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洵為何給大兒子取名「軾」,小兒子取名「轍」?

蘇洵為何給大兒子取名「軾」,小兒子取名「轍」?

蘇洵為何給大兒子取名「軾」,小兒子取名「轍」?

蘇洵為何給大兒子取名「軾」,小兒子取名「轍」?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副對聯說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與蘇轍。蘇洵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家。

蘇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蘇洵的文章以「不為空言而期於有用」而聞名於世,其實他的教子之道也是講究實用的,其子蘇軾、蘇轍兄弟從小熟讀經史,胸懷大志。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兄弟二人進京應試,同科進士及第名震京師,並先後成為文學大家,父子三人同占「唐宋八大家」三席,這與蘇洵的教子方式是分不開的。

蘇洵一生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二十七歲以前,是他「少不喜學」的時期,《三字經》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說的便是他;從二十七歲到四十八歲,是他發奮讀書的時期;從四十八歲他帶領蘇軾兄弟進京應試起,到五十八歲去世,是他以文章名震天下的時期。蘇洵鑒於自己少年不學,老大「無成」的教訓,對蘇軾兄弟倆自小進行了精心培養。

蘇軾、蘇轍小時候非常頑皮,貪圖玩樂。蘇洵經常教育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然而,這樣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教育收效甚微。儘管如此,蘇洵並未採用「棍棒」教育的方式,而是從孩子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入手,積極引導,誘其入門。每當孩子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他們能看得見的一個角落裡看書,聚精會神,神采飛揚。當孩子們圍過來時,他又將所讀之書「藏」起來。孩子們發現了父親的這個「怪現象」以為他瞞著他們看什麼好書,便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漸漸地,他們也把讀書當成了一種樂趣,從而駛入了成才的正軌。

蘇洵親自指導蘇軾兄弟作文。在蘇軾十來歲時,蘇洵曾叫他作《夏侯太初論》。蘇軾竟寫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這樣的警句。「老蘇愛此論」,很欣賞這篇習作。蘇洵覺得歐陽修的文章寫得好,常叫蘇軾擬作,看了蘇軾擬作的文章很滿意,高興地說:「此子他日當自用之」。

蘇洵經常遊學四方,回家後常把途中見聞告訴蘇軾兄弟,藉此增長他們的見識。在蘇軾十歲時,蘇洵從虔州(今江西贛州)回來,對蘇軾說,在虔州天竺寺有白居易親筆書寫的一首詩,筆勢奇異,墨跡如新,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聲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這首聯珠疊璧式的奇詩,給少年蘇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十七年後,他貶官惠州,途經虔州,特地前往尋訪,可惜詩已不在,僅存刻石而已,讓蘇軾十分懊悔。

蘇洵還經常以他遊學中的一些感受教育兩個兒子。他說,今後的文章技巧將越來越高,而思想內容將越來越差。因為,他所接觸的一些讀書人都「慕遠而忽近,貴華而賤實」。

蘇洵還經常教育蘇軾兄弟不要為文而文,認為文章「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強調文貴自然,不要為作文而作文,直至胸中有話,不吐不快,「不能自已」的程度時,才能寫出好文章。蘇軾後來回憶說:「自少聞先君之論文,以為古之聖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軾與弟轍為文至多,而未嘗敢有作文之意。」

蘇軾與蘇轍的性格大不相同,蘇軾熱情奔放,蘇轍沉靜恬淡。「知子莫若父」,蘇洵深知兩個兒子的脾氣性格。他見蘇軾性不忍事,無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為「軾」,「軾乎,吾懼汝之外飾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顧後,三思而後行。對於內斂的蘇轍則取名為「轍」,「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適當「動輒由他」,自由洒脫,大可不必擔心福禍。

雖然個性文風截然不同,蘇軾與蘇轍兄弟的感情,卻絲毫未受影響。相反,兄弟二人並肩攜手、患難與共的手足親情,幾乎貫穿他們的一生。蘇轍說哥哥「扶我則兄,誨我則師」,蘇軾認為弟弟「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還常常說自己實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軾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王衍令宮女在臉上塗紅色脂粉,稱之為「醉妝」,舉國上下爭相效仿
后羿是如何推翻太康統治,奪取夏朝政權的?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