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暴怒之下忍不住打了孩子,他的話卻很暖,請當個高情商媽媽!

暴怒之下忍不住打了孩子,他的話卻很暖,請當個高情商媽媽!

文:學習哥

「我真是快被氣瘋了!」

昨天晚上朋友在微信群里說了她的兒子,從容淡定瞬間全無。

因為最近孩子快期末考試了,老師布置了一些試卷,作業也多,孩子很不聽話,邊寫邊玩,朋友抱怨兒子說:「一點兒都不省心!我天天都為你的作業,耗到11點半!」

昨天孩子寫作業,寫的英語單詞歪歪扭扭的,「P」下面的尾巴都快歪到天上去了,讓他改,就是不肯。

朋友讓他寫了一整頁的「P」,全都寫錯了,還一直嚷嚷:「就是這樣寫的、就是這樣寫的。」

朋友感覺自己肺都快氣炸了,找半天沒找到順手的工具,去廚房拿著擀麵杖揍了一棍,孩子立刻就老實了 ,挺直腰板端端正正地寫,再也沒有寫歪。

寫完作業老老實實收拾書包、刷牙洗臉,上床睡覺,一副乖巧的模樣。

朋友擔心孩子又鑽到被窩裡玩手機,悄悄掀開被子看看孩子到底睡了沒有。

結果掀開被子的一瞬間,孩子立馬抱住她:「媽媽,我以後聽話,你別不理我行嗎?」

朋友覺得很慚愧、也很自責,孩子總是能原諒大人的錯誤,但是我們呢?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歷過這樣的心理鬥爭:孩子不聽話呀、哄呀、哄著他學習呀;哄著哄著累了,就開始吼;後來吼也沒有用,只能上手了。

揍了一下孩子就老實多了,似乎很挺管用。

但是打了孩子的那一瞬間覺得很解氣,孩子似乎聽話了,但是過一會兒,心理又百般懊悔,怎麼能打孩子呢?

特別是看著孩子小心翼翼的眼神,心裡更加覺得對不起孩子了。

而且隨著孩子挨打次數的增多,你會懷疑孩子是不是「皮厚實了、抗揍了」,再想用揍孩子的方式讓他聽話已經不管用了。

其實想一想,我們是為了什麼去打孩子呢?

有的時候是為了讓他老實點寫作業;有的時候是為了讓他多吃青菜、不挑食;甚至因為該不該多吃一盒冰激凌......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當父母的卻非要跟孩子爭個高低對錯。

我們總是固執地認為,孩子的堅持都是任性胡鬧,孩子不聽話就是在跟自己作對。

這哪是教育、培養孩子啊,分明是在跟孩子較勁、跟自己較勁嘛!

想起以前看的《爸爸去哪兒》,有一個下水田抓泥鰍的環節。

大竣因為潔癖始終不願意下泥潭,惹得急性子的林永健焦心不已,勸說、怒斥等教育方式輪番上陣,大竣激動大叫「我不要!」,引得旁邊的爸爸和工作人員都忍不住來勸說。

大竣的父親林永健忍不住發起脾氣,最後忍無可忍、斥責了兒子一頓,直接對大竣採取行動,將大俊拽進泥潭。

有潔癖的大俊,依然沒辦法突破心理障礙,最後崩潰大哭。

如果你是林永健,想讓孩子去做某件事,孩子不願意,你會怎麼做呢?

也許你說,不願意就不願意,抓泥鰍確實臟,孩子不願意就不勉強了。

但是今天孩子不願意去嘗試新的事物、明天遇見更難的東西他是不是要放棄呢?總不能一直逃避吧!

節目中的夏天,同樣也不想進泥潭抓泥鰍,但是夏克立並沒有強迫孩子,先給夏天講了一個故事,最後輕輕地問,你現在還願不願意下來。

通過耐心的溝通,緩解了孩子對泥鰍的害怕,最後加入勞動之中。

可見,我們家長眼中「不懂事」的小孩,未必不明事理、未必啥也不會,只是家長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們犯不著對孩子揍一頓、罵一頓。

那如果孩子犯了一些原則性問題,我們該不該打孩子、讓他長記性呢?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新聞:孩子偷錢,遭到了父親的鞭打、澆冷水。

有網友熱議說:該打,偷錢是原則性問題,不能容忍。

但也有網友認為,是家長的粗暴教育才讓孩子有了偷竊的行為。

孩子偷錢,是該好好教育,但是這樣的鞭打孩子、用冷水澆孩子,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還是會讓孩子從此變得膽小、畏畏縮縮?這麼冷的天,對孩子澆冷水,對孩子的身體萬一造成傷害怎麼辦?

如果偷錢,可以問問孩子想買什麼?是不是零花錢不夠?為什麼要偷錢?

孩子們所需要的引導,並不是簡單粗暴的「下次不要再犯」,而是「我知道自己錯了」。他們需要鼓勵、引導、更重要的是需要尊重和理解。

經常聽見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天天花著錢帶你學這學那,我容易嗎?你還不好好學,你沒有良心啊?

孩子立馬嚷嚷:我也不想來!在家歇著多好啊,我也不用這麼累,有這功夫我還不如看會兒動畫片呢!

如果我們都不耐煩,孩子怎麼能靜下來,有耐心呢?

讓我們看看胡可的育兒方法吧!

兒子小魚兒吃飯的時候鬧情緒、一點都不想吃飯,反而心心念念著新玩具。

遭到媽媽的反對後,小魚兒立刻送上「魚式怒目」,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

眼看著兒子在鬧情緒,胡可耐心地對他說: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想讓玩具變成有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得知自己不能把新玩具帶回家時,便哭鬧起來。這時候,胡可表現出對兒子情緒的理解,並且繼續耐心地對他說:

「我知道不能把心愛的玩具拿回家你會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看完幾期節目,學習哥發現胡可真的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高情商媽媽。

她能夠用簡單的話輕而易舉去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也能控制自己、不對孩子大喊大叫。

在兒子鬧人的時候,她能夠第一時間以「我知道」句式及時反饋,表達對兒子此刻內心真實想法的理解。

千萬不要小看一句簡單的「我知道」,它包含著媽媽對兒子的接納和理解。

教育孩子,就是修鍊自己的心,願我們都能成長為溫柔而堅定的父母,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

時間可以改掉一個壞習慣,培養一個好習慣,那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寶寶一哭就給他喝奶?這些奶睡習慣不要養成呢!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