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結石頻發,大人還不上心?孩子該怎麼喂,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近期,腎結石發生在兒童身上的案列已經屢見不鮮了,沒有父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但是錯誤的營養觀念、不健康的餵養方式卻不得不讓父母反思,你真的了解孩子需要什麼嗎?如何杜絕好心卻辦了壞事呢,今天帶大家看一下吧。
家長亂補鈣 1歲女童體內長9顆結石
現今1歲多的小鍾(化名)是名早產兒。最近被父母發現出現了嚴重的血尿,輾轉到醫院通過檢查,女嬰小鐘體內共有9粒結石。其中,最大的結石體積居然達到了2厘米。為何年僅1歲多的孩子會長這麼多結石呢?
原來,媽媽擔心缺鈣怕她長不高,在她出生僅10天時,就買來鈣片磨成粉狀,溶於奶粉中進行補鈣。後來,又自行購買了含鈣成分的保健品,擅自增加魚肝油的劑量。醫生提醒:不按正確方案配比奶粉,容易增加腎臟負擔而出現結石。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應餵養母乳或者正規的第一段配方奶。
專家提醒:"兩頭兒和一個中段期"最容易缺鈣,但是補鈣需謹慎吶
"兩頭兒"是指初生期到骨骼成長期,十幾年的時間由於骨骼生長發育的需要而要求更多的鈣質,尤其是在新生兒期、嬰幼兒期、青春期的孩子對鈣質的需求尤為増加。另一個是老年期,男性在70歲以後,女性則在50歲左右就發生鈣流失明顯増多。
這與老年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行動遲緩、動作減少、長期久坐或卧床、骨骼缺乏刺激有密切關係。此外,老年人飲食量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導致鈣和維生素D的量下降也是其易缺鈣的重要原因。
"一個中段期"是指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間,一個人擔負著"兩個人"的重任、需要額外添加鈣的攝入。
怎樣補鈣不會得結石?以膳食鈣為主、鈣補充劑為輔的形式攝入足量鈣
由於食物中的鈣和草酸是一同被攝入體內的,因此食物中的草酸會優先在腸道內與部分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澱,並通過腸道(非腎臟)排出體外。剩下的鈣離子則會在維生素D的協助下純粹地進入體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食用鈣含量高的食物反而會降低腎結石的風險,鈣含量偏低的膳食結構中,由於沒有足量的鈣來沉澱草酸,導致過量的草酸被攝入,為維持血鈣平衡,骨骼會溶出鈣,但它會與進入體內的草酸在泌尿系統處結合,導致結石。高鈣飲食中的鈣,可充分在腸道內沉澱完草酸,還會有剩餘部分進入體內。
得了結石怎麼辦?中藥1茶飲,排出結石很輕鬆
一提起腎結石,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多喝水。但喝水就能治好腎結石嗎?其實不然。多喝水往往用以預防腎結石。而一旦患上腎結石,多喝水對治癒疾病來說作用不大。長期腎結石得不到治療,還可造成腎損傷。
因此,一旦查出有腎結石,應及時調整生活習慣並定期隨訪,治療可用中醫中藥茶飲方《知、坤、通、淋。飲》,能加速殘餘結石以及碎片的排除,防止石街形成,減少併發症。也用於清除PNL、URL、經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後腎、輸尿管、膀胱中的產於結石和碎片,能有效預防手術或非手術治療後的結石複發。
臨床數據調查研究顯示。92%的結石患者在服用1個周期之後,可見少量結石隨小便排除,梗阻疼痛基本消除,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現在也有中原地區中藥世家根據此方製成了盒裝的膏滋,如今丄-網【tao】-包便可以找到,足不出戶即可收到。
溫馨提示:北方人冬季更容易缺鈣,要謹慎
生活在光照時間較短的偏北地域的人們,經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3的數量也較少,從而影響鈣的吸收。此外,季節變化對人體鈣含量的影響非常明顯。


※適合孕婦吃的10種水果,媽媽營養足寶寶才健康
※紅糖大棗能補鐵?產後媽媽別再被騙了,不然很可能功虧一簣
TAG:妖精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