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吳昌碩為齊白石寫潤格,火了;齊白石為他寫潤格,你猜火了沒?

吳昌碩為齊白石寫潤格,火了;齊白石為他寫潤格,你猜火了沒?

有畫說

本期導讀:古代文人對於寫字作畫賣錢這件事情,是一件比較隱晦的事,因此有文人風骨之說,認為書畫藝術是件很高雅的事情,如果拿字畫賣錢那很俗的事情。但是,如果搞藝術的人如果不賣字畫,那又用什麼吃飯呢?於是古人就換了個高雅的說法,叫「潤格」,不叫賣字畫,改稱字畫索潤,這樣就文雅多了。自鄭板橋始,字畫定潤格就更加變得光明正大了,在民國時期就更加堂而皇之了,甚至還出現了專門代人定寫潤格的人,畢竟自己給自己定價有點不好意思,由別人來給自己定顯然就避免了這種尷尬,如果對方還是一位比較權威的名人,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白石老人

大家都知道,近現代最為有名的大畫家齊白石老人,當時剛到京城發展的時候也只是一個一文不名的潦倒木匠,想在高手如雲的京城靠寫字作畫為生那是相當艱難的,畢竟當時的市場競爭是非常之大,而白石當時可以說連自己的「品牌」都沒有,作品好不好根本沒人在乎,畢竟賣字畫這件事情人家首先看的還是「名氣」。所以白石後來回憶說那段「創業」初期真是過得落魄至極。但是白石後來還是在京城站穩了腳,當然固然與他自身作品的水平有關,但最重要的恐怕還是有一位牛人給他寫了潤格之後,那種慘淡經營的狀況才日漸好轉。

尤無曲

1917年到1920年這段時間是齊白石慘淡經營的幾年,1920年以後就逐漸打開了局面,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吳昌碩給他代寫了潤格。齊白石本來不是沒有潤格的,但是自己定的潤格沒有說服力也沒有公信力,而吳昌碩當時是什麼地位呢,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全國美協主席,你可以想像一下,假設今天的中國美協主席給某個偏遠小城的不知名畫家寫了一個充滿抬舉讚揚的題字並且為他標明字畫價格,可以想像這個小城的畫家一下就可以發財了。當時齊白石就是因為有了吳昌碩代寫潤格這一強大的背書從而得以在京城站穩腳跟、甚至一下就火了起來,獲得了藝術界的承認。幾十年後齊白石也成為了國內響噹噹的第一號畫家,那齊白石有沒有為別人寫過潤格呢?當然是有的,那齊白石為別人寫了潤格之後,火了嗎?你猜猜。

白石定潤格

當然今天咱們的重點不是說齊白石的發家史,而是說齊白石為他寫了潤格的這個人。1943年齊白石已經成為了國內最為著名的畫家之一,其身份地位也幾乎和當年的吳昌碩差不多了。1941年的時候有一個年僅32歲的年輕畫家在京城的中山公園舉辦了一場個人畫展,這個年輕畫家名叫尤無曲。當時的畫展齊白石和王雪濤等大名家都前去觀展了,齊白石對這個年輕人的畫非常讚賞,並且當場向他求畫,花了百多元大洋向他購買了一幅《縴夫圖》,這對於齊白石這種小氣人來說是難得的慷慨了,可見齊白石著實是覺得尤無曲的筆墨功夫是非常了得了,不然他根本不會捨得掏一個銅板出來買別人的畫的。隨後齊白石與尤無曲就有了交往,而尤無曲當時雖然畫畫的水準都可以折服齊白石這樣的牛人了,但是畢竟人年輕名氣也不大,同樣是如同當年落魄的齊白石一樣日子過得很是慘淡。

尤無曲作品

兩年後,大概是通過陳半丁的從中撮合,齊白石主動為尤無曲定寫了潤格(圖三),同樣如同當年吳昌碩對自己極盡贊溢之辭一樣,齊白石洋洋洒洒誇讚了尤無曲一番。那麼尤無曲此後有沒有如同齊白石一般飛黃騰達呢?按道理來說,有了齊白石這一封權威的潤格證明,尤無曲的字畫銷售就要開始蒸蒸日上。但讓人猜不到的是,尤無曲不但沒有因此飛黃騰達,反而其下半生的名氣越來越低最終如同隱士一般被世人遺忘了。是因為尤無曲荒廢了自己的手藝自甘墮落么?相反,尤無曲不但沒有任何鬆懈,而是更加潛心於鑽研學術和書畫。那這又是為何呢?

尤無曲作品

這就要大概對尤無曲這個人的生平進行一些介紹了。尤無曲出生於書香世家,父親是陳師曾的好友,因此尤無曲五歲就開始習畫,得益於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父親強大的藝術朋友圈子,因此尤無曲在年僅32歲時就能夠在京城舉辦個人畫展,這在當時來說一般是要有一定名氣和資格的畫家才能做到的,而尤無曲無疑是憑藉自己的真功夫做到擁有這個資格的人。也正因為他的書畫具有著很高的藝術水準才能讓齊白石願意自掏腰包購買畫作,因此尤無曲的筆墨功夫是毋庸置疑的,而在當時齊白石的影響力也可以說已經是如日中天了,但卻未能推動尤無曲在藝術經營上的進一步發展,這就實在讓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了。

尤無曲作品

若是一般人拿到齊白石為自己寫的潤格,一定是貼在最為醒目的地方大肆宣揚,因為這就是一個活廣告金字招牌,不說能因此大富大貴至少是可以過得十分舒坦的了。但是,尤無曲這個人心性淡泊名利非常低調,並不在乎這些虛名和利益,因此,拿到齊白石為他寫的潤格之後,幾乎就被他雪藏了起來,不但沒有懸掛出來廣而告之,反而是隻字不提從不對外炫耀,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足為外人所道也」。也許有人說他這是迂腐、死腦筋不開竅,但實則這是一種真正的文人氣節的體現,他並非故意而為之,而是一種真正的淡泊。

尤無曲作品

此後幾十年,他醉心於自己的書畫藝術世界,儘管生活清貧但是怡然自得非常滿足,並沒有因為沒有通過藝術獲得大量的財富而感覺空虛,他的精神世界非常富有,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富有,他已經不屑於生活在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富有,這完全是兩種不同層次的富有。到了尤無曲43歲的時候,他又醉心於盆栽園藝,培植各種花花草草,玩玩園藝盆景,這一玩又是幾十年,最終又完成了盆景藝術大家,他的盆景被認為是「逸品」。當然,此後的幾十年中,尤無曲仍然是筆耕不輟,不但沒有放棄書畫藝術反而可以說是到了「沉迷書畫日漸消瘦」這樣的程度,到他九十多歲時仍然是佳作頻出,但後半生他基本是過著一種類似隱居的生活,對外沒有太多的交往很少拋頭露面,竟然漸漸被藝術界遺忘,真可謂是隱居半生而寂寂無聞也。

直至尤無曲逝世之後,人們才發現這個掃地僧一般的隱士,實在是被世間低估和邊緣化了,他於2006年以97歲高齡辭世。距他1941年首次舉辦個人畫展77年之後,2018年12月北京介居書院再次為這位真正的藝術家舉辦了隆重的紀念展。

(文:路過)

有畫說|擴展閱讀

在尤無曲臨終彌留之際,在恍惚中這位老人重複說了四個字:人淡如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畫說 的精彩文章:

他的書法人人稱讚,他的書法爭議頗多
20歲在煤窯挖煤,後自學畫畫玩命畫民工,一幅賣出500萬

TAG:有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