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部部9分,他們的紀錄片最戳中國人淚點

部部9分,他們的紀錄片最戳中國人淚點

還記得三年前那部讓人淚崩的《人間世》嗎?

一幕幕生命不能承受之沉重和鮮少被聚焦的醫患矛盾問題,都在當年創下了巨大的話題。以至於觀眾知道要拍第二季的時候,早早就把它列入了「明知道會哭也忍不住要看」的片單。

盼望著,盼望著,這部神作紀錄片的續集終於在2019年伊始開播了。

不出所料,《人間世》第二季首播就一舉創下豆瓣9.5的超高分。

如果說第一季重在連結,提供醫患之間互相理解的渠道;第二季則重在科普,每集聚焦一個病種,讓公眾重視罕見病的存在。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某病房裡,全都是患有骨腫瘤的孩子,一個每年約有10000名孩子會得的罕見癌症。

它發病率低,轉移率卻奇高,並且在中國醫學研究投入非常得不夠。

很多都被家長忽視為了生長痛而耽誤了治療時機,導致近30年來患者生存率無明顯提高。

於是,《人間世2》第一集便全程用一位患病女孩的旁白。用最歡樂稚嫩的語氣,講著「美少女病房」里最無力回天的故事。

天真的孩子總是最樂觀的,又總是最清醒的。

9歲的子涵,會安慰病友「化療時吃一顆糖會好受些」,會要求醫生給自己截肢的時候用美容縫合,會和小姐妹們一起在自拍時加上貓耳朵。

也會在一遍又一遍地問手機里的湯姆貓,自己的病會不會好的時候,告訴自己「它不會回答的」。

11歲的安仔,喜歡像自己一樣失去了左手的香克斯(《海賊王》中的動漫人物),因為媽媽不讓他吃雞腿而賭氣,還擅長用一隻手打王者榮耀。

最喜歡模仿香克斯那句經典台詞:「如果癌症還沒鬧夠的話,來吧,讓我們奉陪吧。」

也會在肺部感染讓他水腫了一圈又一圈的時候,說,「游戲裡的人物有很多條命,輸了重來就好了,不像我只有一條命。」

12歲的萌萌,是病房裡的樂觀使者;

也會在看著長長短短的針和管子埋進病友身體里、頭髮從黑色變成黃白色再到慢慢掉光時,默默說一句「都是這樣的」,冷靜得好像把一切都看透。

不諳世事的他們擁有最強的求生慾望,但不是每個人都活的了。誰能想到前幾分鐘還有哭有笑的孩子們,在片尾卻成了被悼念的人。

正如片中這一幕,坐在輪椅上的孩子想坐上醫院樓下的鞦韆,是最近的願望,也是最遠的奢望。

又正如第一集的片名《煙花》,他們不顧一切的沖向天際,然後在夜空中綻放,最後消失。

即便是你早已準備好了百萬噸直面生命的勇氣,可面對這種最燦爛而殘酷的綻放,也只能接受看五分鐘就哭濕三包紙巾的準備。

《人間世2》的「好」,是觀眾看之前就預料到的。

更準確地說,東方衛視這些年播出的醫療類紀錄片早就成了一個金字招牌。

只要播出,就沒有下過9分的,觀眾這幾年眼淚都獻給它了。

面對陌生人的生老病死,我們竟然會如此失態,曾經這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

畢竟它沒有美感,太真實,太慘烈;又正趕上醫患矛盾愈發嚴峻,很少有人願意花大量時間精力去捅醫療類紀錄片的馬蜂窩。

這種稀缺的勇氣,也正是2016年《人間世》第一季火起來的原因。

它是東方衛視自主拍攝的紀錄片里第一部進入公眾視野的,攝製組蹲守上海各大醫院拍攝了126T的素材體量。

觀眾忘不了捨棄自己、為肚子里的孩子錄下18年生日祝福的媽媽張麗君

更忘不了一位位醫生的疲勞、無奈、信仰與熱情,和他們口中的那句,醫生的職責是「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人間世》的鏡頭從不避諱醫療制度、體系、流程的種種問題,用鏡頭講述著一個個真實冰冷的數字——

中國每年有30萬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例;

平均1名急救員,要為1.25萬人口提供服務,有人因為交通擁堵都沒撐到醫院;

更告訴人們,充分理解醫學的局限性,才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科學素養;只有雙方之間信息對稱,患者才能不被猜疑和偏見阻塞,正確地做決定。

比起戲劇性地渲染,用不加修飾的鏡頭記錄,反而更讓觀眾觸動。

但這並沒有讓紀錄片成為影視界的香餑餑。

幾乎是同時上映的電影《生門》口碑極高,卻卻慘遭票房滑鐵盧,僅斬獲了160萬的可憐票房。

等到陳為軍《生門》的劇集版製作完成後,曾經聯繫過四大衛視,最終只有東方衛視拋出了橄欖枝。

沒想到一播出又火了,被稱作「所有男人都該看的紀錄片」

當時上榆林產婦跳樓事件正處於風口浪尖,《生門》里一個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更像一個放大鏡。

