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豆瓣8.9,收視第一!這部年度「劇王」我服氣

豆瓣8.9,收視第一!這部年度「劇王」我服氣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吐槽電影院


最新大片,最辣影評,每晚搶先看

隨著「敬請期待」四個字出現在宋運輝臉上,熟悉的音樂響起,紙飛機飛向遠方……

追了近一個月的《大江大河》宣告收官。

那一刻,院長的心情既激動又有點捨不得。

太久沒有看到這樣的良心好劇,雖在2018年尾才播出,卻開播即爆,並將好聲勢延續到大結局。

說它是

年度「劇王」

,名副其實。

數據證明了《大江大河》的熱度與口碑——

豆瓣上,超過5萬網友打出8.9的高分,過半都是五星。

這也讓它成為

2018年豆瓣最高分國產劇

收視率更是自開播以來,就一直牢牢佔據衛視收視榜首。

播出平台北京衛視與東方衛視收視率

雙台破1

網播量已經逼近百億次。

而「宋運輝求婚」、「萍萍走了」、「心疼雷東寶」、「水書記人設」等等花式

熱搜

接連出現,也從側面印證了這部劇的國民度。

從微博到豆瓣,從朋友圈到各大論壇,《大江大河》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多重需求,迎來的是一致褒揚。

連許多年輕觀眾都開始放下遊戲去追劇,對父輩的奮鬥史產生濃厚興趣。

有意思的是,劇中作為「人民日報十級愛好者」的宋運輝,終於在劇外喜提《人民日報》的時評:



作為主旋律年代劇,《大江大河》以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了不同人物探索突圍、改變命運的故事。



乍看之下,這是個有點「舊」的題材。但它卻拍出了新意,打破年齡壁壘,讓所有觀眾都入了迷。



如何做到收視口碑雙豐收?

其實用網友們的總結最為恰當——

它貴在一個「真」字。

首先,

真在年代感

置景、服裝、道具等各個細節,都在用心還原那個逝去的年代。

宋運輝有汗漬的紅背心、雷東寶的上海牌筆記本、楊巡後期開的小拉達汽車、徐縣長的的確良襯衫、四處貼的標語和黑板報、角落裡隨時出現的瓷茶缸、

餵豬的瓢、

舊熱水瓶、破臉盆等老物件……都是明顯的時代標籤。




劇組為了逼真還原,甚至在安徽涇縣蔡村鎮重新搭了一個「小雷家村」。



其中村頭那棵大樹,是前年就移植過去的。

這個細節一曝出,正午陽光「處女座劇組」的形象,又升級成了「正午裝修隊」。


劇中多次出現的《人民日報》,最讓人印象深刻。



它既記錄著時代車輪滾滾前行的印記,也是宋運輝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註腳。

進入大學後,宋運輝在政治課上堅持給同學們念《人民日報》,正是因為《人民日報》關於高考的社論改變了他的命運。

因此,他格外珍惜「接觸《人民日報》的機會」。

這個簡單的細節,足以讓觀眾「讀」懂宋運輝執著而感恩的心。





第二「真」,在於

人物成長的真實感



三位主人公——

宋運輝是抓住高考機會改變命運的大學生。畢業後他一心鑽研技術改革,進入國營大廠。

雷東寶是退伍軍人。成為小雷家生產大隊的帶頭人後,他帶領村民推進各種生產方式改革,力求脫貧致富。

楊巡則是四處闖蕩的個體創業者。

他們三人分別對應著國營經濟、集體經濟與個體經濟。

三個人都沒有順風順水的「主角光環」,相反,觀眾能清晰看到他們奮鬥路上經歷的波折與困頓,以及情感上的收穫與失落。



宋運輝因家庭出身被歧視,姐姐為他放棄了上大學的夢想,還紅顏薄命,但他始終積極勤奮,砥礪前行。

雷東寶

走在時代的前沿,但稍有不慎便會被知識與眼界所限制。

楊巡曾在商機面前驚惶失措,也遭遇過背叛和質疑,但他也堅持絕境求生,才能開闢自己的產業……

這些個體命運的激蕩,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它沒有販賣情懷或盲目誇大,而是通過讓觀眾觸摸人物真實的喜怒哀愁,進而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同時,作為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大江大河》雖然是一部年代劇,但它所呈現的內容情節卻能與時下接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宋運輝進入工廠後,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還被另兩個廠子弟打小報告。

他機智地採取「工作分解圖」,讓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但職場上那些「潛規則」,他依然沒有摸透。

還有,楊巡的電器市場因為有人售假引發事故,生意一落千丈。

他破釜沉舟地一把火燒了所有假貨,並打出「假一賠十」的口號。

這一波危機公關策略,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

這些故事情節與社會有關、與現實有關、與人性有關,因此能夠跨越時代的鴻溝,讓不同時代下不同年齡層的人都產生強烈

共鳴



甚至,還有不少觀眾把劇集視為「管理學教科書」,從每個人物身上汲取知識……

第三「真」,是

人物立體豐滿



三位主人公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設定——他們各有優勢,也各有弱點,因此才顯得有血有肉格外真實。

