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三字經(5):距離得道成仙,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道教三字經(5):距離得道成仙,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自古以來,道教便以得道成仙為修行的終極目標。世人皆嚮往神仙世界的逍遙美好,卻在滾滾紅塵中被慾望牽繫著身心。《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其中唱到:「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做神仙,真的很難嗎?

其實,道教中認為人人皆具有道性,即是說每個人都有得道成仙的可能。易心瑩前輩的這篇「道教三字經」便是在告訴你,你與神仙之間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知法動靜妙無窮】

宗籙明,當知法。動與靜,須了達。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互為因。曰精神,魂魄意。此五神,隨所御。曰命功,時物事。此五賊,不可執。內五神,外五賊。忽相感,生十業。業識起,有六欲。十七乘,從此立。眼鼻耳,舌身心。緣善惡,結習深。迷為凡,悟為聖。明順逆,修善行。曰靈仙,曰人仙。曰地仙,曰神仙。並天仙,為五等。用九六,絜綱領。自仙真,至上聖。各三遷,九品應。西與北,南與東。行攢簇,入中宮。曰龍虎,曰丹土。此三性,歸一處。運周天,勤烹煉。火焰飛,真人現。五氣聚,體用全。三一化,妙無邊。曰道身,曰真身。曰報身,乃三身。應身起,又生身。示妙相,順世困。任聚散,無限量。雲分身,化萬象。前為本,後為跡。隨機顯,常不一。有白元,有無英。有桃康,有司命。有太一,為五靈。彗圓備,神自明。天視通,梵音通。神觸通,神會通。夙神通,預兆通。周法界,無不窮。

【至德六度早修行】

曰天地,曰水途。積世孽,當受辜。曰色累,曰愛累。曰貪累,曰華竟。曰身累,此五苦。並三途,為人難。聞思修,歸覺路。善體行,得會悟。正信度,定善度。金華度,普德度。元命度,全真度。斯漸證,稱六度。慈與愛,善與忍。四行足,丹書允。曰真常,曰凈應。此四德,清都證。聖凡路,凈穢門。凡五道,不須論。

【天地陰陽須自明】

曰黃曾,有六天。百善功,得升遷。曰越衡,十八天。六根凈,粗塵捐。次六天,細且輕。再致六,輕染更。曰霄度,乃四天。忘心識,轉氣觀。漸為妙,入重玄。無淪壞,四梵天。曰常融,曰玉隆。曰梵度,賈夷終。此四民,並三界。躡諸乘,無滯礙。既明天,須論地。地依天,氣包舉。十方界,及洞淵。六無聚,擁京山。混無分,沌朴大。雲莪莪,無高下。溟寂然,梓無涯。羅天布,三境奢。蒙細雨,鴻益華。洪鈞運,無障遮。徑四維,八圓界。浮虛空,風所待。風虛摩,氣掄然。金剛力,乘乎天。日月星,倍循環。重重涉,似轉丸。陰與陽,過不及。若扞格,生災翳。曰九陽,曰百六。運天關,轉地軸。計輪迴,三千六。陰否蝕,陽激勃。天窮陰,地窮陽。兩大輪,共頡頏。觀上下,人在中。距四方,入穹窿。數此地,至浩劫。非道力,誰不滅。潤澤地,金粟地。剛鐵地,水澤地。大風澤,稱五地。空色潤,至微細。曰戊土,曰已土。曰浮黎,為三土。

【歷代神仙把路引】

度人經,且說明。六十一,次第分。太上道,上真道。中真道,種種道。知其幾,觀其竅。空無礙,入眾妙。凡學人,當自體。志向堅,萬善舉。信能行,功無比。除穢垢,勤磨洗。參眾術,撮樞要。循階梯,爰深造。窺琅環,探玄奧。致虛寂,無朕兆。昔穆王,厭國情。輕富貴,徂崑崙。李八百,古蜀君。去歸隱,禪鱉靈。王子晉,好神仙。隨浮邱,駕鶴還。善濟物,馬師皇。愈龍疾,甘草湯。介元則,有道術。釣鯔魚,獻吳王。董仲君,善服氣。曾被獄,隱形去。幼學道,錢妙真。居句曲,誦仙經。七歲童,丁令威。學仙道,千年歸。暨彗琰,修蟬蛻。天目山,棺版飛。馮薛氏,修苦行。得屍解,玄鶴迎。太玄女,少喪夫。治仙術,坐行廚。張珍奴,悔青樓。感呂仙,得真修。古高真,誥諦多。嗟同人,易蹉跎。作三字,勉初學。細醋精,得至樂。莫泥象,莫執文。悟此理,乃為真。

點擊以下鏈接,查看往期道教「三字經」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只把《周易》用來占卜?你或許大材小用了這部經典
用苛求別人的目光,反觀你自己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