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書協原副主席、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隸書名家,書法是二三流水平?

中書協原副主席、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隸書名家,書法是二三流水平?

當代書法家,以數十萬計,不同的書法家有不同的鑽研角度。但論及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隸書名家,中書協原副主席劉炳森是無法繞過的一座「山峰」。

這是怎樣的一座「山峰」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許多老百姓、書法愛好者眼中,他無疑是一座大山,一座頂天立地、不可忽略、難以逾越的高峰,

在一般人心中、眼中,隸書名家就是劉炳森,劉炳森是隸書名家,提到隸書書法,不能沒有他。其他人的攻擊和貶損,是無理取鬧、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但是,在官方、在許多行家的眼中,劉炳森的隸書卻是另外一種樣子:從藝術角度看,屬於二三流水平,基本是俗字,但還不屬於「惡俗」(石開語);劉炳森的隸書或可自成一體,但論其藝術格調,還是有待提高(曹寶麟語)……

類似的行家評價似乎還有不少,在他們的眼中、口中,劉炳森的書法難稱上品,

水平有限,而藝術造詣別說比不上清朝隸書碑學時代的名家,在曹寶麟看來,劉連書法雜家馬一浮都比不了的!

同樣的隸書作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巨大的認識差別?

這就牽涉到對於書法的基本認識觀了,這是一個比較宏大的問題,也是現實中,無法被人完全識破、攻克、統一的現實問題。

簡單地說,書法到底是為誰服務的?是屈從於內心的、規律的藝術召喚,還是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的?

在書法藝術的審美上,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書寫規律。只有在掌握基礎的書寫後,辛勤鑽研,不斷磨練,才能在繼承先賢的傳統基礎上做出一點點進步。真正的書法規律,絕不是僅僅要求「字跡好看」,而當代一大批書法家,默默耕耘在他的領域裡,也基本順從著書法的潛在規律、要求,這些人的多數並不為當代人所了解,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了。

而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寫的「好看」的,即是好字,寫的不那麼好看的,就沒有「美」可言,而當代寫「丑書」的書法家是那麼多——相對而言,劉炳森的隸書,自然是「美」,雖然美得呆板、美得千篇一律、美得缺少變化,但不乏有那麼多擁躉:在他生前,作品曾被當作「禮品」,被廣泛,迎來送往,曾經供不應求,文從沈夢了解,以至於在他臨終前幾年作品就賣到了上萬元一幅。這在2005年的中國書法市場,幾乎是首屈一指的行情價!

對此,石開在2006年7月8日的公開發言中說「目前收藏界的定價,每平尺3000元左右,日後可能還會下降」……

十多年過去了,石開的話似乎正應驗著,也幾乎沒有聽到劉炳森的書法在拍賣市場的新聞。如今,他的作品影響確實涼得多了!

但這,並不妨礙眾多網友對這字千篇一律的好評!畢竟,普通的大多數,並不理解所謂的書法規律和書法要求,他們只在乎自己看到的和能品味到的,因此,這種,專業和非專業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著!

誰也壓不倒誰!誰也說服不了誰!

於是,劉炳森的字,依舊在褒貶兩重天中,靜靜地成為歷史過往。

劉炳森還有不少徒弟,繼承了他的隸書風格,如高本強、張惠臣。

他們和劉炳森的字很像,但幾乎沒看出多少創新味道來。

畢竟,「像」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新的味道,一個時代又有幾人寫出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1892年選出的狀元、榜眼、探花,為何都沒有名氣,書法卻這麼好
20世紀陝西代表書法家,隨華世奎學楷、跟張寒杉學篆,字無俗氣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