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知道八王之亂嗎?若知道,他為何還分封藩王?2個重要原因

朱元璋知道八王之亂嗎?若知道,他為何還分封藩王?2個重要原因

司馬炎統一天下後,有懲於曹魏打壓藩王,致使司馬氏篡位,為人防止晉朝也被人所篡,於是大肆分封宗室子弟為王,拱衛朝廷。

熟料,司馬炎死後屍骨未寒,晉朝江山雖沒被朝臣所篡,但宗室內部發生爭權奪利之戰,最後釀成八王之亂,晉朝在無休無止地內亂中耗盡元氣。北方少數民族乘虛而入,晉朝被漢化匈奴人所滅,末代皇帝晉懷帝、晉愍帝先後被擄,押往北方受盡屈辱而死。而司馬懿的曾孫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立國,建立東晉,但也不過是苟延殘喘,最終被劉裕取代。

自秦始皇廢除分封后,自古分封就是開歷史倒車,出事的概率百分之百。八王之亂的殷鑒,歷代帝王皆極為重視,所以藩王往往有名無實。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分封諸子為王。而他的兒子又多,以至於明朝藩王林立。

結果眾所周知,藩王勢大則朝廷勢弱,藩王成了王朝的不穩地因素,建文帝不得不削藩。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攻入南京,謀朝篡位,建文帝不知所蹤。若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當作何想,他會後悔分封藩王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知道八王之亂的悲劇嗎?若知道,他為什麼還要分封藩王?

很顯然,朱元璋是知道八王之亂這段悲慘歷史的。且不說他雖然文化不高,但喜愛學習,尤其喜歡學習歷史,這段著名的歷史事件不可能不知。而且,他決定分封諸子之初,遭到不少朝臣反對,讀書人喜歡引古論今,也想必提到這段歷史。

那麼,朱元璋為何還堅持分封呢?有兩個重要原因。

這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出身貧寒,窮怕了,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再過窮日子,他必須把最好的留給兒子們。而封王是最好的方式。此為其一。

其次,朱元璋毫無背景,他能夠統一天下,除了憑藉聰明才智,便是堅韌不拔的毅力。他吃過太多苦,明朝是建立在死人堆與鮮血之上,這個王朝開創得太不容易。而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越害怕失去,朱元璋太害怕明朝會落入異姓之手,對他人的防備心理早已超過他對自己人的防範,所以他不惜一切也要封王,哪怕將來再爆發一場八王之亂。

正因為朱元璋知道八王之亂這段歷史,他更加堅持分封。八王之亂的結果是什麼?晉朝並沒有滅亡,東晉還在呢!朱元璋心想,倘若晉武帝司馬炎沒有分封諸王,恐怕晉朝就會像曹魏一樣,被異姓篡奪。藩王造反算什麼?奪來奪去,不還是自己人嗎?

後來,有個叫葉伯巨的人反對分封,他以漢朝七國之亂為例,強調分封對朝廷不利。不料,朱元璋非但沒有採納,反而痛斥葉伯巨離間朱家骨肉,將他下獄而死。

對朱元璋而言,葉伯巨的事例舉得實在不恰當,這也是朱元璋殘害葉伯巨的底氣來源。七王之亂的結果是什麼?朝廷平定叛亂,漢朝歷經劫難,反而更強,終有漢武雄風,三百六十度出擊,專治周邊各種不服。既然如此,我老朱何必擔心明朝發生七國之亂?縱然朝廷打不過,勝利後的藩王,不仍是老朱家的子孫?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是劉邦的鐵杆粉絲,由七國之亂他聯想到諸呂之亂,如果當初劉邦沒有分封諸王,漢朝江山豈不被外戚篡奪?那麼,為了防止明朝江山被外戚篡奪,分封藩王也很有必要。

正因如此,朱元璋明知八王之亂,也明知七國之亂,但仍然堅定不移地分封。他死後,天下大平固然是他所願,但諸王爭位也無妨,只要皇位不落入外姓之手便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漢羽林郎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明明不善水戰,為何能大鬧龍宮?原來龍王有一法寶在幫他?
孫悟空有一兄弟,實力強過如來,取經途中,猴哥為何不找他幫忙?

TAG:大漢羽林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