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手冊里居然提出了「投降條件」,資產階級軍隊如此貪生怕死?

美軍手冊里居然提出了「投降條件」,資產階級軍隊如此貪生怕死?

2017年,俄羅斯王牌飛行員駕駛蘇25戰機不幸被恐怖分子擊中,彈射逃生後被武裝分子包圍雙方發生激烈交火,由於恐怖分子一心想抓活口,但這名飛行員偏偏寧死不投降最後大喊一句:「為了兄弟們」,拉響手雷跟敵人同歸於盡了,這被視為俄羅斯版的「王成」。由此可見戰鬥中不投降是俄羅斯的優良傳統,同樣在中國也將投降視為一種恥辱,中國自古就有「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丟」的英雄犧牲方式。

在我們原來的宣傳口徑里,會將美國大兵都定性為「貪生怕死」之輩,但是在太平洋和東亞戰場上,比如硫磺島、沖繩戰役和援華「飛虎隊」,在歐洲的諾曼底、阿登森林,美國大兵的戰鬥意志還是可以的。如果真的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裝備再好,火力再優勢也難以取得勝利。

所以,除了民族性格以外,這和美國,甚至西方的軍事文化傳統有關,即,士兵在失去作戰能力之後,選擇投降,保全生命,並不有損於軍人的榮譽。所以他們在彈盡援絕、受傷等情況下,會選擇投降,回國以後不會收到為難,甚至還能享受一定的待遇。

具體的也體現在美軍的軍事手冊中,以下三種情況可以選擇投:1.彈盡糧絕;2.孤立無援;3.傷亡率60%以上。以上是美軍士兵手冊里關於投降的「基本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灰燼 的精彩文章:

在我們印象里發達國家軍隊都是「少爺兵」,為啥美軍是「例外」?
「火焰藍」是火焰溫度極高時產生顏色,與國際接軌慢慢欣賞就習慣

TAG:記憶灰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