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小百科—獨角吊
獨角吊
獨角吊幼體
又稱長鼻天狗或獨角獸。在Naso家族中,長長鼻的成員非常多,它們大多都可以生長到60厘米以上,有些可以接近1米。"獨角吊"這個名字被廣泛地用在這類魚的身上,我們要談到的這一種是我認為唯一適合家庭水族箱飼養的種類,至少我飼養過的一般只有40厘米。它的飼養注意事項和天狗吊完全一樣。
在水族市場或水族商店裡可以購買到的都是獨角吊的幼魚,有些只有3厘米長的稚嫩小角,有些根本還是平頭。這種魚的角只有在其體長超過25厘米時才從頭前方刺穿出來,並隨著身體的增長而增長。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個體,由於受到空間的限制,一般角只能生長到5–8厘米,有些甚至根本長不出來。我一直不明白這種魚生長一個錐形的角在頭頂上到底有什麼用?同樣擁有相同形狀的魚,如箭魚(Xophias gladius),它頭前方的長箭是由變異的上顎演化而來的,用於高速游泳時衝撞金槍魚群的,如古代亞平寧半島上騎士手中的矛。箭魚把用長箭擊昏的魚吃掉,顯然這種衍生物是用於來幫助捕獵的。再如角箱魨(Lactoria cornuta),在頭頂和臂部各由背鰭和臂鰭演化出了兩條堅硬的角刺,這些器官對於它來說是防止被大型魚吞食的武器,配合該與四方形的身體,使其看上去如同一個從任何角度都難以下咽的蒺藜果。獨角吊是草食魚類,不會像箭魚那樣攻擊小魚群,因此角的作用不具有同性。
如果說角是用來和角箱魨一樣防止被大鯊魚吞食的,那為何有幼魚無角,只有成年後才逐漸長出來呢?幼魚不是更容易被其他魚吃掉嗎?故,與角箱魨的進化原因也不一樣。在整個動物界里,偶蹄目中有角動物的犄角倒和獨角吊的生長規律很接近。如:鹿,同樣是食草動物,同樣長大了才有角,但鹿角的最大價值是保證繁殖期雄性在爭奪配偶時相互之間的炫耀和格鬥。我從來沒有看到獨角吊用角格鬥,不論是水族箱中的、海洋館的、野生的還是國家地理和BBC潛水拍攝的。那究竟角的作用是什麼呢?不知道,慢慢想吧。
=完=
喜歡我們的朋友長按立即關注
大家都在看
點擊了解產品詳情,長按直接購買
點擊原文立即購買


※別再花錢買假紫砂了,宜興制壺人告訴你不為人知的真相
※別人家的空氣海缸配置攻略
TAG:龍巔海水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