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圖說:「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德軍用俘虜坦克發起最後的攻勢

圖說:「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德軍用俘虜坦克發起最後的攻勢

1918年7月15日,德軍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攻勢,同盟國將其稱為「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德國將其稱之為「世界大戰」,暗示這次戰役如果成功將迫使協約國簽訂一系列有利於德國的和平條約。然而一天之後,進攻就被終止了。7月18日,法軍、英軍和美軍發起反擊,擊潰了進攻的德軍。8月6日,德軍甚至被遠遠反推到出發戰線之後。這次戰役,德軍損失16.8萬人,其中2.9萬人被俘。協約國方面損失約13.4萬人。

從軍事技術角度,「第二次馬恩河戰役」非常值得研究。雙方都積極使用了坦克,但德國製造的坦克幾乎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總共只生產了20輛A7V坦克。但是,英軍在西線使用坦克以來,在戰鬥中德軍俘虜了相當數量的英國坦克,並將其用於這次戰役。儘管「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中德軍使用俘虜英國坦克的準確數字無從知曉,通常估計約為75~80輛,一次進攻從未投入過45輛,大部分是Mark.IV坦克。

德軍在佔領的法國沙勒羅瓦鎮一家工廠內,集中修復了這些在戰場上繳獲的英國坦克。為了避免彈藥不通用的問題,主炮被更換為與A7V相同的「馬克西姆 - 努登費爾特」57mm速射炮。為了讓士兵可以將其與英軍坦克進行區別,車體兩側前後各有一個巨大的條頓十字。另一個條頓十字則塗在車體前方下裝甲板上。圖為配備繳獲英國坦克的德軍部隊,車體頂部還有偽裝網。

德軍還在坦克正面裝甲用大寫字母寫下坦克的名字,在德軍中,除了車體號碼之外,每輛坦克就像軍艦一樣都有自己的名字。經過修理的坦克被編入「戰利品裝甲師(Beutepanzerkampfwagen Abteilung)」,從第11到第16師。圖為準備投入戰鬥的德軍Mark.IV坦克,周圍的士兵對這種英國坦克非常好奇。

這是一輛德軍Mark.IV坦克與兩輛英軍坦克的戰鬥景象。當德軍開始使用繳獲的英國坦克進行作戰後,英軍開始在車體兩側的前部,刷上巨大的紅白識別帶。戰後,根據凡爾賽和平條約,所有德軍坦克都被銷毀。然而還有少量倖存,參加了1919年1月鎮壓柏林起義的戰鬥。

兩名法軍官兵在一輛德軍使用的英國坦克殘骸前留影,這是一輛「雌性」坦克,只配備了機槍。一戰中,英國坦克中只有「雄性」才配備火炮。

德軍一輛名為「海因茨」的英國坦克在進攻中被炮火擊毀。

一輛名為「洛塔」的德軍坦克被英軍繳獲,回到了原先主人的手中,但它已經沒有修復價值了。

一輛不知姓名的坦克因為內部彈藥殉爆,而變成零件狀態。

除了Mark.IV坦克,德軍還繳獲並修復了幾輛Mk.A「惠比特犬」中型坦克,但只有照片,並沒有其在戰鬥中使用的記錄。

不僅有英國坦克,法國坦克也成為了德軍的戰利品。這是1918年5月31日,德軍俘虜的法軍66260號雷諾FT-17輕型坦克。拍攝這張照片時,這輛坦克依舊保持法軍的標準塗裝,還沒有塗上德軍迷彩。

被德軍俘虜的法軍62668號「聖沙蒙」坦克,德軍將其命名為「帕斯同志(Pas Kamerad)」,車體前部側面還有它的名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wk26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法國空軍「准突擊隊員」實戰演習 細說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
圖說:「突襲塔蘭托」英國皇家海軍用古董轟炸機創造奇蹟

TAG:hawk26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