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遺失在海外的五大國寶:第三件下落不明,第四件跟日本有關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和歷史沉澱,期間曾經出現過無數的寶貝,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寶貝無一例外都成為了我國珍貴的國寶,但是從唐朝開始,世界上的諸國就慢慢開始了走動,到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時候,很多帝國列強趁火打劫紛紛來中國「淘金」,把一些好的東西搬到自己國家,新中國成立後,經過調查才發現我們流落在海外的國寶簡直是數以萬計,其中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一個國家是英國,大英博物館中有兩萬三千多件中國文物,其中包括了很多石器文物、青銅器、書法字畫、陶瓷製品。今天我們重點來聊聊遺失海外的五大國寶。
第一件國寶:十二獸首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鑄造好後就放置於圓明園的噴泉上,1860年時英法聯軍入侵中國,在圓明園大肆搶奪,能搬走的都搬走,搬不走的就砸了,砸不了的最後一把火全部給燒了,至此十二生肖獸首全部流失海外,成為別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來經過社會各界愛國人士的努力,2012年前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陸陸續續被拍下然後捐贈過國家博物館,2013年4月期間,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將無償捐贈鼠首和兔首,加上在台灣的龍首,至此十二獸首中8個回歸了中國,至於剩下的蛇首、雞首、狗首和羊首至今流亡海外不知道下落。
第二件國寶: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所創作的紙本水墨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最初的富春山居圖是畫在六張紙上,經過接裱成為一副長約七百公分的長卷,這幅畫有廣角、有特寫,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都有著很強的客觀性,後來幾經收藏家的的轉手,富春山居圖被一分為二,前半卷收藏於浙江博物館,而後半卷在台北博物館,雖然這個國寶沒有流亡海外,但是好好的國寶隔海相望也是讓人可惜不已。
第三件國寶: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著名的和氏璧製作出來的,上面書寫著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從秦始皇開始,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將傳國玉璽當作權力的象徵,都想將其佔為己有,到了元朝忽必烈的時候,傳國玉璽曾在大都出現,後來隨著元朝的滅亡,傳國玉璽也就徹底消失了,雖然朱元璋也曾派人去大漠尋找,但最後仍舊是無功而返。於是乎就有人猜測,傳國玉璽八成是流亡海外被蒙古人帶走了,要是傳國玉璽再現於世的話,那可真是個無價之寶,畢竟傳承了幾千年的東西,少之又少。
第四件國寶:北京人頭蓋骨
1929年的冬天,一群考古學家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猿人頭蓋骨,於是定名為北京猿人,1941年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但是恰逢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日本人也就俘虜了在中國的美國兵,然後北京人頭蓋骨就再也沒有消息。有人猜測這件國寶或許被日本人偷偷運回了日本,也要可能被美國人提前轉移到了海外,具體下落的話,至今是無人知道。
第五件國寶: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52個石窟,有歷朝歷代的各種壁畫,敦煌壁畫豐富多彩,描繪了神與人之間的各種形象和關係,具有和世俗繪畫不同的畫風,屬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帝國主義開始瘋狂盜取敦煌文物,以至於時至今日很多敦煌壁畫都散落在海外各種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此省從我國獨立後淪為三流國家,如今發愁女多男少不知道怎麼辦
※中國有兩個鄰國至今沒有確定國界線,那個地方已成為動植物的天堂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