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59年,宋理宗的朝廷出現危機,因為一個意外,南宋又多活了20年

1259年,宋理宗的朝廷出現危機,因為一個意外,南宋又多活了20年

南宋王朝是一個奸臣當道,九個皇帝沒有一個是有作為的王朝,最終在公元1279年被元朝所滅。其實,早在公元1259年,南宋差那麼一丟丟就亡了,但因這件事兒,又苟延殘喘了20年。到底是什麼事兒能讓南宋「起死回生」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公元1127年,靖康之亂後北宋滅亡,於是宋徽宗之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史稱宋高宗。宋高宗所要收拾的,不僅是中原地區爛攤子,還要面對金朝虎視眈眈的進攻,可惜宋高宗是個軟弱無能的皇帝,再加上「主和派」(如秦檜)等奸臣的挑撥,不僅將「主戰派」下獄處死(如岳飛),而且還對金朝俯首稱臣,繳納貢幣,花錢買安寧。

後來,到公元1194年,宋寧宗趙擴繼位,他本以為還能「花錢免災」,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局勢卻已有了巨大的變化——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而且以摧枯拉朽之勢,向中原奔襲而來,所以此時的南宋,開始與蒙,金並立,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在蒙古帝國歷代可汗的率領之下,一共對南宋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第一次在公元1235年~公元1241年,

第二次在公元1253年~公元1259年;

第三次在公元1268年~公元1279年。

在第二次「宋蒙之戰」,南宋差點就被滅了。公元1259年,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一路殺到了鄂州(今湖北武昌)城下,似乎就要上演一場北宋的「靖康之恥」。面對兵臨城下的蒙古鐵騎,宋理宗驚恐萬分,不知所措。當時,他身邊有個奸臣,叫做賈似道,就極力勸阻,讓宋理宗和蒙古人求和,以求得片刻的安寧。

於是,賈似道就派人去向忽必烈求和,但忽必烈卻不吃這一套,並且鐵了心要滅掉南宋,甚至求和的使者,還差點成了忽必烈刀下的亡魂。這下宋理宗沒辦法了,連求和都沒得談,看來這次是死定了!但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蒙古大軍一直按兵不動,遲遲不來進攻,而且沒過多久,忽必烈竟然答應了南宋求和的條件,並且主動撤軍,這讓宋理宗有點起死回生的感覺,為什麼忽必烈會突然撤軍呢?

原來當時的可汗蒙哥去世了,而忽必烈作為蒙哥的弟弟,則要立即回去繼承可汗的位置。因為蒙古帝國的繼承製度是「兄終弟及」,不同於中原王朝的「父終子繼」。所以對忽必烈來說,現在的頭等大事就是回去繼位,然後處理蒙哥的後事,因此南宋也就得以逃過一劫,並多活了20年,直到公元1927年,兵敗崖山,才徹底被元軍所滅。

其實,最後這20年是個多好的機會,卻被白白的浪費掉了,如果南宋的皇帝還能有所作為,勵精圖治,說不定還能鹹魚翻身,但可惜幾位末代皇帝,他們只知道貪圖享樂,所以它的覆滅,也是一場註定的悲劇,並且在歷史上還得不到半點的同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功是決不放棄 的精彩文章:

太子:我登基後,第一個就殺你,丞相:你太嫩了,最後太子被賜死
慈禧太后愛喝此湯連喝10年,10年後問廚子1句話,卻下懿旨:處死

TAG:成功是決不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