觀眾們有的無法接受早產兒被拋棄的現實,有的責罵「錢比命重要」的家屬,有的對現階段的保障體系感到無奈……

透過它,人們看到了一個城鄉貧富差距巨大、農村醫保不健全、重男親女觀念根深蒂固的現實中國社會。

就這樣,東方衛視成了紀錄片金字招牌,也成了衛視里的一股清流。

在觀眾看膩了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的時候,便會來這裡窺見殘酷而真實的人間百態。

同時,東方衛視的紀錄片又具有極高的辨識度。

不像《舌尖上的中國》,「食物A片」帶來的爽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更不像央視常做的歷史、地理題材紀錄片,氣勢輝煌又厚重。

他們的紀錄片幾乎每一部都發生在上海最普通的街頭,穿梭在底層帶來最親民的感動。

並且永遠在強調兩個字——人味。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在《人間世2》中說,「每個骨腫瘤患兒背後,都藏著複雜的社會問題。」

13歲的思蓉,就是因為是留守兒童,到了癌症晚期才發現。做手術對她而言甚至是唯一和長期在外打工的爸媽相處的好機會,「終於找到人撒嬌了」。

攝製組還特地還原了孩子做的一個夢。在夢裡,他們親手用鎚子砸爛了寫著「cancer」(癌症)的牌子。

對傳統的紀錄片而言,這段難免有些齣戲。但從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就能看出,這一幕給圓夢的他們帶來的快樂,卻是難以言語的。

人間百態里除了淚水,當然還有笑聲。

比如《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里,除了膽戰心驚的生死營救,更經常發生患者報錯地址、醫生到了找不到人,阿婆叫救護車只為叫醒保姆、把120當計程車等讓人哭笑不得的鬧劇。

比起帶著濾鏡的國產醫療電視劇,這種體現病人的多樣性的紀錄片其實才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才能向觀眾傳達正確使用急救車的理念

再比如,前段時間火遍B站的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不是那種紅彤彤的軍警題材,而是聚焦上海巡邏警的日常。

基層民警需要處理的幾乎全是第三者插足的情感糾紛啦、養狗不拉繩的糾紛啦、去車輪底下救貓啦,這種平凡瑣碎又離奇真實的小事。

最帥巡邏警察馬警官,也是會把妻子的電話設為「女皇帝」的普通人;鬧到派出所的群眾,也會對著鏡頭調侃「再這麼罵我就火了」。

不擺譜、不說教、不灌輸,而是走下高高的文化神壇,降低了觀眾門檻

時而讓人眼淚亂飆,時而又讓人會心一笑,時而又扎一下你我的心。

因此也有人把他們稱作「真人秀式的紀錄片」,觀眾跟著鏡頭裡的生活,便解除了自己不曾認識過的世界。

話說回來,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著力做紀錄片其實也是東方衛視的「被迫選擇」。

隨著周立波的消失《金星秀》的停播《極限挑戰》熱度的減弱,他們綜藝上的競爭力早就不復存在;

近幾年的選秀節目《加油美少女》、《下一站傳奇》一部比一部沒水花,老牌節目《中國達人秀》收視率也越來越差。

不僅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比不過老對手湖南衛視,連傳統優勢的婆媳劇觀眾也被北京衛視搶走了。

2018年收視率排名@衛視小露電

反倒是無意間做起來的紀錄片,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

其實早在1993年,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就開辦了《紀錄片編輯室》,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紀錄片命名的欄目。

只不過在地方台逐漸娛樂化的浪潮里,長達20年的時間裡,紀錄片都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不火歸不火,但毋庸置疑的是——

在任何一個時代,紀錄片永遠有它存在的意義。

尤其是當一部部真人秀愈發粗糙化、同質化,當充斥著參差不齊八卦的輿論場愈發喧囂,深入東方衛視骨髓的紀錄片底蘊、和積累多年的紀錄片人才便派上了用場。

至少對吃膩了爛綜藝的觀眾而言,這些靜下心來的優質作品,總比花大價錢請明星還不搞笑的盜版的節目強多了。

誠如那部24小時拍攝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急診室故事》片頭所講:

「我們帶著對生命的敬意與愛意,為您講述最真實的今日中國。」

紀錄片的獨一無二性就在於,它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你這一切都是赤裸裸發生在這片大地上的。

雖然有時真實得令人恐懼,但至少沒有人敢說假話。

在沒人看到的熒幕那頭,你可以窩在被子里盡情地為陌生人的喜怒哀樂而大笑,而感動,而放聲哭泣。

在這個審美無底線下沉的時代,這便是最大的安全感了吧。

·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點擊底部右下角的「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能夠躍龍門的,壓根不是錦鯉
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六小齡童們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