像宋運輝,第一集為了爭取上大學的名額,背了兩百多遍《人民日報》關於高考政策的文章,還有後來拚命讀書、在工廠埋頭苦幹等情節,都能讓人看到他身上知識分子的執拗。

雷東寶一開始幫宋運萍找兔子卻不小心踩死一隻,就能看出來他的熱情外向和莽撞衝動。

楊巡做買賣時的機靈勁兒,也為他日後下海經商埋下伏筆。

不僅是主人公,

配角

人物也個個鮮活生動,可圈可點。



無論看似老奸巨猾、欺軟怕硬的老猢猻,還是懷揣知識分子式清高的劉總工,又或者一日三變讓人摸不透的水書記……

他們每一個,都無法用從二元對立的角度,簡單粗暴歸類為「好人」或是「壞人」。

更多的,你會看見他們在各自立場下的決意,以及思維的獨到與局限之處。



拿上熱搜的水書記來說——



初看獨斷專行。

到了退休年紀,還佔著位置不給後輩上升的機會。

但看到後來你又會發現,他將工廠視為己出,年紀大了還堅持往圖書館跑,主動學知識,事必躬親。

他一方面告誡宋運輝工作往往是在妥協和博弈中完成;一方面又利用宋運輝重回一把手位置。

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呢?

劇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也並非非黑即白,說到底,他們都是

努力

活著的普通人罷了。

當然,

與芸芸眾生相比,三位主人公還是有所不同。

在於他們都不輕易妥協,也不輕言放棄。

他們有的是一份「不可能,我不信」的執拗,一種「選擇站在正確一邊」的膽識,一個「不想辜負這個時代」的宣言。

而打動人心的,正是這些不會過時的精神特質。

不僅人物鮮活飽滿,《大江大河》最抓院長的點,還在於它劇本豐滿,一氣呵成且高潮迭起,用宏觀的筆脈,呈現

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間的種種浮沉故事。



宋運輝娶程開顏為妻,兩人這一集懷上孩子,下一集孩子就出生了!

這樣的快節奏,觀眾都得盯著看,誰還需要倍速播放?

可以說,

全劇不拖沓不注水,每一個起承轉合、每一起大事件都能戳到人心上,這才是真正

尊重觀眾的智商

最讓院長無法釋懷的一場戲,便是宋運輝姐姐宋運萍之死——

有觀眾打趣說,在正午陽光的劇里,「白月光」都活不到最後。



在院長看來,萍萍是超越白月光的存在。



她溫柔善良、勇敢倔強。

為了弟弟上大學,她忍著眼淚寫了放棄申請書;嫁給雷東寶後,受了委屈也從來不說。

她短暫的一輩子,總是在付出與犧牲,卻遲遲沒有等到真正的幸福。

這樣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世事無常,不僅虐哭了無數觀眾,也在無形中改變了雷東寶的命運。

姐姐的去世,對宋運輝來說是一次巨大打擊。

後來,他在金州廠結識好友尋建祥,但後者卻因搶劫打人被判刑,又給他的人生留下一個遺憾。

從宋運輝認識尋建祥,兩人建立友誼,到他打人被告,再到宋運輝各種求人運作、希望他能從輕發落,到尋建祥最終被判刑……整個過程一波三折,十分吊人胃口。

像這樣不看到最後猜不到結局的個人經歷還有很多。

人物命運隨著時代脈搏起伏,種種細節也真實地還原了當年的歷史境遇,讓劇情既跌宕起伏又符合邏輯,觀眾看到欲罷不能。

粗糲中暗藏精意,蒼茫中不失堅定意志。

這正是《大江大河》的魅力所在——

它有著至關重要的

現實意義

通過高度還原的年代感、真實的情節和動人的情感,打通歷史和時代的隔膜,向當代年輕群體傳遞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

宋運輝的積極努力、求知若渴,雷東寶的熱血奮進、雷厲風行,楊巡的拼搏慷慨、立足現實,還有宋運輝與尋建祥的兄弟情、雷東寶與宋運萍的愛情、宋家人之間的親情……無不讓觀眾感同身受,更有所啟發。

時代不同,但向著理想不斷前行的美好品質是共通的。

這是每一代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有《戰長沙》《琅琊榜》《北平無戰事》《歡樂頌》等劇珠玉在前,正午陽光這次又貢獻出了《大江大河》這樣的良心作品。



在獻禮劇扎堆的情況下,《大江大河》能成功突圍,達到口碑收視雙豐收,無疑對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製作與發展有著借鑒意義。

它如「大江大河」般洶湧而來,讓所有人看正午陽光一貫的內容至上、品質優先的創作初衷。

於業界,希望它能激發更多人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

於觀眾,希望《大江大河》能成為一個美好契機,讓更多人找回追夢的勇氣,擁抱我們所處的時代。



快點「好看」,向更多人安利《大江大河》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這些國產好電影,不該只看到明星
中國最服氣的電視頻道,分分鐘跪下叫爸爸

TAG:吐槽電影院 |