總之,從骨子裡面說,別人越是說「你做不到」,來刺激我,就會讓我更加的好勝,而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加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

最後,給創始人的建議

未來10年,合格的創始人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們自己要想清楚,要對自己了解,要對自己誠實。夜深人靜,找一個獨處的環境,面對一個鏡子或者是面對一張紙,你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做老大的料?我是不是能獨立創業?我是不是能在To B的領域裡面能發展,並且能做到頭部的公司?我如果不是,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擅長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

1.培養綜合能力

未來的創業,對一個創始人的全面性要求會更高。你要比以前更會運營,更會說,更懂融資、品牌、團隊,更會高效地用錢,在用戶擴張和收入之間找到長期平衡。

因為短中期越來越難融錢,哪怕是在大趨勢看好的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殘酷。雖然你有可能做到一定高度,巨頭的競爭會小一點,但會面臨各種各樣其他的問題。

之前被忽略的基本功要重新被重視,要看真正的商業邏輯是否成立,而不是用龐大的資金,去養用戶的緩慢增長,然後N多年看不到結果的一個商業模式。

2. 一定要「做重」

只有做重,才能抗擊巨頭的殺入。模式如果太輕了,護城河就不夠深、不夠寬,很容易被別人異軍突起,然後超越。

3. 自強則萬強

只有自己強了,才有後面一切的順利,跟一切的強大。

4. 平衡好工作與生活

經緯是我職場上、人生中最重要的平台,但我也喜歡紀錄片,喜歡越野摩托車,喜歡看世界,我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想去實現。

就好像2019年1月11日上映的紀實電影《燃點》,經緯和我參與了紀錄的過程。創業是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我們認為這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這個時代可以被紀錄下來,也值得被紀錄,特別是在當下。

2017年3月,我把本來是在市場小組孵化的、一個每年帶CEO出去交流的事情獨立出來,做了一家公司——經緯出行。核心的模式就是,通過新經濟領域裡優秀創始人的高端出行,放大漏斗,認識更多的CEO。等這個量放到一定程度,我們會有自己的社群和生態,最終延展出一些商業的「撮和」以及一些跟投的可能性。

把高端出行、社群生態、商業延展等三項打通,形成一個三角型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是一個完全的藍海。

這件事本質上蠻重要的。現在一個創業者或者職場高管,工作壓力和環境都不叫惡劣,而是越來越極端,是需要一些東西去解壓的。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寬鬆一下自己的心態,安撫一下這種焦慮,然後充電,回來再去發力。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只有這樣子,創業這條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5. 永不妥協,兇悍執行

為什麼我能走到現在的樣子?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同時站高望遠。

所以,請永遠都不要向任何的內外部困難、或力量、或限制去妥協,不要輕易地說No,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正確的角度,放開腦洞地去思考,再加上兇悍地執行,就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香港IPO,旺丁不旺財
移動晶元之死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