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烏菲齊美術館呼籲德國人歸還二戰時期被盜畫作

烏菲齊美術館呼籲德國人歸還二戰時期被盜畫作


在羅馬,博物館通常不以網路暴力著稱,所以當世界上一個偉大的藝術機構使用像#Nazis(納粹)和#Wehrmacht(國防軍)這樣挑釁的數字標籤來要求德國回歸被盜畫作時,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地處義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齊美術館正在呼籲德國政府介入一場爭議——德國士兵於75年前拍攝的巴洛克畫作,由18世紀荷蘭花卉大師揚·梵·海以森(Jan van Huysum)繪製的「花瓶之花(Vase of Flowers)」。該作品曾是烏菲齊館藏,於二戰時期被盜,目前由德國私人藏家擁有。烏菲齊美術館和義大利當局都希望該藏家歸還畫作。

烏菲齊美術館於1月2日在推特上公布了消息,館長艾克·施密特(Eike Schmidt)就「2019年,對德國的長期呼籲」進行了長篇大論。同時,美術館還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館長施密特隆重地站在皮蒂宮的普蒂提展廳內,牆上貼上了揚·梵·海以森(Jan van Huysum)靜物畫的黑白照片。這張畫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盜。

在黑白的「照片畫作」上,是大膽的紅色字體,寫著義大利語,英語和德語中的「被盜」字樣,前面張貼的標題說明這張作品的照片是由德國士兵拍攝的,現在由一個德國家庭所收藏。對此,德國政府沒有回應。 根據德國法律,30多年後無法對被盜財產提起法律訴訟。

烏菲齊美術館上掛著的靜物畫作黑白照片

施密特表示,這幅畫一直是義大利當局與德國家庭代理人之間幾十年來開展談判的對象。他表示,自己並不知道這個德國家庭的身份,但他們「很可能」與在戰爭期間拍攝這幅畫的士兵有關。

去年,這個德國家庭的一名代表提出退還作品以換取大筆資金(義大利媒體報道這筆款項為50萬歐元,約合56.7萬美元),這促使博物館,以及義大利司法當局採取行動。施密特,這位第一位領導烏菲齊美術館的德國人如是說道,「我們正在努力讓德國家庭明白,根據我們已經擁有的義大利和國際法,我們沒有合法的地位購買東西。」

義大利檢察官及憲兵隊,國家軍警部隊負責調查藝術品盜竊事件,自從這幅作品在義大利被盜以來,該部隊開始對該畫作進行調查。 他們要求德國司法當局合作。同時,他們還在評估該德國家庭的金錢要求是否可以被視為敲詐勒索。憲兵隊藝術盜竊部隊指揮官法布里奇奧·帕魯利將軍表示,「屬於義大利國家的東西必須歸還義大利國家。」他表示,目前他的同事正在與佛羅倫薩檢察官合作處理此案,但拒絕透露具體細節。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官方表示,30年的訴訟時效意味著,當財產處於私人手中時,根本沒有合法的方式來迫使其返回,也沒有政府干預的依據。

多年來,以色列和猶太人團體遊說為德國納粹時代的掠奪物品開闢了例外。 在2012年,在慕尼黑的一所公寓里發現了1000多件藝術品,包括一些納粹的藝術品後,德國政府考慮做出一些改變,但卻從未成為法律。

烏菲齊美術館

施密特表示,如此宣傳這張「花瓶之花(Vase of Flowers)」,應該會讓持有這幅畫的德國人更難以出售它。施密特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說:「多虧了皮蒂宮房間內的這張照片,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件作品被盜了。」 同時,由於社交媒體上的共鳴,「沒有人能夠說』我真誠地購買了這件作品』「。

但一些專家認為,義大利應該檢查自己的被盜藝術記錄。 義大利就是最近被召集在關於二戰期間被搶劫的藝術品歸還的國際會議上需解決被盜記錄這一問題的五個國家之一。前美國國務院官員和白宮顧問斯圖爾特·艾森斯塔特(Stuart E. Eizenstat,)稱,義大利政府沒有進行「物種研究或在其公共博物館中列出可能被納粹掠奪的藝術品」,義大利似乎對「義大利政府丟失了什麼」 更感興趣。

在納粹政權期間,德國人,通常是在高級官員的指導下,從猶太人,政治反對派和被征服的國家手中奪走了成千上萬的珍貴物品。而這些物品的命運將繼續成為新聞。德國已承諾歸還公共博物館中的物品,儘管此行動已經被批評「太慢」。與此同時,私人藏品的恢復歸還看上去則要困難得多。與此同時,所有前殖民國家都面臨越來越多的要求,要求歸還被掠奪的藝術品和文物,包括他們已經擁有數百年的藝術品和文物; 法國政府最近的一份報告建議歸還其非洲博物館的所有物品。

揚·梵·海以森(Jan van Huysum)畫像

1824年,托斯卡納的大公Leopoldo II買下這件「花瓶之花」。隨後,它與其他一些荷蘭靜物作品,包括雷切爾·魯希奇(Rachel Ruysch)和威廉凡·萬·艾斯特(Willem van Aelst)的作品,都被並置在皮蒂宮的普蒂提展廳內。這座宮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疏散,這幅畫以及其他作品首先被移至佛羅倫薩郊外Poggio a Caiano的Medici別墅,然後移至城市郊區的Villa Bossi Pucci。 根據烏菲齊的說法,在1944年隨著盟軍進軍而從佛羅倫薩撤退之前,德國士兵向北運送藝術品,那時「花瓶之花」便從公共記錄中消失。

揚·梵·海以森(Jan van Huysum)作品

1991年,義大利當局首先了解到這幅畫的命運。從那時起,德國家庭的中間人一直在間歇性地參與談判。烏菲齊館長施密特表示,烏菲齊美術館有大量的荷蘭靜物畫作,而失蹤的揚·梵·海以森則是需要填補的空白」。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故事正在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創傷和納粹主義的恐怖治療。德國有道義及責任將這幅畫歸還給我們的博物館,我相信德國政府將儘早這樣做。包括納粹國防軍偷走的其他藝術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成龍英文版自傳被批不尊重女性 隻字不提"小龍女"
魅族副總裁李楠談蘋果禁售事件:沒必要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