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我們應該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我們應該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可以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到了近代,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思想產生衝擊。

傳統的價值觀在這種衝突下,產生了迷茫。

上世紀老照片

事實上對於文化的認識,不能以簡單絕對的好與不好來進行判斷。

不同的區域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文化,都是一種歷史的、區域的產物。

不同的文化需要互相尊重,在互相吸收的同時,都要保持它自己的主體,否則就會淪為其他文化的附庸。

這本《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重新解讀中國傳統文化與思維方式,發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其實不衝突,並且相輔相成。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誠守護者。

書中精要闡述了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徵。

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徵,也是有別於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徵,是對人類的一項重要貢獻。

根本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基點是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礎上的,自然,即事物的本然狀態。

比如中國人推崇的「中庸」之道,作者如此解析道:

很多人誤認為中庸就是無原則的調和,其實中庸恰恰是講原則,有標準的,不能過度,也不能不及。

中庸不是調和各方面的意見使之始終,或哪裡力量強了就往哪裡去,中庸是講凡事萬物都要符合節度,恰到好處。

我們對中庸的概念認識不足,如果在實踐過程中違背了中庸之道就會出問題。

對子女不管不顧會出問題,過分溺愛也會出問題;老餓著肚子會出問題,總是吃得過飽也要出問題。現實中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這本《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作者行文如白話,下筆聊家常,將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根本精神,娓娓道來,使人通曉明暢,大有必欲一氣讀完而後快的感覺。

文化自覺就是要將傳統文化根植到傳統中去。

通過觀閱此書,在文字中探討中華文化根源的同時,亦能令讀者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自信與自豪感。

「以人為本」的中國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簾卷松竹雪初霽,不爭不艷卻清奇
沖泡一碗古人的暢快與詩意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